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建安
(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文化进步的一大诱因。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增添了极为精彩的一页。鸦片战争以来国难家仇使大批精英知识分子旅居海外,他们以旅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写下了诸多域外纪游文学作品,在中国借鉴外来文化、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建构中国现代文化的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灿烂辉煌与近代中国发展式微形成强烈对比,在帝国主义国家强势入侵下,中国精英知识分子产生了强烈的文化焦灼。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国家幅员辽阔,思想统一,军事强大,科技进步。秦皇横扫六国,北上驱逐匈奴,南灭百越,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武帝缔造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他把草原帝国匈奴打到灭亡,汉朝使者可直接控制西域各国及越南、朝鲜。《隋书·音乐志》有云:“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唐朝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当时游历长安城的外商都以获得唐朝户籍为荣,遍布海外的唐人街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唐的深远影响。元朝疯狂扩张,几乎占据西伯利亚,战骑一直踏上多瑙河流域。在清朝统治时期,出现了持续134年的“康雍乾盛世”。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按照1990年美元价格计算,1820年清朝GDP总量为2 286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32.9%。“华夏居中,四夷居表”一直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秩序的结构性表述。[1]“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描写了中国封建王朝鼎盛时期四方夷族都来朝拜归顺的盛况。可见我国古代的灿烂辉煌。
晚清时期,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帝国制度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按照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国必将迎来一个近代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晚清君主失去早期君主锐意进取的精神,只顾自己享乐。慈禧专政,朝廷腐败;官员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官场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文艺复兴以来,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思想得到了解放。人权观念深入人心,自由平等与欲望合理化等理念被放大,科学求知与竞争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接之而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在政治体制层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等社会大变革,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入了快车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如此盛赞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2]而清政府却由于闭关锁国、坐井观天、自我陶醉,对剧烈变动的世界大势茫然不知,在被动挨打中步入中国近代化进程。
新航道的开辟不仅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隔绝状态,也给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抢占殖民地掠夺资源、转嫁危机提供了可能。号称老大帝国而实质深处颓势的清政府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接着帝国主义相继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门被打开时,我们接触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物质文明,如西式钟表、望远镜、显微镜等所带来的新奇观感,更令人震撼的是领略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以及早期资本主义文化的彪悍与强劲。历次的战败也使整个中国弥漫着屈辱感。精英知识分子在被动的比照中体现出对中国落后屈辱现状的深深失望及强烈焦灼。龚自珍称其时的中国为“将萎之花”“将倾之大厦”,康有为指出“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瞿秋白对当时中国现实如此描绘:“阴沉沉,黑魆魆,寒风刺骨,腥秽污湿的所在,我有生以来没见一点半点阳光——,我直到如今还不知道阳光是什么样的东西。”谭嗣同慨叹:“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胡适引用任叔永以其友人某君书云:“吾辈生此可怜之时,处此可怜之国”,巴金的视野中乡土充满着惨酷的景象、悲痛的回忆,以至去国离乡之际对故国故土充溢着又爱又恨的情绪,如此发问:“哟,雄伟的黄河,神秘的扬子江哟,你们的伟大的历史在哪里去了?”[3]郁达夫在《沉沦》中也借人物之口激情呼唤“中国呀中国,你快快强大起来吧!”正如姜振昌在《新文化运动激起的涟漪——五四纪游文学创作概况的描述和判断》中所言,当国内动乱来临之际(如魏晋南北朝),山水游记便大为兴盛,造成了“国家不兴诗家兴”的创作局面。当民族危机、国土遭受侵犯之际(如南宋时期和明清易代之际),旅行游记便大量产生。[4]在对中国现状的焦虑与中国强大的呼唤中,精英知识分子开始踏上异国他乡的旅程,去“求一个‘中国问题’的相当解决——略尽一分引导中国社会新生路的责任。”[5]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有志之士开始冲开闭关锁国的牢笼放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与人文精神。
