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视域下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探讨

2022-02-03 11:20刘松竹唐红祥肖生鹏
广西社会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北部湾试验区广西

刘松竹,唐红祥,肖生鹏

(1.广西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当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有40多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实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将增强区域产业合作,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自由贸易港逐渐形成、不断完善。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是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概念的基础上延伸的,是当今世界开放水平最高的经济形态,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对标国际贸易新规则,以开放倒逼改革,全面提升开放竞争水平。广西区位优势独特,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截至2021年,东盟连续21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进一步助力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双方经贸合作提质升级、日益增强。由此,探索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必要性与有效路径,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的整体水平和广西对外开放能力,主动适应国际贸易新趋势,对于深化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视域下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必要性

(一)优化区域发展新格局,培育广西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现实需要

在沿海省(区)中,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广西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都较大,而北部湾经济区对广西经济的带动辐射作用尚未充分凸显,探索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势在必行。广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广西最大的潜力在开放,通过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能有效把“一带”和“一路”连接起来,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向中南、西南等经济地区延伸,全面提升北部湾港出海竞争力;能对标国际标准,加快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步伐,提升面向东盟的开放水平,助力广西开放发展。因此,探索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对广西开放发展尤为必要。

(二)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助推国家相关战略在广西落地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自由贸易港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港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处于逐步探索阶段。因此,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实施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是我国贯彻落实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融入全球贸易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广西最大的优势在区位优势突出,包括地理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政策效应显著,内外市场潜力大。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广西的区位优势和“向海”开放新格局,把探索推动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作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好地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助推国家相关战略在广西落地。与此同时,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可有效释放“海”的潜力,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北部湾经济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等,进而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三)推动更高层次对外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广西力量的重要举措

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自由贸易港的区域范围更广泛、开放水平更高、关税优惠力度更大,自由贸易港除列入负面清单的贸易管制类货物外,其他货物不需要申报就能自由进入,做到“境内关外”[1]。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一带一路”倡议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2021年联合国发布的“海洋十年”计划致力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加之RCEP的生效实施,将为广西对接东盟,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提供更加宽阔的舞台。抓住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RCEP实施的机遇,探索建设北部湾自由贸易港,有利于广西拓展全区开放领域,稳固和深化与东盟、欧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为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供有力的支持,加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我国已形成“1+3+7+1+6+3”“雁行阵”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实行的是梯度式、渐进式的开放。2013年,我国在上海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开始扩区、扩容,突破“自由贸易区(FTZ)”的试验界限,在天津、广东、福建新增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紧接着在四川、浙江、湖北、重庆、陕西、辽宁、河南等地再设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18年4月,国家宣布“支持海南全岛逐步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2019年8月,国家在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增加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9月21日,中国在北京、湖南、安徽新设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国家第六批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至此,我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已增加到21个,我国基本形成以“1+3+7+1+6+3”“雁行阵”自由贸易试验区为骨架、东中西部地区协调、陆海统筹的区域开放新格局,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复制推广[2],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这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发展,为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广西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及面向东盟经贸合作的区位优势

1.广西面向东盟具有区位优势以及扎实的经贸合作基础。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份,是中国通往东盟的陆路大通道,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有8个县、市与东盟成员国越南接壤,有12个边境口岸、25个中越边民互市贸易点。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在广西南宁连续成功举办18届,形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和合作的“南宁渠道”。广西与东盟之间有着连续多年的贸易伙伴关系,并且东盟已经是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中柬百色产业园、中泰崇左产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20个合作园区(合作区)建设正有序推进,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保税物流平台顺利建成,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正加速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与东盟国家开放合作中机制最丰富、平台最完善、潜力最可期的先行区之一。

2.广西具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优势。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第五批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虽是后来者,但在制度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在于广西拥有的区位优势以及其他省份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和参考。如广西紧紧围绕面向东盟、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三大特色开展差异化制度创新,截至2021年9月,正值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两周年,试点任务已经全部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其中,累计入驻企业近4万家,形成首批4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3项属全国首创性成果,5项获海关总署备案,在全国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位居第二,国家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总实施率达到95%[3]。

3.广阔的中南西南经济腹地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意味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打通东盟与中国中西部地区商贸通道的关键在于北部湾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因为广西西邻云贵川等西南地区省份,是中国东部、中部与西部三大地带的交汇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广西正在全力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推动“港口+铁路”深化合作,打通我国重庆、甘肃、贵州等省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交通要道,尤其是随着贵南高铁(预计2023年建成)、成贵高铁、西江黄金水道等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建成,“一带”和“一路”之间的连接将更加高效、便捷。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及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纵深腹地,可有效推动北部湾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4.RCEP的正式签署与生效实施为推动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重要机遇。2020年11月15日,RCEP正式签署,宣告覆盖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RCEP签署后,15个成员国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4]。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随着贸易便利化规则落地生效,将不断巩固拓展RCEP框架下与东盟的合作机制,促进一系列共识达成、一项项合作成果落地,双向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扩大,为广西强化招商引资、深化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推动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带来新的战略机遇,为广西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广西对外经济缺乏核心竞争力

