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四重逻辑

2022-02-03 02:55王铁柱
大庆社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土地革命井冈山根据地

王铁柱

(天津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17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一、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在于党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自觉运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从理论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之“能”源于马克思主义之“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壮大,也是党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过程,应从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方法、思想基础、理想信念这三方面对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之“能”予以解读。

(一) 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自觉运用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与井冈山的革命实际相结合,洞察时代形势,把握历史规律,在实践中领导井冈山人民群众进行了伟大革命,在理论上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在井冈山八角楼撰写了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两篇伟大著作,这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同井冈山革命实际相融合的光辉典范。

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认真分析了中国国情及湘赣边界的地理区位等实际后,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应是先深入农村开展革命再攻打城市。文家市会议确定了转兵井冈山的计划,开启了中国新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方法论的成功实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且形成了“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的十六字游击战法则。

(二)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思想

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理论方法,而且也提供了统一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在 《井冈山的斗争》 中阐述了党内、军内和地方所存在的复杂思想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机会主义、家族主义、地方主义、投机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及土客籍矛盾、绿林武装和俘虏官兵的思想改造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党和军队的发展,为此,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井冈山革命时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学说,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革命策略等内容。由于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及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如陈望道翻译的 《共产党宣言》 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出版,使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一手的理论资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学习资料。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新型革命思想,初步阐述和论证了革命阶段论、农村包围城市、阶级斗争、土地革命等革命理论学说,这些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思想理论,必然发挥对落后思想的批判和改造功能,在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错综复杂的思想矛盾问题中发挥了思想引领和批判作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利用“政治训练、政治教育、文字宣传、党内教育”等灵活多元的方式,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统一是力量凝聚的前提,通过批判、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凝聚了思想共识,促进了思想认识的统一,为井冈山时期的革命行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三) 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人民性,赢得了人心和信仰。人是知、情、意的有机统一体,既有认知能力也有情感、意志等非理性能力。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思想基础,而且同样能激发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能力,为人们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2]112井冈山革命时期,面对错综复杂、内外交困的现实环境,有的人悲观失望、有的人临阵脱逃、有的人叛变革命,但坚定的革命者却依然坚守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井冈山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信念和宗旨,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气概从本源上承继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信仰、理想信念与宗教具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基础和忠诚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其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理论品格,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井冈山革命时期,党通过多元灵活的方式在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中讲解马克思主义,如,通过歌曲学唱的教育方式增强共产主义的认知和认同,许多老红军回忆“记得我们进教导队的第一课就是学唱 《国际歌》”。[3]还比如,使农民感受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他们传统思维中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是相通的,这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才坚信“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4]81

概言之,理论逻辑即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方法、思想基础和理想信念的内在关联,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井冈山革命实践相结合,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在井冈山地区理论转化中的时间、空间、主体、客体等难题。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之“能”所蕴含的理论逻辑,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基础上,必须始终立足不断发展的实际,才能持续推进理论创新。

二、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

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仅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守,还在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立足井冈山革命实际,直面各种矛盾问题,科学解决好乡村革命化与现代化、打破封锁与独立建设、破除旧思想与重塑新思想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 革命化与现代化在乡村的双重推进

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推进的革命化进程,内在地包含了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意蕴。党在井冈山时期开创的新型革命道路实现了乡村革命化与现代化双向推进的客观结果,即党在井冈山根据地时期进行的土地革命实现了双重使命,一是革命化任务,二是现代化任务。现代化不仅是一个“质变”概念而且是一个“量变”概念,不是社会形态的突进式嬗变,而是现代化元素的不断积累。从经济层面看,党在乡村开展的土地革命冲击了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土地革命不只是实现经济斗争意义上的让农民吃上饭的目标,而是为新型社会构建经济基础,实现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从政治层面看,在进行土地革命的同时,党在莲花、遂川、宁冈、永新等地发动人民群众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打碎旧上层建筑,新筑红色政权机关,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红色政权的建设与管理中,并在边界区、县、乡等建立工农暴动队和赤卫队等军事力量,保卫土地革命成果和工农民主政权,在党领导下,广大农民不仅“吃上饭”而且解放了主体性,使他们有条件参与到政治组织中。党在实现革命“质变”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量变”,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土地革命、建立的新型政权和人民军事力量,一方面为乡村由传统散漫状态向组织有序转型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有效推进了人民群众在由“旧”向“新”、由“破”到“立”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各级基层政权组织,超越了传统社会农民的家族观念,逐步生成现代共同体意识。党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实行的土地革命、建立的工农民主政府新政权和人民军事力量,在推进井冈山乡村社会面貌变化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的“量变”转型,在实现革命化与现代化的双重推进中,党作为强大的组织保障,有效凝聚了工农参与的力量。可以说,自大革命失败后,党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探索,蕴含了乡村现代化的建设元素。

