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海 鹰
(汕头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一生中,作为一位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和曾经担任过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这两点,对于了解其生平成就都是不可忽略的。最为世人所铭记的是1807年冬开始,他为德意志民族人民所作的系列演讲。从1807年12月13日至1808年3月20日,他在柏林一共作了十四次演讲,这些演讲稿集结成为《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发表后,早已载入史册,被公认为世界名著。当时的普鲁士王朝在拿破仑军队的节节进逼下,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在那个绝望的时代,费希特坦诚地说明,“这些演讲的总目的在于给已被击溃和精疲力竭的人们注入勇气和希望,给深为悲痛的人们宣示欢乐,引导他们轻松地、平安地度过陷入最大困境的时刻。”[1]267费希特的爱国热情感染了德意志民族和世界人民,他所热诚期待的本民族复兴的希望在他看来,完全取决于新人的教育。他提倡新的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则是要培养人本身,并且绝不是要像以往那样,使自己提供的教养成为学子的财富,而是使这种教养成为学子人格的组成部分。”[1]264可以想象,这种教育在受教育者内心所激发的对自己家国的深厚情怀,是一个民族的人民多么宝贵的财富,也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多么深厚的源泉。
今天,我们这些“未能听讲的缺席者”[2]10,通过阅读无声的印刷品——他留下的著作,同样会引起深深的感慨和思索。在当代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了更迫切的现实意义,实现中国梦同样寄希望于一代新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一代新人的教育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将通过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观的培养,使得学子富有家国情怀并形成对自己祖国的深沉热爱,投身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而得以实现。
情怀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家国情怀是人们由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同构社会组织方式所发展和形成的,对自己的家园、民族、人民及国家最深沉的情感和依恋。家国情怀有其自然基础,一般人们所理解的是,“出生在哪个地方的人自然就爱哪个地方。”[3]123也有其道德基础,更多是从教育和共同生活发展而来的,其中劳动起着决定作用。
理解人们对家国的情感、依恋与劳动的关系,以及劳动教育在这种情感培育中的重要作用,法国著名作家圣艾修伯里的《小王子》是一个有趣的文本。小王子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星球上,每天要拔猴面包树苗,打扫管理三座小火山,这些活儿是他在自己的星球上的主要工作,而且这些劳作让他生活的星球极其美丽。对于小王子来说,劳动开启新的一天,劳动让生活充实,劳动让家园美丽。极其重要的是,人们会更爱自己付出劳动的对象和作品,就像小王子爱他的星球。小王子还爱那里的一朵玫瑰花,他会用清凉的水浇灌他的花儿,花儿开放后,香气四溢,让小王子的生活更加芬芳多彩。后来,当小王子来到人类的星球,看到一座玫瑰园,他很惊奇,因为这里盛开的五千朵花儿与他的花儿一模一样,为此,他很伤心并对自己说:“我还以为我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呢!”[4]77他趴在草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出现了一只狐狸,请求小王子驯养它,狐狸告诉他“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4]79这种新的来自驯养的意义,即通过劳动建立的关系。驯养过狐狸的小王子再去玫瑰园看那些玫瑰时,他发现了自己的玫瑰和那些玫瑰真的不一样,它真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玫瑰,它只要一朵就胜过世界的全部,“因为她是我灌溉的那朵玫瑰。”[4]85小王子把时间、关注通过劳动投注在玫瑰花上,她才变得如此重要,与众不同。这个故事的寓意和人类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当世界向人们敞开,独一无二性消失了。当人们所珍视的对象因为与其他事物高度相似失去了独特性,是劳动帮助行为主体与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重新获得意义。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它本身意味着行为主体与对象的相处,并把时间精力投入之上。劳动会在生产、创造某一物或经营某段关系上转化成功,劳动所依附的对象成为劳动者生活目的感与价值感的源泉。劳动者会珍爱自己付出辛劳的对象。因为付出了劳动,人们会爱某一对象并形成深厚的依恋,这种感情还会从自己的生活延伸到自己的家园、民族、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历史绵延愈久,情感愈深厚,正如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所提到的:“在我们中国世世代代这么多的人群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这样长的历史。”[5]人们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为之劳动,为之付出,它不仅是生养自己的地方,也是祖先曾经生活并付出辛劳的地方,在这片土地的劳作就是家国情怀涵育的重要方式。