从地区生产总值(GDP)来看,2020年广西GDP总量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19位,GDP所占全国GDP比重为2.18%;从地方财政收入来看,2020年广西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23位,较2019年度名次下降了1个位数;从进出口总额来看,2020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在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名第15位,所占比重为1.51%[5]。从GDP、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额等重要经济指标来看,广西基本处于中下水平,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对外贸易发展较慢、贸易额较少,民营经济不发达,总体上广西经济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这与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及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地位不相符。尤其是珠三角经济区创造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广东省的80%以上[6],而北部湾经济区创造的经济总量只占广西的33%左右[7],广西对外经济没有起到强大的带动作用。

(二)广西营商环境有待优化

根据《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1)》显示,2020年广西在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中为第22位,南宁市在32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20位。近年来,广西围绕营商环境痛点难点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政策,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但与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广西市场化环境较差,主要是受行政效率较低、融资难、融资贵、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等因素影响。广西要加快推进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必须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经营成本。

(三)行政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自由贸易港要实现“境内关外、自由出入”,意味着需要更有力的监管和更高的服务水平来保证自由贸易港的高效便捷运营。目前,广西仍存在进出口贸易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够高、行政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如广西出口通关时间为1.4小时,与重庆(0.77小时)、青海(0.01小时)、云南(0.32小时)、四川(0.5小时)等省市的口岸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广西要推进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必须更大力度地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高效化。

(四)高层次人才匮乏

从发展历史来看,各大自由贸易港(区)如新加坡港、纽约港、鹿特丹港、中国香港港都是高素质人才、高科技人才的集聚地,为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近两年,国内许多一线、二线城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如西安、武汉、成都、杭州等地区人才引进新政不断升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而广西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出台了一些新政,但力度有限,人才吸引力度仍不够大,难以吸引外来的各类高层次人才,难以为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8]。

四、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视域下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策略

面对国家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机遇,以及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深化,广西应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主动承接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充分论证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真做好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申报及建设工作,突出制度创新,把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以高水平开放引领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学习借鉴上海、广东、四川、浙江、海南等地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和瞄准开放型产业集聚发展,并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实际和自由贸易港特点,推动制度创新,形成开放发展制度保障。一是聚焦规划强设计。加强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研究,布局长远,强化需求对接。加强在投融资、跨境产业合作和沿边开放等领域的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形成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落实好国家关于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举措,用好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加快制度创新。完善自由贸易港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贸易政策、行政管理政策、人才政策等政策支持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强化政府领导和部门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机制。二是聚焦平台强基础。依托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马“两国双园”、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等开放合作平台,高水平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与大湾区产业集群精准对接,构建“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进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建设,支持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广西建设临海、沿江、沿边产业园和“飞地园区”。通过以上措施,积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验。三是聚焦东盟强合作。2022年是RCEP正式生效实施和我国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之年,要抢抓这一重大机遇,办好RCEP系列主题活动,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从服务“10+1”自由贸易协定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为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推进贸易投资发展方式转变

紧紧围绕拓宽开放广度与深度,主动对标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汲取国际先进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建设具有北部湾特色的自由贸易港。一是对标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最大限度地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门槛”,重点扩大服务业和生产性加工业的对外开放,真正实现贸易、竞争、投资自由以及经济要素的自由进出[9]。加强国际标准合作,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加大对日韩等国家先进标准的学习和引进力度,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制造标准升级,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用好用足原产地累积规则。历来北部湾自由贸易港投资的企业会在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内设立总部或核心分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新型贸易,促进加工贸易发展,提升做实加快构建“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发挥北部湾区位、政策优势。三是推进贸易通关机制创新。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货物进出口管理上除需要检验检疫的、限制出口的、禁止进出口的以外,可以试行“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的制度。争取实现通关“五不”(不申报、不征税、不查验、不统计、不设账册),确保北部湾自由贸易港运营高效与便捷[10]。当前重点是创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模式,推动构建集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大数据于一身的“一站式”贸易服务平台,构建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粤港澳大湾区和RCEP成员国的“单一窗口”链路,促进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高效。

