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四个结合”*

2022-02-03 08:57芬,李
阴山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四个结合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刘 翠 芬,李 中 华

(包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称思政课)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节点,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1月教育部举行2021—202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工作会议,教育部长怀进鹏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来,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成效显著,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教学改革创新的支撑保障更加有力。”[1]我们在看到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效果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要求、与广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期盼、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增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怀进鹏部长指出“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课题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1]。“如何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已成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大课题。不论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自身建设,还是满足对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都要在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

一、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结合上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高校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最明显之处在于,这门课程不仅仅担负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担负着价值引导和思想引领的任务。因此,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结合上做文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这是我们做好这个结合的基本遵循。做到这个结合就要正确理解思政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丰富内涵,既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要立足于思政课本身的性质定位。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曾这样评价高校思政课:“对象是人,重点是思,方向是政,载体是课”[3]。这就明确指出了高校思政课的“思”与“政”的性质定位的要求。“思”,就是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着眼于学生,去“思”世界、“思”中国和“思”自我。在这种“思”中筑牢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基,实现人生价值。“政”就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202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价值塑造上下功夫,提升教学实效。”[4]思政课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更加突出,政治性更加鲜明。所以,教师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有坚守育人初心使命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综合来看,高校思政课的“思”与“政”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就是“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5]。作为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是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核心。基于思政课的性质定位,就要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结合,知识性与价值性是思政课教学应坚持的两个基本属性。

一方面,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共同点体现在其教学内容都是以知识性的形态体现的。高校思政课传授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6]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的结果,是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7]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不能低估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和渴望,他们渴望教师能引导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这就要把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与大学生的价值塑造紧密结合,讲深讲透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务必追求理论的彻底,体现思想的魅力,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

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也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自身特性。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具基础性和稳定性的教育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实现价值观的引导,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价值理念,具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性。所以,教师要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通过知识传授达到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价值性引导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政治要强,就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自觉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引导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坚定信仰方面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9],使大学生在汲取知识中坚定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增强“四个自信”上,增强政治认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上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的真正魅力所在,教学内容是对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具体规定,这就需要遵循“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提升教学教育的针对性。“00后”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挑战,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担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那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结合上就要根植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首先,要从需求侧方面了解学生需要学什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求知阶段,对教师精准透彻的知识讲授有强烈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用理论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去赢得学生,以理服人,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们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因此,要注重问题导向,针对学生在现实中的迷茫和困惑,要解疑释惑,提高他们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讲到学生的心坎里,让学生听得进且听得懂,传递给学生有价值的人生启迪。

其次,要从供给侧方面把握应该给予学生什么。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教师对学生的供给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知识是基础,价值观是方向,能力是核心。一是要针对学生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供给。教师在内容讲授方面,要突出重点,讲精、讲准、讲深、讲透。要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结合思政课极强的时效性特征,及时吸纳新思想新内容,将新思想新观点和党中央新的方针政策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整合资源,使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要常讲常新,引导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用好红色资源,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发挥党史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要突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思维逻辑性和系统性,展现出科学理论的魅力,增强课程的阐释力和说服力;二是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做出准确阐述,引导学生能够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以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分析社会问题。要提高理论高度,拓展理论广度和深度。教师要对理论有透彻的把握和讲解,如学生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困惑,这就要从纵向比较讲清楚人民需求的变化,讲清楚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依据,使学生对主要矛盾的变化有理性认识;三是挖掘、揭示理论知识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对上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特别是树立科学的矛盾观。在讲授我党百年历史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奋斗中的失误,树立正确的党史观。

此外,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将内在教学内容与外在的教学形式结合,借助多种载体、媒介、案例等方式系统地呈现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不断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按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要遵循互联网传播发展规律以及大学生思想行为规律,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载体,构建“互联网+思政课”的新范式,让课堂活起来;要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减少理论空对空灌输,避免教师“自导自演”、学生“自娱自乐”的现象。教师要了解并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克服刻板灌输和说教,转换教学话语,用生活话语讲理论,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让基本原理变成基本道理,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认同和接受。

在改进教学方面,分类教学是增强思政课针对性的重要方法,分类教学是根据学生专业学科、思维特点、知识构成等因素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教育教学形式的教学模式。分类教学在教育关系上尊重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实施分类教学能更好地贯彻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对包头师范学院学生的调研中发现,学生们有按专业分类学习的诉求。由于高中过早分科,理工科、音体美专业的学生政治理论课的基础较弱,面对这种现实情况,仍然用同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实践中,通过分类教学改革,整合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方式,紧密结合学生专业学科、知识储备和思维特点探索分类教学,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制定难易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考评方式,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如:文科类以问题探究式为主,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科学思维;音体美专业的学生要适当增加课堂的实践教学,根据专业特点精心设计题目,分别以微电影、音乐作品、新闻报道、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呈现。根据文科类、理工科类和艺体类学生特点,通过分类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当然,创新教学方法就要注重把握方法的适用性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增强教学吸引力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各地高校积极推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改革,如:运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采取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使用慕课、微课、微电影等现代教育技术。这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教学实效性针对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具有普适性,不能采取“千人一面”的教育教学模式,也不要一窝蜂地追捧某一些时髦的教育教学模式,避免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式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三、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层面而偏离实际,就会成为照本宣科的空洞说教,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获得感也会大打折扣。如何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和形象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围绕“突出重点,关注要点,化解难点,回应热点”的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实际,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会时强调:“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0]“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0]“‘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0]。