人能够形成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重视劳动素养,提升劳动能力,也与教育实践密不可分。在费希特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深邃心灵中,教育是一种唤醒,爱国主义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爱国主义“唤起人们最优秀的品质,不惜为了民族利益而付出牺牲。”[6]63为此他提出“新教育”的理念,其本质是让学生掌握经过深思熟虑、确实可靠的技艺,从而能过伦理生活,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习和劳动。费希特指出了他的新教育观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他肯定:“对祖国的爱这种东西是存在的,他了解这种东西的无限价值,唯独这种爱驱使他不顾一切危险。”[2]142在危机四伏的1808年春,费希特坚信特定的教育才可以拯救德意志民族,这种教育就是人类的彻底改造,即培养一代新人。可以说,培养时代新人是当时的一个时代课题,也是一个理性课题。费希特所理解的时代新人就是完善的人、全新的自我,他将通过受教育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各方面臻于完善,内心圆满无缺,外部则十分干练。一个完整的人,其完整性正在于他能够理解劳动与享受都是其人生必要和有益的成分。这就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教育从其基本规定性来看,是培养人的活动,有益于人们增进健康、涵养精神,还能使受教育者实现身心的愉悦发展。费希特相信只有通过改变教育制度,培养全新的自我,人们才能过全新的生活,他鼓励德意志人从对感官享受的迷恋中觉醒,勇敢追求民族的伟大复兴,靠振作自己走向新的生活。
费希特对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充满信心,首先,他相信:一切教育都以塑造一种坚定果断、不屈不挠的性格为宗旨。其次,新教育的原则在于,按确实可靠、普遍有效的规则,培养人们坚定不移的意志。他相信人的坚定意志在劳动生活中最能够得到锻炼。再次,新教育的目标其真正任务是培养人本身,让学子们的各部分都能平衡而无例外地得到发展。使人能克服本性的狭隘和自私。费希特批评以往的教育,预设的普遍规则是:每个人都热爱和希求自己的感性幸福生活。这种教育方式虽然使人成为无害公民或有用公民,但内心依然邪恶,因为“大家只爱自己的感性幸福生活,只能由那种对这类生活的担忧或希望——无论这是在现今的生活中,还是在将来的生活中——策动起来。”[2]27为此,费希特提出的具体教育方案除了训练学生的理性精神,就是在教育中把学习和劳动结合起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干的劳动者。当一个人具有了劳动能力且不畏惧劳动,他就可以不依赖于别人,也无须别人的恩赐,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在世上生存并建设自己的家园。他说:“接受我们的教育的学子应当养成勤劳的习惯,以期他们不至于为生计操心,而受到做不公正事情的诱惑,所以,应当被深深地刻印到他们心中,作为人的尊严的首要原则的是:想靠别人,而不是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自己的生计,是可耻的。”[2]165这种道德观念将把人们的生活目标与家园建设即劳动紧密结合。劳动的结果无论是以物质性的成就还是精神性的成就取得,都值得赞赏。对于前者,人们通常很好理解也容易接受,如耕田织布所得的产品,自然是用来满足人类需要且有用的;后者的情形就较为复杂,不过费希特说得很明确:“作过思考总是一项成就,因为这往往要付出一些辛劳。”[7]这样一来,在费希特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培育的教育实践中,其中重要的内容也就是人们如何认识、处理劳动与享受的关系,并且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伦理价值。
劳动教育通常是指对学生进行的关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活动,并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其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劳动是最有力的教育手段。”[8]348他重视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素质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作用。在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中,他相信这样的教育会“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完全合格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的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8]477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来说,需要培养的正是这样的建设者。