(三)打造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新加坡港以通关效率高、税收优惠著称,它将出口审批、海关、安全、检验检疫等政府机构连接在贸易信息平台中,可以实现一站式通关、港务船舶无缝衔接。此外,除烟酒、机动车和石油外,对所有进出口商品货物不仅不征收关税,还执行减税、免税、退税等优惠税收政策,成功吸引众多总部企业入驻[11]。荷兰鹿特丹港海关可以提供周日除外的24小时通关服务,出台了优惠的海关政策、税收政策,如可以为进口商品提供税务缓缴甚至免交等优惠政策,区域内企业在海关允许下可进行任何层次加工。要把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成为先进水准自由贸易港,关键是打造一个高效便捷、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一是突出自由贸易港法制建设先行特点,大胆探索、大胆尝试,敢于创先,建立与国家对自由贸易港(区)政策要求高度统一的管理制度,推动简政放权向更深层次改革,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二是进一步降低北部湾港综合成本,进一步清理规范港口中介服务收费,增加收费透明度,积极引进港口大型服务企业,引导指导船舶代理、货物代理、报关报检代理等服务企业合理定价,推动北部湾港港口收费特别是第三方收费明显降低,确保收费标准与国内外一流港口基本持平[12]。三是持续压缩北部湾港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对标对表新加坡港和我国上海港、深圳港等先进港口,进一步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从引航环节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尽可能地压缩北部湾港申报前时间、海关通关时间及集装箱进出口流程[13],推动北部湾港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与国内外一流港口基本持平。四是稳步推进北部湾港无纸化(智慧湾)项目,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争取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一点接入、共享共用、免费申报,建设“智慧湾”项目,在北部湾港实现“政务+企业”全链条服务信息化。

(四)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发展战略

紧密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持续打造面向东盟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高地、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下更多功夫,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一是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经济腹地,可以此为载体,继续深化推进地区间合作,建立长效联席机制,加快实现多式联运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从而更大限度地推动区域间产业深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14]。加快推动构建以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为核心,连接东盟和国内市场的国际物流枢纽,加快完善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跨境物流节点,设立集装箱还箱点,建设海外仓、边境仓等物流驿站。二是更加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在切实认识到北部湾建设自由贸易港体量过小、产业链短缺的不利因素下,要借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会促进北部湾自由贸易港跨越式发展。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常态化合作机制,开展产业对接融合、完善互联互通交通设施、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链转移,引导更多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技术流等要素向广西汇集,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对等、互动、良性竞争的自由贸易港(区)。三是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水平。东盟是广西发展的战略突破点,双方的交流合作发展到各个领域,可以说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开放局面。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广西与东盟的建设已经有了新的优势,今后应聚焦中马“两国双园”、文莱—广西经济走廊、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RCEP跨境产业链合作,促进更多产业链供应链项目落地发展,提升贸易投资合作水平。应加强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大力发展面向东盟的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增强内生集装箱货源生成能力和辐射能力。

(五)全力构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先行先试示范区

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特点就是突出面向东盟,最大使命就是要充分利用好RCEP机遇,在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巩固提升广西对东盟的合作优势,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政策、新举措,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建设命运共同体探索路径提供广西方案和经验。一是用好港航资源、“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平台,把握中国—东盟产业分工和经贸合作不断升级的趋势,服务我国企业与东盟国家形成垂直分工和跨境产业链,拓展面向东盟的国际贸易,不断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产业,增加出口产品种类和数量,提高出口效益。二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在国际道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国际班轮航线等方面的相互对接,推进铁路等跨境运输标准与规范的协调,加强国际运输规则衔接,推动与东盟国际货物“一站式”运输[15]。三是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优势,与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共建国际数据通道,促进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六)更大力度吸引、留住、用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人才发展改革作出重要指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6]。当前,广西在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要提高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围绕广西经济长远发展及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尽快出台更大力度的能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的人才政策,并细化、落实好人才政策。尤其是引进具有丰富国际贸易经验、强创新能力、高技术水平的各行各业人才,以更好地为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一是突出高端引领,梯队开发。突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领地位,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贸易、经济学背景的青年科技人才,强化政策与项目结合,形成创新人才集群效应,以“链式反应”推进人才持续集聚涌现。二是服务需求,强化融合。面向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和对外贸易应用服务社会需求,加强对科技人才系统谋划,发挥专家和科技人才作用,推进人才与科技创新、对外贸易业务融合,推进创新链、价值链、人才链、学术链融合。三是开放合作,互惠共存。充分利用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着力提升与东盟的开放合作交流。依托各类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交流平台,有计划、有措施地培养面向东盟的贸易国际化人才,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的交流合作。四是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强化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切实抓好人才战略谋划、重要政策统筹、重大工程设计实施、重点任务安排,围绕中心工作培养和集聚行业人才,优化人事人才管理制度,着力提升组织效能和人才效能,积极营造“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北部湾试验区广西
广西贵港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北部湾盆地主要凹陷油气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18个自贸试验区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