郭嵩焘指出:“洋人之强,与其逼处中国危害之深,远过于前代。体察天下大势,与西洋交涉已成终古不易之局。”[6]可以看出,郭嵩焘已深刻意识到与西洋打交道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长远之计。作为洋务派首领的恭亲王奕䜣 意识到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他在向皇帝上奏折时说:“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所以需要“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籍资筹记。”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构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借鉴外来文化,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中国自己的现代文化,使中国找回文化自信,成为当时朝野的共识。到西方国家实地体验成为当时与世界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方式,域外行旅成为获取西方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
使节出访,官派、私费留学,政治避难成为最早的域外行旅发生的方式。异域生活给这批知识精英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异域文化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以旅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为载体,写下了诸多域外纪游文学作品。
使节出访是清政府主动了解世界的最初的方式。1867年,清政府派遣了第一支使节团考察欧美。[7]斌椿、志刚、郭嵩焘、刘锡鸿、张德彝、薛福成等20余人留下了使西日记大约30种,其中,斌椿著有《乘槎笔记》、志刚有《出使泰西记》、郭嵩焘著有《使西纪程》、薛福成有《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张德彝将自己多年出访经历写成日记体游记——八部“述奇”,200余万字,共70卷。这些游记将“该国一切山川形盛,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8]为进一步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与富强,官派留学提上日程。日本明治维新是使日本实现西方化、现代化的重大改革。因为日本“路近、费省、同文、时短”,留学日本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桥梁与捷径,从而掀起留日热潮,催生大批旅日游记,据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记载,中国人留学日本游记达227种,其中晚清148种,中国近代79种,[9]如张骞的《东游日记》、吴汝纶的《东游丛录》等等。美国因是当时科技最先进、政治实行民主总统制度的国家,备受青睐。留学欧洲、俄苏也是官方及民间许多有志之士的迫切选择。1909年、1910年和1911年三次庚款留美学生是第一批大规模的官派留学生,之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英法荷比等国相继而仿效,将庚款余额用于留学教育。自费留学很快也出现了高潮,“有一阶段几乎占整个留学生的一半。”[10]很大部分是官宦人家的子弟,父母有开阔的视野或本身就是老留学生,还有一部分是靠勤工助学解决经费。如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张继等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在他们的提倡下,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多达1 500人以上。在美国、英国也有这种勤工俭学学生。他们半工半读,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潮,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研究工人运动。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海外游历群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康有为、梁启超、王韬等则因为政治避难而有着国外或长或短的羁留。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领袖则遭到清廷通缉。康、梁二人先后东渡日本,寻求政治庇护。随后游历了美、英、意、法等30多个国家,写成《欧洲十一国游记》《夏威夷游记》《新大陆游记》《欧游心影录》等纪游文学作品。王韬则因给太平天国攻取上海献策被清政府下令捉拿而辗转新加坡、意大利、法国、英国,开启23年的流亡生活,晚年应邀出访日本,著有《漫游随录》《扶桑游记》等。而在大革命失败以后郭沫若、茅盾、邹韬奋、郑振铎、陈学昭也被迫亡命海外。
正如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所述,中国向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历史进程,是从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循序渐进的,这也是近现代域外纪游文学域外借鉴的发展历程。
近代知识分子是肩负着拯救国家的使命踏上域外行旅之途的,所以他们最初最直接的目的是学习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实现器物层面的借鉴与革新。如李鸿章因为要创办新式海军,先后奏请皇上派遣福建船政学堂与北洋水师学堂学生、艺徒分3批共70人赴英法等国学习先进技术,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最初的行旅者初到异国他乡,给他们带来震惊体验的是异国的“声光化电”“奇技淫巧”。如斌椿出使时最感兴趣的是火车、轮船、自行车、电梯、照相机,郭边城的《西游笔略》记录了罗马的“火轮车”“自燃灯”“绘像馆”“窥天楼”等代表着科技进步的当时中国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奇事物。斌椿的《乘槎笔记》与张德彝的《航海述奇》向国人介绍了欧洲各国工业化之后机械、制造、造船、采矿、纺织、枪炮、火药等方面的科技进步,而傅云龙以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记录下日本、美国、英国、古巴、秘鲁、巴西等国的城市群落、经济统计、金石物产等方面现代化资料,从而助推了“求新法以致富强”的洋务计划。