在劳动教育中贯穿着劳动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果说现代社会,随着国家的强大和发展,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劳动与享受的关系则是劳动教育中的关键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劳作与闲暇的关系。无论是就古希腊哲学而言,还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如儒家来说,哲学家们在对社会生活观察的基础上,都有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等级社会,劳动与享受,劳作与闲暇是分离的。譬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把全部生活分为劳作的与闲暇的,他认为理想的城邦要让其居民都“过上闲暇、宽裕并且是有节制的生活”[9],让人们舒心适意,尽可能地享有幸福,过上优良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所认为城邦应当许诺给其成员的好生活。这种好生活的实现是包括各种享受并充满闲暇的,但是以奴隶的辛勤劳作为基础。一方面,亚里士多德把享受和闲暇看成是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特权;另一方面,他又把享受和闲暇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他说:“最为平庸的人,则以生活享受为满足。主要的生活有三种选择,第一种就是我们方才所说的享乐生活,另一种是政治生活,第三种是思辨的、静观的生活。”[10]亚里士多德以阶级、经济、道德为标准区隔享乐与劳动,也正因为享乐与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他的一种矛盾的立场,他重视闲暇、享受在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强调其对文明创造与积累的作用,但又把享乐的生活视为一种寄生的、奴性的生活。
孔子作为古代教育家在《论语》中对与劳动相关的议题,也多有论述。在《子罕第九》他告诉子贡“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当达巷党人称赞他“博学而无所成名”时,他对弟子们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乎。”赶马车是当时比较低下的一种职业,孔子自己能做各种粗活,是他过去艰辛生活留下的印记。孔子不只是认可体力劳动作为个人技能的重要性,而且重视在个人能力构成中,与体力劳动相关技能的培养。儒家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都重视体力要求。还有,譬如谈教育儿女之道时,他曾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第十四》)他对于创造丰富精神财富的劳动当然更为推崇,高度称赞颜回“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第九》)从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生活不可能只有劳作,当人们还能享受充分的闲暇时,才有可能从事文学艺术等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所以,闲暇对于享受和创造来说也是不可少的。孔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他并没有将自己视野局限在书房与教室,而是看到并认识到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和广阔性,只有在这样的生活中,每个人才有机会发展成为完整的人,这种完整性正在于劳动与享受都是其人生的必要和有益的成分。在学校教育中,受教育者通过完成学习与劳动的任务,在劳动和享受上获得平等的权利等,为自己进入社会生活做准备。
令人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割裂的现象,诸如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还有现代与传统等主题之间的割裂,这些是现实生活中造成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劳动和享受之间的割裂尤其严重而且引人瞩目。其实劳动和享受之间本不存在尖锐的对立,辩证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劳动教育,特别是以劳动观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的目标。不可否认,“人的生性当然是单纯喜欢感性享受和自私自利的,他不会受到任何精神需求或妥善考虑的阻碍,而不去满足感性需求。”[2]31人的天性、本性既然如此,不必违拗,愉悦和享受本来也是生活的内容,在与劳动的关系中来看,还可以成为动力——认识的动力和行动的动力。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应该每个人都从事一定的劳动,也能享受闲暇、欢乐。享受是作为劳动的回报,但绝不是免于劳动的特权,这些应该成为道德教育中所包含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劳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包括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决定作用,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主要内容,当然也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就教育活动本身来说,“如果教育并不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的能力,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局限于沉迷于想象,教育没有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的享受更加严肃的责任;还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如果可能,是为了对心灵习惯的永久的影响。艺术就是对这个需求的回答。”[11]223学子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参加劳动也享受欢乐,其身体、情感、精神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体验的就是生活本身,涵育的正是家国情怀,这也是劳动教育的伦理价值所在:
第一,劳动教育培养个人的德行和品德。一个人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是优秀的个人德行和品德。就个人而言,“劳动不仅确保了个体生存,而且保证了类生命的延续”[12]2。劳动对自我存在和类存在必不可少。但是,人天性怠惰、懒散,克服人性的弱点,是一个艰苦的自我斗争的过程。劳动作为创造性活动对于改善人的品性,形成美德,大有裨益。在劳动中,因为付出辛劳和汗水,人的懒惰可以得到克服。在劳动教育中培养人的品性,也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他推崇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用的好人,“所谓做一个有用的好人,就是他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11]378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在于自己的劳动,得到的好处则是来自他人的劳动,所以劳动在形成个人品德中作用重要。一般来说,人的美德分为品性美德和关系美德,前者譬如善良,后者如同情。品性美德关注个人自身应该培养和具有的道德,关系美德则是在与人相处中,对他人行动、运气的回应。这两种美德的形成和培养都与劳动密切关联,个人的生存离不开劳动,与他人共处的社会生活同样离不开劳动。在人类文明史上,还因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交换,才发展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第二,劳动教育促进人们之间交往、团结与融合。在人类社会的各种劳动中,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会带来成果。人们之间更充分、更有效的交往会使各种利益惠及众人,当然也促进联合。在劳动发展史上,可以想象,当早期的人类通过攀、爬、跑、跳等活动,借助工具,采摘、狩猎从自然界获取食物时,劳动虽然还只是身体本能的活动,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已得以显现。当它包含着人们的愿望、计划与目的时,已经是一种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即劳动,劳动创造各种价值。如果只有劳动,还不能称为价值的实现,那只是价值的存在,劳动之后享受劳动果实,价值才得以实现。这种价值的扩大则表现为通过劳动,人们互相帮助,大家都能更好地生活。一个人在今天帮邻居家收割麦子,他当然可以合理地期待明天他收割麦子时,也会得到邻居们的帮助,这些交往内容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意愿,产生交往行动,并在人们共同的生活中形成有机团结与融合。
劳动在现代社会无论是作为职业还是工作,都极为必需。杜威的教育理论就特别强调:“人人都应从事一种职业,使别人的生活更有价值,更能认识联结人们的纽带,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11]335教育活动不能牺牲受教育者参与劳动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对人过丰富有意义的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把现代人从无聊、厌倦、无所事事或焦虑中解放出来,也有赖于积极的教育活动和投身创造价值的劳动。
第三,劳动教育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类最早的劳动总是在自然中进行的,人们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的最大便利,如采集果实,捕获猎物充饥解饿,用容器打水解渴等,除了饮食,还有保暖御寒,遮风避雨等需求也要从自然中取得树叶、兽皮等来满足,这些同样需要付出劳动。人作为自然之子,在劳动中与自然和谐相处,正如洛克所言:“上帝将世界给予全人类所共有时,也命令人们要从事劳动,而人的贫乏处境也需要他从事劳动。”[13]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劳动是关键性因素,它的改进作用带来并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人们充饥解渴有了面包饮料,保暖避寒有了衣服住房。这些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所消费的一切物品,都是由人类辛勤劳动所得,其中包括了人们在体力和精力上的付出。
遗憾的是,在这个追求生活更大便利和舒适的过程中,人类付出的最大代价是对环境的日益破坏。只有加强劳动教育,才能改变上述状况,因为劳动教育中包含着珍惜劳动成果的内容,这种爱惜的情感也会指向作为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的自然。杜威诚挚地指出了其中的关联性,他认为“生命活动只有和环境的变化有关联,才会出现活跃和衰退。生命活动确实和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愿望、情感和爱慕,不过是我们的行为和我们周围的事和人的行为紧密联系的各种不同的方式。”[11]138这种联系会强化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人把自我的利益与家国的利益紧密交织,从中产生极其深厚的情感。
今天,科学技术发展,让人人都能获得经济保障,也更有闲暇,人类面临的更大考验是让被高科技包围的生活更人性。“生活”本身是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了人们的习惯、信仰、工作、休闲等内容,也贮存了个体和民族的经验、情感,可以说,劳动、享受、对故乡家园的热爱,都是从全部人类生活中必然会产生的内容和感情。