(二) 打破封锁与独立建设在根据地的互相促进

井冈山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从物质上破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生存与建设基础,对其进行了严密经济封锁。由于井冈山地区处于湘赣边界,交通不发达,传统小农自然经济占优势,所以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详细列举了因敌人经济封锁所带来的一系列困境,以及这些困境引发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带领根据地军民勇于直面困境和问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足井冈山实际,开展了反封锁和独立建设的伟大斗争。一是党带领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农民得到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粮食、茶油等产量不断提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著名的“挑粮小道”,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经济困难面前的艰苦奋斗精神。二是党设立商品贸易委员会。对内带领根据地群众开展经贸活动,以“圩场”为标志的井冈山根据地的经贸往来极大活跃了根据地的物资流通;对外实现白区和根据地的商品贸易,有效打破了敌人对根据地的物资封锁。三是党创办了根据地造币厂,发行“工”字银元。1928年5月,党在上井创办红军造币厂,且在银元上刻上“工”字,象征工农政权,有效促进了根据地的货币、商品流通。四是建立公卖处即自由市场。1928年7月后,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在所辖10个乡中分别设立1个公卖处,通过公卖处进行商品交流、买卖。对稳定物价、搞活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敌人严密经济封锁的困境,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封锁和独立建设行动,极大纾解了经济困难局面,激发了根据地军民的斗争热情。

(三) 破除旧思想与重塑新思想在实践中的共同开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落后思想的消除与科学思想的塑造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两个决裂”,即同传统所有制和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的思想,是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领域进行伟大斗争的行动指南。井冈山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实际,在各级党的组织、军队和地方进行了破除旧思想和重塑新思想的斗争实践。当时,思想领域的矛盾问题主要表现为:党组织和军队中存在的自由主义、家族主义、本土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囿于中国工人阶级数量相对少,农民人数多的国情,井冈山革命时期,大批农民、手工业者等入党入伍,党组织和军队内部成分复杂、思想多元,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思想形势下,如何保持党和军队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是摆在党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开启了无产阶级思想启蒙塑造的建设之路。井冈山革命时期极端艰苦的现实条件,却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与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开展的思想教育密不可分。毛泽东认为,进行无产阶级思想教育是加强思想领导的重要方式。当时思想教育的形式包括开办党团训练班、夜校;召开学习会议、组织文艺活动、张贴革命标语等,通过多元化的思想教育方式,使“每个党员都须加以党的基本理论的训练”。[5]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阶级斗争教育、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形势教育等,湘赣边界特委还专门编写了 《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等教材资料。井冈山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军民能够以弱胜强,多次打退敌人的进剿、会剿,与党对各类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斗争的实践密不可分。通过消除旧思想重塑新思想,有效统一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思想行动,解除了井冈山军民进行革命的思想阻力,有效保障了党和军队的思想统一性、先进性和纯洁性。

概言之,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实践逻辑就是在面临经济、政治、思想等错综复杂、内外交困的条件下,科学地处理好革命化与现代化,打破封锁与独立建设,消除旧思想与重塑新思想的内在关联。这一实践逻辑,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伟大斗争,创造了许多伟大奇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能力。

