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环境史研究的新创获
——《中国环境史》(明清卷)述评

2022-02-02 15:49陈新立
社会科学动态 2022年3期
关键词:通史理论环境

陈新立

《中国环境史》 (明清卷)一书,系河北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环境史”结项成果之一,2021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是集体协作的成果:孙兵负责撰写绪论、第三章至第八章、结语及统筹统稿工作;李曼玥、许清海负责撰写第一章;梁红柱、刘海燕、赵宝华负责撰写第二章。

全书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和索引、后记组成,全书共计31万字。作者在绪论、结语中聚焦于环境史理论、方法的探讨。作者提出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三大热点问题及解决之道:一是环境史学科能否独立,关键在于厘清与历史地理学在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等方面的异同;二是厘清中国环境史领域流行的叙述模式——“衰败”论中的认识误区,主张避免机械决定论、过度联系论、简单量化比较、环境变迁模式等思维定式,将环境史视为一种“人地关系反复调适”的历史过程;三是分析了中国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瓶颈所在,并提出破解的具体办法,以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和对象为本位充分吸收各学科理论方法为我所用,并展开多学科对话与合作。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的高峰期,也是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环境演变越来越显著的阶段。因此,明清时期环境变迁的历史备受各相关学科学者的关注。 《中国环境史》 (明清卷)彰显了作者对通史性明清环境整体史研究的学术旨趣与实践,全书的研究特色简述如下:

其一,适应环境史学术发展要求,在中国环境史编纂体例上进行了开拓性探索。区域性、专题性、短时段、个案型环境史研究的成果十分丰硕,但是国内整体性、综合性、长时段、通史性环境史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中国环境史》 (明清卷)在通史性的总体框架下,不仅要通览国内外有关明清环境史的研究成果,还需宏阔、全面地梳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各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本书是中国环境通史编纂范式在明清阶段一次有益的初创性学术实践,彰显了中国环境史研究在大历史观下,从碎片化研究回归环境通史的理论诉求。正文八章内容,全面整合环境史区域研究和专题研究的“碎片”,构建通史性明清环境史的总体史的大框架。

本书突破了以往从农业、林业、工矿业、水环境、疾疫等单一要素切入的单维叙事结构,从“人与自然之互动关系”的视角,选取现有研究中“生态环境史”意味较浓的气候变迁、动植物演变、人口变动、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林牧工矿业开发、自然灾害及疾疫、生态思想与环保观念等方面内容,力图构建中国环境史通史体例的大结构。如此安排之下,全书全面考察了明清小冰期气候变化、动植物资源时空分布的演变,系统梳理了农、林、牧、工矿业开发对平原湖区、丘陵山区、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比较分析平原山地等不同的地理单元、农林牧等不同的经济区对于水、土、动植物等资源利用方式的差异,又归纳总结局部地区探寻生态适应性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共性特征。

其二,紧扣环境史研究的核心问题,精准选取环境史探究的对象。本书将明清时期的环境史视为一种“人地关系反复调适”的历史过程。采用了长时段研究与计量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纵向剖析了明清时期气候演变波动的过程,总结明清小冰期气候的冷暖交替变化和干湿波动的历史规律。从解析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明清中国人口格局变动的过程阐述为小民生计的贫困化与土地资源的紧张化同步并行的过程,进而揭示了明明清时期人口相对过剩的本质,是特定生产力水平下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从人地关系互动的角度,将明清农业垦殖扩张的进程描述为湖区“与水争地”、山区“与山争地”、牧区 “与牲畜争地”的过程。而将明清自然灾害及疾疫的生成、扩大,视为自然、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人类通过灾害疾疫防治体系的建设不断能动地减灾弭患。

其三,博采各学科理论方法,融会贯通中有创新。环境史的跨学科特性,决定了其研究路径必须以环境史研究的主旨和对象为本位,充分融会各学科的理论,贯穿于本书环境通史的撰写实践。在研究方法上,将短时段解剖与长时段研究相结合,区域比较与整体研究相结合,专题探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如在研究明清小冰期气候变化时,作者吸收借鉴了历史气候学周期性冷暖交替波动理论和物候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来探究明清小冰期气候变化与区域分异的规律及其成因。在研究动植物资源的历史演变时,作者借鉴了动植物学、历史地理学、生态学的进化理论、分布变迁理论、生境理论等,揭示明清时期动植物资源演变趋向、速率与不同时空中各种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在研究明清自然灾害与环境变迁时,吸收借鉴了灾害史、社会救济史、医疗卫生史的理论方法,总结明清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揭示明清小冰期气候、经济开发扩张过度、社会控制失序等自然、人为双重作用的机制,以及明清官方、民间二元社会应对灾害疾疫体系的建构。

其四,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作者从理论研究和撰写实践上高度重视破除“环境衰败论”的思维定式,在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中从理论思辨到各专题研究中辩证地考察环境的“变”与“不变”、 “恶化”与“优化”,以及人与环境的互动调适关系。作者在探讨人地关系时,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史观下以“过度联系论”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环境史观下“唯自然论”盲目推崇无人类干预的“纯自然”。作者从理论上总结明清时期经济开发影响环境变迁的积极、消极作用及环境破坏的有限性,质疑环境恶化、退化是否为明清时期环境变迁的主流方向;反对将明清时期环境变迁和自然灾异的原因过多归结为人类活动的因素;强调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与盲目、过度的开发利用行为,在明清时期仅属于局部现象,不宜夸大而陷入“环境破坏论”的误区。在反思“环境破坏论”的基础上,主张秉持以人为本的环境史观来撰述环境史。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在全球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治理上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中华传统生态智慧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揭示了明清小冰期气候变化与区域分异规律及其动力机理,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应对气候灾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书还总结出明清时期动植物资源萎缩的原因及规律,为当今探索中国绿色发展道路和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借鉴;阐明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的原因以及缓解人口相对过剩压力的途径,丰富了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系统梳理了明清农、林、牧、工、矿业经济开发引发不同地区的环境恶化,以及局部地区在环境调适与生态改善方面的尝试,为中国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中国环境史》 (明清卷)作为一本通史性环境史著作,集众说于一体,充分整合了明清环境史区域研究、专题研究的现有成果。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作为青年学者,涉足环境史研究领域时日尚浅,撰写修订书稿时间有限,再加上明清环境史研究成果在不同区域和专题上分布不均衡,导致本书在区域研究、专题研究上拓展不足,理论创新的深度和新意有待加强。总之,瑕不掩瑜,本书汇集了国内外学者的新视角和新观点,全面整合区域性、专题性研究成果,从总体上呈现了明清时期中国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特点与人地互动的丰富历史图景。

猜你喜欢
通史理论环境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