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自信的思想底蕴*

2022-02-03 08:57
阴山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华革命中国共产党

郝 佳 婧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一、研究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0坚定文化自信,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我国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文化入侵,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自觉与肯定,是对其文化旺盛生命力所保持的坚定信心和发展希望。”[2]中华民族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时间上源远流长,内容上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区别于他人的“文化”。自己接纳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的文化、相信自己的文化、弘扬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34文化自信深厚的思想底蕴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充分理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当代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源于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我们坚决不能丢弃的“本来”;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诞生的精神财富,是当代中华儿女应当积极传承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革命文化的精神润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滋养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与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归纳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概括,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渊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

一、尚和合。“和”即和谐、融洽;“合”即共同、合作。尚和合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一,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和合的价值理念能够促进人们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养成平和的社会心态,有利于调节社会关系,建立并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崇尚和睦,反对不必要的冲突,主张建立和睦融洽、上下有序的社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尚和合的价值观对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秉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科学态度,只有“尚和合”,社会关系才能和谐发展,社会秩序才能安定有序。尚和合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映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可以说,尚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表达了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关系的向往和实现社会理想所做出的努力。二、求大同。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是古人对崇高社会理想的表达。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向往着大同社会,并为绘制美好的社会蓝图而不懈努力。《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种崇高的社会理想打破了狭隘的利益藩篱,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眼光力求“天下为公”,憧憬人类社会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是对社会内部秩序的具体描述。大同社会中,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敬互助、融洽和睦,是中国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资源。

尚和合、求大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提倡“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在社会建设方面的表现;我们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在促进文化发展方面的体现;我们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在外交中对“尚和合”的价值观念做出的继承与发展。在时代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中华民族依然传承着求大同的社会理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继承和发展。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和资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信念

一、守诚信。诚信,“诚”即努力、真诚之意,“信”即可靠、诚实。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都被奉行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在古代,诚信就被奉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准则。如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诚信的重要作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当代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调节社会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的重要理念。诚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资源。二、崇正义。正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资源,在我国古代传统价值观念中享有重要地位。“义者,宜也。”(《中庸》第十八章)正义是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内容,个人的安身立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民族的繁荣昌盛都需要讲求正义。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我们坚信“邪不压正”,讲求“仁义礼智信”,唾弃“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崇尚正义。在国内,我们倡导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国际,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都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正义”的价值理念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具体表现。

守诚信、崇正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根基,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渊源。在新时代,我们依然坚持诚信、坚守正义,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守诚信、崇正义做出时代发展。中华儿女依然将诚信、正义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依然将诚信、正义作为重要的主题,立身、立党、立国都离不开诚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在东方价值观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4],深刻揭示了守诚信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价值。诚信是提升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党对人民做出的各项庄严承诺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恪守诚信,我国对世界各国所描绘的蓝图的实现也需要信守诺言。公平正义是我国的重要价值追求,我们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主张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守诚信、崇正义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辨

一、讲仁爱。儒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讲仁爱旨在实现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思辨。怀揣仁爱之心是个人思想品德应具备的内涵,对于提升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构筑理想的社会需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讲仁爱突破了个人利益和局部眼界的界限,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辩证统一起来,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思辨精神。在古代,讲仁爱是古人对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的思辨,而当今社会讲仁爱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动力之一。二、重民本。民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在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中享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理性思辨的结果。民本思想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统治阶级逐渐意识到被统治阶级的强大力量,而民本思想的发扬能够巩固统治,表现出了古人对各阶层利益的思辨精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都表达了当时重民本的思想。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统治者逐渐树立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念。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并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顺应民意,坚持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1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性思辨的精神成果,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源泉。在新时代,讲仁爱、重民本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向前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讲仁爱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质相通,也是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时代性的转化与发展的表现,为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之一的“友善”,是我国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理念,是“讲仁爱”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思辨。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古人的理性思辨精神,将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这一论述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所遵循的民本思想,更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综上,“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强化民族的向心力,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6]

三、革命文化的精神润泽

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高度凝练,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精神润泽。

(一)崇高的革命理想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形成了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革命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精神灯塔,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峥嵘岁月中的精神命脉。第一,革命理想在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能够指引方向。中国人民成功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离不开崇高的革命理想作为精神动力。我们党说“革命理想高于天”,可见崇高的革命理想对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指引作用。崇高的革命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动力,指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在新时代依然要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思想指引。第二,革命理想在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能够振奋人心。崇高的革命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获得一次次胜利的重要精神保障,起到了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革命理想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而艰苦的历程中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创造的精神支撑。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崇高的理想凝心聚力。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新时代的革命理想,我们要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种革命理想。崇高的革命理想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定文化自信重要的思想源泉。坚定文化自信需要继承并发扬革命文化,学习革命文化,并不断赋予革命文化新内涵。我们应继承并发展革命文化,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艰苦朴素,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革命文化承载了革命前辈的革命热血与革命理想,是根植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产物,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资源。革命文化是无数革命前辈浴血奋战的精神成果,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基础。革命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优质的思想资源,革命理想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过程中做出了精神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发展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新时代,革命理想依然需要发扬光大,我们应丰富革命文化的时代内涵,对革命文化做出时代转化,为坚定文化自信做出深厚的文化奠基。