对故乡家园的热爱其实是每一个人在其生活中都会有的朴素的家国情怀,在席勒笔下有如此的呈现:“人从感官的轻睡中苏醒过来,认识到自己是人,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在国家之中。”[14]人对自己家园的热爱之情就是这样自然地来到心中,生活、家园、劳动、享受这一组概念群所产生的感情不但是自然的,还可以通过家庭、学校教育等社会化的过程得到深化。这种深化了的感情就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家国情怀,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它凝聚成为一个宏大的理想,攸关每一个人的中国梦,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鼓舞学生投入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之中。劳动是这类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手段,也是有效果的方法。因为“对劳动的热爱是情感和思考相结合的产儿。”[8]413其中最深厚的情感,当然是每个人对自己家园的情感,对自己作为其成员的社群的情感。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依靠劳动,劳动不是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谋生的手段,实现理想的手段,当然也是人们建设自己家园的手段。劳动因而是创造性的,也是研究性和试验性的,爱劳动其实是人们对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欢乐的热爱,更是对这些活动所依托的土地深沉的爱。新时代的家国情怀表现为通过劳动建设美丽中国的热切愿望,其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表现为:
首先,美丽中国的建设者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而成。一个人的家国情怀,诚如费希特所说“对自己的民族的爱,首先是尊重、依赖和喜爱自己的民族,对自己来自这个民族感到自豪,其次是为自己的民族活动、效力和献身。”[2]125每个人靠辛勤劳作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建设家园都是这种情感的真诚表达。费希特有一段关于劳动在个人生活或民族发展中的作用的生动阐述,他说:“天才给勤奋提供加工的材料,后者如果没有前者,要么只好加工已经加过工的东西,要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加工。但勤奋把这种材料引入生活,这种材料如果没有勤奋,就会永远是一种空洞游戏。所以,两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有所成就,若彼此分离,就会一事无成。”[2]81我们建设自己的祖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不只是每个人的劳动付出,还需要辛勤努力。个人或民族所拥有的某种天分、禀赋,如果不结合勤奋,逃避劳动过程,终归是一事无成的。重视劳动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过程中的作用,也如费希特所理解的:“一个民族只有靠脚踏实地的工作,首先解决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课题,然后才能解决建立完善的国家的课题。”[2]96-97每个人都应当劳动借以维持生计,延续生活。通过劳动,人的美德扎根于自己生长劳作的土地,并使更多的美德得以形成并得到培养。毫无疑问,一个人“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8]347此一过程中,劳动就是最有力最有效果的教育手段。
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是运用智慧和才能的过程,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运用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8]368“劳动能给人以欢乐,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因为劳动是一种创造,在劳动中能展示人的能力、禀赋和天才,从而能够确立人的尊严感。”[8]377这些教育理论在过去长期的教学活动中,都被证明是正确有效的。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教育者能否成长为社会建设的合格人才,而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衡量就是其劳动的观念、态度及能力。受教育者的道德成熟性,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往往取决于他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取决于劳动在他们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取决于他们靠什么而生活,为了什么而生活。个体在被培养成为劳动者的过程中,其道德性表现为,没有别人的劳动,一个人自己根本就不能生活,所以每个人都应当适时进入这个行列履行自己的义务。教育也就是在每一个人身上培养对劳动的需要;享受是不学而会的,但是把什么看成享受却取决于一个人的教养、受到的教育和形成的价值观。
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将成为世界的主人——成为工程师、农艺师、医生、教师、建筑家。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首先应当成为热爱祖国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具有清醒的智慧、高尚而勇敢的心和一双灵巧的手的人。他们将要从事几十年创造性的劳动。”[8]433劳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将来走向社会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使社会主义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能够实现并落到实处。