三、制度逻辑:中国共产党立足革命实际的规制建构

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制度逻辑,就是基于合乎规律和合乎目的相统一的规制建构,表现为军队建设制度、土地建设制度、党政关系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的初创。中国共产党革命之“能”得益于所建构的制度之“能”。井冈山革命时期,针对现实矛盾和问题,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实践中予以解决,也善于将好的经验上升为制度层面,以制度的建构回应现实的关切。

(一) 以三湾改编为代表的军队建设制度的探索

三湾改编是党与军队关系在制度架构上的第一次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和军队建设学说。一是建立了党指挥枪的制度。毛泽东根据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八七”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4]47论断,并在三湾改编中将秋收起义队伍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通过设立党组织和党代表,将军队指挥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具体举措是:在班、排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设党委,同时在连以上各级设立党代表,军队领导权和指挥权归属前委。通过这一制度建构,毛泽东提出的“党指挥枪”的论断在实践中转化为现实,开创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先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理论逻辑上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队建设学说。无产阶级及政党拥有自己的军队,是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的前提。无产阶级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要建立和掌握自己的军队。与西方国家现代政党生成于议会政治斗争不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外遭侵略,内无民主,尤其在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一系列血的教训,意味着没有军队的政党无法在错综复杂条件下独立自主的生存。正是在大革命失败和蒋介石叛变革命的历史背景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党指挥枪”的理论变为现实,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制度。二是建立了军队民主制度,这一民主制度主要通过士兵委员会、士兵代表的组织形式进行,在连、营、团建立士兵委员会,给予士兵充分的发言权利。毛泽东还提出用“各级代表会组织法”这种法律形式将军队民主予以制度化。与旧军队长期实行的官僚制、军阀制不同,中国共产党在三湾改编确立的以士兵委员会为标志的军内民主制度,有效激发了党领导下的军队兵员的主体参与性,确立了党领导下的新型官兵平等关系。

中国共产党除了对军队建设制度进行了开创性建设之外,井冈山革命时期,党还对军队纪律建设等制度进行了探索。“组织和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斗力保证”,[6]井冈山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建构了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标志的军队纪律制度。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在荆竹山的雷打石宣布“三项纪律”,不久又在全体指战员大会上提出“六项注意”,后来根据新的问题,又增加了两项注意。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标志的军队纪律制度的建构,使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与旧军队有了本质的区别,有效融洽了军民关系、干群关系,提升了红军影响力和作战能力。

(二) 以“土地法”为标志的土地制度的创设

开展土地革命是中国新型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不仅从经济上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求,而且善于将土地革命实践中的经验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进行建构。其中 《井冈山土地法》 是党领导制定的根据地第一部土地制度成文法,成为党对土地制度探索的初创标志。《井冈山土地法》对土地分配的对象、分配标准、土地税、土地所有权等都作了明确规定,[7]虽然这一法令还存在不完善之处,然而在当时却保障了土地革命的规范和顺利进行。随着土地改革经验的积累和农村实际情况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 《井冈山土地法》 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土地革命法令的制定,这主要体现在 《兴国土地法》 和 《赣西南土地法》,每一部新的“土地法”都在土地没收对象、分配对象、债务废除等方面进行完善,尤其是 《赣西南土地法》 在党的根据地历史上首次以“章”和“条”的形式来设置法条。可以看出,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土地革命不是依照主观意志进行的,而是立足于根据地建设、发展实际进行制度化、法治化的探索,用土地法指导土地革命,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又不断丰富完善土地法,实现土地革命实践与土地法制度创建的良性互补。井冈山革命时期,三部“土地法”的制定,体现了革命化与现代化的交织与碰撞,使中国共产党用成文法形式保障了农民分配土地的权益,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立法的先河,不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的土地革命提供了制度借鉴,而且也为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土地制度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历史参照。

(三) 党政关系制度的建构探索

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还对党政关系制度、文化教育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建设。关于党政关系制度,毛泽东初步探索了党委领导下的行政负责制的制度思路原则,“党的主张办法,除宣传外,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4]73为此,毛泽东批评了个别党组织直接下命令、以党代政的方式。党组织与政府行政机关在工作的内容、性质、特点方面存在差异,党的领导不意味着可以代替政府行政机关的直接管理权。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工农民主政府实现全面领导,如 《井冈山土地法》 就由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颁布,有效处理好了党组织与政府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关系。