在将西方科技文明传到中国,实现器物层面的革新之后,域外纪游文学其次体现出体制方面的借鉴。奔赴各国的使臣游历欧美深入了解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政治体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建议。康有为在遭到慈禧为首的清朝顽固派的残酷镇压后,流亡他国10多年,作为维新改良派代表人物,他在行旅过程中,参照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思考维新改良失败的原因,在他的《欧洲十一国游记》留下了他的所思所感。梁启超考察并记载美国的政治与社会,并思考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由此写成《新大陆游记》。他的流亡考察经历成为他以后支持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思想源泉与动力。郭嵩焘的《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制度,何如璋的《使东述略》记录了日本人明治维新取得的改革成就,力求改变中国的封建专制,使中国通过制度的变革走上富强的道路。
随着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了解的深入,域外知识分子对异国文明的借鉴体现为文化借鉴。吕碧城在《欧美之光》自序中就如此写道:“予去国十年矣,遍于瀛寰,不歆其物质之发展,惟觇其文化之转移。”[11]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对思想启蒙的呼唤、蔡元培、梅贻琦对教育教学理念的探求,冰心、谢冰莹、庐隐等对女性文化的感悟,太虚、吕碧城、苏曼殊、许地山对宗教文化现代化的思考,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对人生价值的观照……域外行旅者对现代文明的宽视野多层次的探求,给域外纪游文学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篇章。
纪游又称游记。古代的游记文学属于散文文体之一。著名作家徐迟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纪游文学传统的国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传统士人的人生追求,特别在恰逢国家灾难或遭遇人生困厄之时,文人士大夫往往寄情山水,在观光游历后留下传世名篇,如苏轼《赤壁赋》、韩愈《山石》、柳宗元《永州八记》、徐霞客《徐霞客游记》等游记作品。近代以来,由于特定的内忧外患的历史文化背景,向国外学习借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富强独立所必须。行旅、特别是域外行旅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热潮,域外纪游文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朱寿桐说过:“凡是现实主义或古典主义高涨的时代,纪游文学便不会大行其道,只有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时代,才会形成纪游文学的肥沃土壤”。[12]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清时期,恰恰进入到处于亡国灭种关头的感伤主义时代,纪游文学特别是开眼看世界的域外纪游文学的创作兴盛。据贾鸿雁《中国游记文学研究》统计,中国现代创作和编选的域外游记集达 226种。同时,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应和时代的需要,促进了文体的发展,实现了现代转型。
根据朱德发的定义,纪游文学是一种“以游踪为骨骼,风貌为血肉,观感为灵魂,载体为躯壳”的文学体裁。[13]可见,游踪、风貌、观感、载体成为纪游文学的四要素。进入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四要素都具有了现代性的意义。
古代由于认知的局限与生产力的落后,游踪极受局限。即使被放逐边疆,所达范围也极为有限。近现代由于航海业的拓展,人们对世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对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古老的东方人知道除原神州大地之外,还有一个彼岸世界存在,为近代中国行旅提供了目标与方向;通讯事业的发达,人们能更迅速有效地收到来自远方的消息,为域外行旅目的的了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行旅方式发生变化,快捷便利的火车轮船代替了竹杖芒鞋、山轿蹇驴,行旅者可以快速地穿行于各国都市,为域外游历提供了可能,游踪所及英、法、日、德、俄、美、意、比、荷等绝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以旅欧美、旅日、旅苏为最。据统计:“从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起,到五四运动前后,出国留学的人数达到四万多人。”[10]“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就曾多达1 500人以上。在德国的留学生,高峰时仅柏林一地就有近千名。”[14]甲午海战之后的 1896年,清政府公派13人留学日本,到1906年达到8 000人之多,[14]而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红色政权建立,左翼人士纷纷以朝圣的心情游学苏联。游踪的拓展,带来的是“变化与新奇”,而这种“求新意志”正是现代性的重要表现。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某种追求。举岱在《〈游记选〉题记》中谈到前人游记的题材内容说:“前人的游记,……拿绘画来喻,好像是‘野外写生’的那一个作品。……古人旅行,……时刻都拥抱在大自然中,体味最深刻的也是自然,游记最好的题材便只有自然风景。”确实,中国古代行旅者遍游名山大川,写下了诸多绝美的自然风景。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极写滕王阁吞吐万象的周围环境。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他的《永州八记》写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韩愈的《山石荦》“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极致地描绘了黄昏入夜时的清幽景色。《徐霞客游记》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美丽风景。这些由点到面,由微观到宏观的山水表现了人们在拥抱大自然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最直接的观感,从而给纪游文学留下了美丽而丰满的风貌。