其次,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其劳动素质和劳动能力是重要构成。劳动的价值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中,表现为它是自我塑造,也是对他人的影响、馈赠或塑造。人们总是希望不断地改善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既在物质领域也在精神领域有所劳作。对于改善了的生活而言,在物质有所保障的基础上,后者更为重要。罗素曾指出:“只是使男男女女在物质意义上过得舒适安逸是不够的。”[6]95生存在先,然后才是舒适的生活,所以提高生活质量本身就意味着劳动与享受的平衡。就享受与劳动的关系而言,人们不应该不劳而获,也不能劳而不获。劳动当然有一定的艰辛,但是在科学技术的助力下,可以通过改善劳动条件,使它不会引起体力上的痛苦与艰辛;减少劳动量,让劳动成为财富的源泉而不是苦行。
人类的需要和效益是两条最基本的自然法则,都需要通过劳动满足或获得,其次就是享乐问题了,在早期人类社会,生存的迫切和艰辛,使人们在前面两个要素之上投入了更多注意力,对人性在之后的发展则注意不够。而这是关于人性的普遍认识,所以维科曾指出“各族人民的本性最初是粗鲁的,以后就从严峻、宽和、文雅顺序一直变下去,最后变为淫逸。”[3]109这是人性发展的一般趋势,在物质生活中尤其表现这一特点。考察人们对快乐的认识、体验、享受诸问题时,人们很容易发现,享乐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成为普遍事实,如果没有合理跟进的道德观念来为这种生活保驾护航,人难免不骄奢淫逸,走向奢华堕落。
美国学者英格尔哈特在16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这样的结论,他提供了大量关于欧洲共同体中人们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调查数据,强调好的物质福利和国民待遇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出现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渴望享受生活的前所未有的热情。“人们会发现所有的社会中都有艺术和音乐等追求审美的产品,都能找到魔法、宗教、神话或哲学来反映其理解和诠释生命意义的愿望,即使最贫穷的社会也不例外。饥肠辘辘的人可能不会将审美和知识放在首位,可一旦填饱肚皮,他们就会致力于满足这些需求,除非迫不得已的情况发生。”[15]在后物质主义时代,其所呈现的变化包括:劳动减少、闲暇增加、收入和自主性也增加了。主观的幸福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财富、舒适,使个人都有条件和机会享受生活,也丰富了享受生活的内容。人们愿意享受各种快乐,能够获得乐趣、福利和好处,这本来是符合人性的,但是,“在合乎规律的事物秩序中,尘世生活本身就必当是真实的生活,人们对这种生活感到喜悦,能够怀着感激之情享受这种生活,而这当然是在期待着一种更高的生活。”[2]121-122这些本来为人们所拥有的更高生活的可能性,却有随之带来的危险,正如维科观察人性所发现的那样:“人们首先感到必需,其次寻求效用,接着注意舒适,再迟一点就寻欢作乐,接着在奢华中就放荡起来,最后就变成疯狂,把财物浪费掉。”[3]109所以,劳动者的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当然指创造劳动成果的技能才智,也应当包括人们享受劳动成果的才具,对劳动与享受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
第三,劳动与享受更生动地激发人们对家园的热爱之情和建设力量。劳动教育中对劳动与享受关系的辩证看待,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与享受的观念。在对劳动与享受辩证关系的理解中,包含着一个人对世界贡献了什么和从世界得到了什么的平衡。教育最应该将一个人专注于自我的注意力解放出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在教育过程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共同生活的问题,所从事的观察和传授的知识,都能发展学生的社会见识和社会兴趣。”[11]210人们对家园和家国的深厚情感来自它与个体生存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即使是在工业文明带来的城市化生活中,这种情感需求仍然不可或缺,其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的意义,正如杜威所认识到的“有一件事是每一个人必须做的,这就是生活;有一件事是社会必须做的,这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对社会的共同福利作出相当的贡献,并使每一个人得到公平的报酬。”[11]233人的劳动当然有谋生、获得报酬的考虑,但是只有与更大意义的结合,才能唤起最大的热情与力量。
我们在讨论劳动教育的宗旨、价值及出发点中所包含的家国情怀,了解这些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对家国情怀培养的作用时,费希特的思想不断给我们带来巨大启迪:“在把我们的民族理解为一个永恒的民族和我们自己的永恒生活的保证以后,通过教育,把对祖国的真正的和万能的爱深深地、不可磨灭地建立在一切人的心中。”[2]138也就是说,新人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让每个学子满怀深深、刻骨铭心的热爱,通过劳动与奋斗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或者如何云峰教授的研究所指出的:“劳动教育应该是以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学以成人’教育。”[16]这些都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