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提升大学生获得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1],马克思主义的“行”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6]。民族复兴的丰功伟绩验证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抗击疫情中的中国之治印证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人民性和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书写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另一方面,增强思政课的现实阐释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其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列宁曾言:“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12]。高校思政课的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凝结,而学生面对的是客观发展的现实,如何将思政课的理论和现实打通、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师要善于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与具体现实相结合。社会生活中大量活生生的生动感人的案例,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教师要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和点评,并及时将中央最新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例如,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峥嵘岁月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让学生们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未来的美好生活任重道远。学理论、学历史,最终回归到现实,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2]。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种碎片化信息层出不穷,大学生容易被迷惑,产生困惑,教师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实际发展需求,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回应学生疑惑,就要强化问题意识,不回避矛盾,着眼于现实,着眼于大学生所普遍关心的、亟待解答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解疑释惑,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引导学生正面思考,要善于利用国内外案例,在纵横比较中得出结论,给出答案。

此外,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其所占学分比例和具体授课要求。但是,现实中由于经费、安全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发挥实践教学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作用。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主要有主题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等,运用好课内实践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课外实践包括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情景剧、微电影、围绕重大节假日开展主题日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也包括社会调研、寒暑假社会实践,参观企业、纪念馆、历史遗址、农村、社区等。要注重挖掘当地特色资源融入教学中,又要把教学内容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课外实践有利于强化学习内容,拓展思政课的教学空间。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在课堂上讲和在社会上讲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和感悟教材内容,利于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例如,有些学校已开始尝试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式,运用网络技术模拟思政课教学内容,将学生从传统教室转移到仿真教室,带入其到历史中的某个时期,虚拟体验重大历史事件,提升了实践教学的代入感和认同感。可见,基于互联网的多元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强化学生对实践任务心理期待的有效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主体作用发挥就越强。

四、在主导性与协同性的结合上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打赢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攻坚战,“战线在高校,战场在课堂,战斗员是教师,指挥员是党委书记和校长”[13]。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要注意在主导性与协同性结合上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首先,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战斗员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建设一门又一门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一支又一支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素养深厚和教学功底过硬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当前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教师要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4]。

教师作为传道者,要做主流意识形态的明道者和信道者。“明道”才会“信道”。要担负起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和传播者的重任,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关键,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学生才能信服,有信念的人讲信念,学生才能听进去。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深受学生喜欢的思政课教师,他们除了具有深厚的学养以外,很重要的特点是他们具有发自内心的坚定信仰和强大的正能量。教师要做传播正能量的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要守好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等不良思潮,要敢于亮剑和善于亮剑。“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14],要善于引导学生辨别真伪,保持清醒头脑。

其次,要发挥队伍协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用“同向同行”擘画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横向实现路径,校内主要是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队伍的协同,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方面相辅相成,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由于上述人员分属于不同部门,在共同育人方面并没有实现良好的衔接,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如思政课教师负责课堂讲授思政课任务,精力主要集中在教学方面,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较少,而各学院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较高、号召力强,这就需要加强协同配合,发挥他们各自本职工作的优势,推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合力,实现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达到互补效应。校外,要运用好社会各类资源,发挥社科理论界专家、英雄人物、各行业先进模范、企业家、党政干部的作用,邀请或者聘请他们讲座或者做兼职教师,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讲授,更能增进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再次,加强大中小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的实效性要想实现大的突破,需要有一体化思维。“一体化”具有落实国家教育战略的导向性需求,也是实现循序渐进地开设思政课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9]“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顶层设计已经擘画,作为在推进“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校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探索构建大中小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体系,实现各学段之间教学的有效衔接,贯通衔接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实践,探索构建横向衔接、纵向贯通、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课教育体系,实现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的知识相互贯通,达到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随着身心发展在一体化进程中得到不断完善。一是大学与中小学开展结对活动,探索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手拉手”共建机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课程研究,为教学体系一体化建设找准问题、明晰思路、指明方向,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学术沙龙、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互动和合作,推动跨学段教师互听互看、互学互鉴。二是加强协同研究。高校应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形成对中小学的积极辐射作用,组建研究团队,进行协作攻关,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进行培训,提升在职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促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三是推动优势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建设载体合力。通过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载体的共建共享,实现不同学段教学数据和网络资源的共享。通过师资培养、交流研修、项目驱动等方式,构建大中小幼教师一体化发展体系,形成思政育人的合力,通过共建、共研,实现共享与共荣,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猜你喜欢
四个结合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坚持“四个结合”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建立“三会一课”长效机制亟待厘清几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