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行,莫祥兰,李兴莉
患者女性,12岁,发现左耳下肿物1个月余。无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左耳下方触及一大小3 cm×1.5 cm×1.5 cm肿物,表面光滑,边界清,质韧,无压痛,可活动。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各项指标无异常,未见幼稚细胞;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乳酸脱氢酶正常;超声检查:左耳下肿物为肿大淋巴结,右侧颈部、双侧锁骨上窝、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均未见肿大淋巴结。颈部MRI示: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最大者大小2.9 cm×1.5 cm,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强化均匀,考虑淋巴瘤可能。胸片检查:心、肺、纵隔均未见异常。脑部、胸部、全腹部及盆腔CT检查未见异常。ECT-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骨髓穿刺活检无异常。抗炎治疗效果欠佳,遂行左耳下肿物切除术。
病理检查眼观:灰白色组织一块,大小3 cm×1.5 cm×1.5 cm,切面灰白色,实性,质软。镜检:淋巴结被膜增厚,结构保存,实质内淋巴滤泡及副皮质区均增生,生发中心萎缩,套区增厚,小~中等大淋巴细胞增生,细胞无异型,围绕套区及副皮质区弥漫分布,核分裂象少,未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滤泡间区未见玻璃样变小血管增生,未见片状分布浆细胞(图1、2)。免疫表型:套区增生B淋巴母细胞CD19(图3)、CD20、PAX-5(图4)、BCL-2(+),TdT(+,阳性强弱不等)(图5),CD99(少量+),Ki-67增殖指数约10%,CD3(图6)、CD5、CD43、CD10和Cyclin D1均(-),CD21染色提示滤泡树突网存在。原位杂交EBER呈(-)。BIOMED-2方法检测结果:IgH、IgK、TCRG基因克隆性重排均阴性。
病理诊断:惰性B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B-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 iB-LBP)。
讨论惰性淋巴母细胞增生是一种TdT阳性的多克隆性淋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局部肿块,呈惰性经过,无需特殊处理,预后好。该病罕见,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报告,且几乎为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 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 iT-LBP)。1999年Velankar等[1]报道了1例年轻男性发生于上呼吸消化道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增生淋巴细胞表达胸腺未成熟T淋巴细胞相关标志物TdT、CD1、CD3、CD43、CD45RO,共表达CD4和CD8;无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提示增生细胞为T淋巴母细胞;鉴于患者病史长达16年,未经任何细胞毒治疗,病情无进展,遂命名为“iT-LBP”。随后研究发现,该病可与其他疾病/肿瘤并存[2-3]。由于该病的免疫表型与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相似,病理易误诊,且正常淋巴结内也可见少量散布TdT+淋巴细胞,故建立客观诊断标准对本病正确诊断十分重要。2013年Ohgami等[4]总结了9例iT-LBP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特点,提出iT-LBP诊断标准:包括7条主要标准和2条辅助标准。主要标准包括:(1)TdT+/CD3+T淋巴细胞呈片状或致密簇状分布,主要位于滤泡间区;(2)淋巴滤泡结构保存;(3)小~中等大T细胞无明显异型;(4)无异常抗原表达;(5)非克隆性TdT+T细胞;(6)无胸腺上皮;(7)临床呈惰性经过,未经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病程无明显进展。辅助标准包括:(1)可与Castleman病和(或)滤泡树突细胞肿瘤/肉瘤相关;可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并存或有AITL病史。该标准提出后得到同行的认可。在第五版WHO造血与淋巴系统肿瘤分类中,正式将iT-LBP纳入其中,并认为iT-LBP是以T细胞增生为主的瘤样病变。
①②③④⑤⑥
相较于iT-LBP,iB-LBP十分罕见。2013年Wang等[5]报道1例51岁女性患者,在切除的子宫平滑肌瘤组织内见大量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为表达CD20、CD79a和PAX-5的B细胞,部分为表达CD2、CD3、CD5和CD43的T细胞,两者数量均等;小B细胞同时表达TdT,不表达CD1a、CD10、CD23、Cyclin D1、MPO和CD56,无IgH和TCR基因克隆性重排,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伴iB-LBP;术后随访30个月,患者体健,无淋巴瘤依据。此后文献鲜有相关报道。研究发现良性淋巴结内可出现少量TdT+B细胞,单个散在或疏松小簇状分布于窦周或血管周[6]。由于该病十分罕见,对其诊断建议借鉴Ohgami等提出的iT-LBP主要诊断标准进行修订,iB-LBP诊断标准:(1)TdT+/CD20+B淋巴细胞呈片状或致密簇状分布;(2)淋巴滤泡结构保存;(3)小~中等大B细胞无明显异型;(4)无异常抗原表达;(5)非克隆性TdT+B细胞;(6)临床呈惰性经过,未经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病程无明显进展。本例淋巴结结构保存,增生的B淋巴母细胞围绕套区及滤泡间区弥漫分布,滤泡生发中心不受累,增殖指数低,无Ig基因克隆性重排。手术切除后未行任何治疗,随访24个月,患者体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及骨髓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无淋巴瘤依据,支持iB-LBP的诊断。
诊断iB-LBP时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 B-LBL)[7]。两者都有不成熟的淋巴母细胞增生,可分布于套区,免疫表型相似。iB-LBP淋巴结结构保存,细胞形态温和,无细胞核异型和病理性核分裂象,无侵袭性生长,无Ig基因克隆性重排;临床呈惰性经过。而B-LBL淋巴结结构破坏,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并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有IgH基因克隆重排,临床呈高度侵袭性。(2)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8]。MCL也可表现为小~中等大细胞围套区及滤泡间质生长,与iB-LBP相似。但MCL通常会有淋巴结结构破坏,核分裂象多,免疫表型除表达B细胞标志外,还表达CD5和Cyclin D1,不表达TdT,IgH基因克隆性重排;临床呈侵袭性经过。
iB-LB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文献中仅对iT-LBP发病机制有相关假说[1,4],认为iT-LBP可能是胸腺起源,与第9号染色体短臂发生可疑倒置有关。也有学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认为iB-LBP和iT-LBP可以综合称为惰性TdT+淋巴母细胞增生[9]。
总之,iB-LBP十分罕见,是以B淋巴细胞增生为主的瘤样病变,临床和病理易误诊为淋巴瘤,其病因、致病机制及生物学行为尚需积累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