概言之,制度逻辑就是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处理好党与军队,军队与地方、军队与人民的内在关联,通过制度的建构,有效加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纪律建设等。同时,通过三部“土地法”,以法治规范土地分配,为根据地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对党政关系等制度进行了初步建构。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全面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四、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

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实践和制度方面之“能”也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井冈山革命时期,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主体和目的,蕴含了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旨归。人民至上的价值逻辑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蕴,一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回答中国共产党“依靠谁”的主体命题;二是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置于首位,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了谁”的价值主题。

(一) 中国共产党“依靠谁”的主体命题

井冈山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做群众工作”作为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各项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2]11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在社会形态更替前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完成了诸多重大任务。一是依靠人民群众打退敌人的军事进攻。井冈山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前后进行了4次进剿、3次会剿。党和红军正是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帮助下,才一次一次打退敌人进攻,创造了包括黄洋界保卫战在内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二是依靠人民群众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创办造币厂、开设圩场、建立公卖处等方式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同时还带领农民通过互助社的形式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三是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要刨掉封建势力的老根,就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领导农民和地主富农展开坚决的斗争”。[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打碎旧的封建制生产关系,从而为生产力的解放奠定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由于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将田地分给农民,打破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提高了生产的主动性和效率。四是依靠人民群众建立新型政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要求上层建筑随之变化。建立工农民主政府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政治保障,“我们要武装人民群众来加速这一进程。”[9]1928年5、6月,湘赣边界工农民主政府相继建立。在传统社会,由于经济基础使然,农民之间的关系是分散化状态,政治共同体意识、民族国家意识层面相对缺失。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区、县、乡建立工农民主政府和工农武装力量,通过政治训练、军官教导团、政治教育、夜校等多维化的政治社会化路径,有效地激发了群众的政治参与性,使他们意识到参与和保卫工农民主政府是“分内事”。

(二) 中国共产党“为了谁”的价值主题

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伟大斗争不仅紧紧依靠人民而且一切都为了人民,秉持为人民利益关切而奋斗,这是井冈山革命时期党全部实践的根本价值指向。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从价值论审视,党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全部实践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从经济层面看,党开展的土地革命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权益。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个人”,只有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存物质需求,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土地革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使他们拥有了生存基础。在分配土地中还会考虑具体实际,如,关于分配土地的好坏,红军及家属、贫雇农一般会分到较好的土地。此外,还为非本地籍的红军战士建立“公田制度”。广大农民获得土地改善了生活,大大激发了他们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热情。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与建设,“更多的是反映革命根据地人民获得了自由幸福的新生活。”[10]经济基础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生存问题的着力解决,也促进了他们精神状态的改善。

井冈山革命时期,党除了在经济上努力缓解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困难之外,还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工农群众加强文化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旧中国农民占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识字率低,不利于革命的发展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党立足井冈山地理区位、人员特点等实际,通过开办夜校、半日学校、工读学校、农民俱乐部、发行壁报画报、识字牌、开展识字游戏、革命文艺 (民谣、戏曲、楹联) 活动等多元化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教育。通过文化教育,一方面提升了群众的文化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新思想的学习和认可。如,农村的许多妇女由于受到了文化教育,抛弃旧观念重塑新思想,有效保障了农村妇女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们在革命中的主体参与性,进而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提供了蓬勃力量。

概言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价值逻辑就是有效协调了“依靠谁”和“为了谁”的内在关联。从主体论上看,就是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发挥他们的变革作用;从价值论上看,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时期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遵循。这一价值逻辑,深刻地反映了实践活动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开展的一切伟大实践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取得各项胜利的终极密码。

猜你喜欢
土地革命井冈山根据地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习仲勋与西北地区的土地改革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探析
井冈山抒怀
简析建国前后的农村经济变迁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和土地革命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