(二)坚定的革命信念

坚定的革命信念是鼓舞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革命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对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抱有的确定性态度。第一,革命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的过程中总是充满艰难险阻,布满荆棘,正是坚定的革命信念为中国共产党人注入了精神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强大的精神支撑。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为了使全人类得到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获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乃至全人类的解放做出了不懈努力。第二,革命信念为中国共产党人取得胜利鼓舞了士气。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怀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深刻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为革命不懈奋斗才能保障革命的成功,缺乏坚定的革命信念必然不成。坚定的革命信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所遇到的困难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老一辈革命家将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在革命中克服困难的强大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印证了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对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保证事业成功的重大意义。虽然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坚定的革命信念依然是中国人民的指明灯,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坚定的革命信念是取得我国各项事业胜利的思想保障,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

革命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有效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而坚定文化自信是捍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依然要坚定革命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当前,西方某些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力度加大,企图造成我国社会的思想混乱,撼动我国的主流文化,动摇我国的社会秩序,这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天,我们依然重视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守革命理想与信念,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增强的革命文化的影响力,进而捍卫我国的文化安全,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筑起一道思想文化的坚实城墙。

(三)高尚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诞生、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精神气质与意志品质是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第一,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灵魂。革命精神内涵丰富,如视死如归、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谱系也比较庞大,如建党初期的建党精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诞生并得到充分发扬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在改革开放伟大革命中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都是高尚革命精神的代表。除此之外,与革命精神高度相关的还有优良的革命作风。譬如,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等,都是确保我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保障,是革命文化的灵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源头。第二,革命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科学的态度和高尚的革命精神的指引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才得以形成。高尚的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神凝练,在时代已经发生改变的今天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革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过程中的发扬。从时间上看,革命文化承上启下,其中的革命精神等都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深刻影响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革命文化根植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应当继续传承和弘扬。如今,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社会结构、人们的需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高尚的革命精神不可废弃,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3]222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而进行社会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弘扬和体现。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底蕴,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革命文化提供的精神基础。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滋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引领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滋养。

(一)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过程和内容都展现出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顺应和把握,更加体现了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自信源泉之一的科学性。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顺应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化属于一种社会意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源于社会存在,并能对社会存在起到反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现实状况的反映,映射着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的现实状况所决定,但是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又能够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来源,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它诞生于实践,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又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出正确指导,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勇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文化自信拥有坚实的实践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遵循和顺应着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文化内部的新旧因素和文化之间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文化的发展也是辩证否定的过程,剔除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保留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是一个在质量互变中辩证否定的过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新旧更替的过程,是扬弃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和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渊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先进性是使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更有据可依、有据可循,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二)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指引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归根结底是由人来推动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局限于国门的,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是独特的民族性与广泛的世界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激发世界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供精神保障,是促进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第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引。人类社会追求文明进步就要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能够相对独立于社会存在,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社会存在起到引领作用。要获得物质的长足进步,需要先进文化做出指引。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不只是物质上的进步,精神上的进步也十分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科学的、进步的、先进的,对于在整个人类社会中营造良好的风气,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引与环境保障。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精神素材。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需要不竭的智力资源与高质量的人才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开发人的智力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间接地提升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不竭的智力资源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昂扬向上、内容丰富,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源泉,也滋养了世界人民的精神世界,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三)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文化,能够正确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第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封建文化和腐朽文化具有批判作用。封建文化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文化形态,以维护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为目的。封建文化是一种落后文化,在当代应予以改造甚至剔除。而腐朽文化表现出的功利性、欺骗性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严重危害,应给予坚决抵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先进性质的文化,是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引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它对于封建文化和腐朽文化具有否定、批判、抵制的作用,是抵御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进行破坏的精神武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先进文化,是更高社会形态的文化,能够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走向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方向。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助力作用,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保障与智力支持,更加印证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底蕴的科学性。第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人民群众作为主体。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为全人类谋求解放,中国共产党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然将人民群众作为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区别于其他性质文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1]43这一论述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人民的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作为落脚点,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文艺创造,能够让坚定文化自信拥有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正确的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4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人类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做出了正确的思想引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底蕴,使得我们更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

五、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的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坚实文化基础和重要思想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人智慧的凝结,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硕果,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鲜红底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扎根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资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思想底蕴。新时代,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中华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