而现代纪游文学特别是域外纪游文学,首先由于行旅的方式发生变化,现代人的行旅,凭借火车轮船的便利,走遍世界各地都市,而都市是人改造自然的反映,人的活动淹没了自然成为主体。其次由于中国近现代时期,域外行旅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借鉴以实现国家自由独立与繁荣昌盛,行旅者的兴趣点也从山山水水、自然风光变成了政治文化。于是,游记发展到近现代,“社会相”代替“自然风景”成为游记最好的题材。除古代游记中常有的自然景物、历史遗迹外,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水陆交通、文化设施,甚至群众斗争的风貌、革命战争的场景,都成为域外纪游文学描写的对象,域外纪游文学的血肉更加丰满。可见,现代中国域外纪游文学能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角度观察问题、选择题材,从而在题材视角方面实现了现代性转型。
观感是游记的灵魂。“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是古代游记的基本笔法,写景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不管主体情绪是“人生得意需尽欢”的激扬、“兴尽晚回舟”的至味,还是人生失意时的惆怅,面对山川形胜、良辰美景,古代游记都寄予着作者的观感与情思,表达了对生活的品味,对人生失意的遣怀,极富审美情趣。如苏轼的《赤壁赋》由赤壁夜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在苏轼遭遇贬谪之时,还能有以有限的人生赏无限的风月,体现出审美的情致与格调。柳宗元《永州八记》中书写田园般的诗意,表达壮志未酬的忧愤。其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面对高峻独立的西山,产生旷远浩渺的感觉,作者通过比拟景物,与内心和解,与社会对话,传达一种非常美好的审美情感。正因为如此,古代纪游文学被视为山林文学和休闲文学。现代中国,行旅者视驱除鞑虏,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为当时迫切现实任务,而这种意识在当时成为集体意识弥漫在行旅者的主体情绪中,自然景物也成为带有行旅者主体情绪的风景,现代域外纪游文学承载着社会责任,体现出强烈的功利意识。诸多现代中国域外纪游作品将眼中之景绘成心中之景,鞭挞丑类、匡扶正义、歌颂美好,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成为域外纪游文学的主要观感。域外纪游文学与时代精神结合,体现出破旧立新、狂飙突进的现代性主体意识。如艾青在法国所做的第一首纪游诗《会合》书写来自日本、安南、中国等东方的他们“虔爱着自由,恨战争,/为了这苦恼着,/为了这绞着心,/流着汗,/闪出泪光……/紧握着拳头,/捶着桌面,/嘶叫,狂喊”诅咒黑暗,歌咏解放;闻一多留美时的《孤雁》描写一只飞离了雁阵的孤雁,形只影单地奔向那“绝塞”的“水国”,映衬诗人孤身只影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邹韬奋的《船上的民族意识》为帝国主义打压下的华侨大声呼号,吕碧城的《欧美之光》抨击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强调仁民爱物,呼吁世界和平……这些带着强烈的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观感,无疑极具现代性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游记文学是散文大家族中最自由的文体之一。辞海中这样定义游记:“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纪游形式主要包括笔记、日记、书信等。近现代纪游文学紧扣纪游文学的核心要素——游踪、风貌、观感,在文体大革新的大背景下,冲破散文界限,除传统的山水游记之外,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代文论中并不重视的纪游诗与纪游小说,纪游载体包括了日记、通信、诗歌、小说、词赋、杂文、报告文学、特写、电影等诸多文体形式。如清末各位使臣的纪游日记,蒋光慈《哀中国》《新梦》、郁达夫的《日本谣》等纪游诗,郭沫若《漂流三部曲》等纪游小说,瞿秋白的《饿乡纪程》、邹韬奋的《萍踪寄语》等纪游特写。朱德发将现代纪游文学概括为小说式纪游、特写式纪游、报告式纪游、小品式纪游、抒情散文式纪游五种。[13]现代域外纪游文学在表现载体上以创新开放的姿态体现出文体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纪游文学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现代中国域外纪游文学在文体发展、美学特征发生变化实现现代转型过程中,其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也同时发生变化。在对域外文明的探寻中,在政治体制、思想启蒙、女性文化、宗教文化、人文精神等各领域留下了对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思考。半个世纪来,许多先进知识分子漂洋过海,汲取域外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推进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域外纪游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不仅详细地记录了他们对异域现代文化的观感与体验,而且也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他们面对西方异质文化时的复杂矛盾的心态与思考。正如孟华所说:“在形象学中的游记研究实际上必须绕经一个民族的思想史、心态史。……近现代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而在这种变化中,对外部世界,对异国及异国人的认知和看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5]因此,域外纪游文学不仅在纪游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现代性建构上具有非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