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双一流”高校建设新局面

2022-01-28 18:59赵茂程
唯实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林业

赵茂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高校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南京林业大学作为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阶段将继续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党在学校的政治领导力、政治执行力、思想引领力,以高质量党建凝聚形成强大奋进力量,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生态文明、具备一流特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双一流”高校建设新局面。

推进高质量党的建设,凝聚“双一流”高校高质量发展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南京林业大学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大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凝聚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奋进力量。

坚持不懈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实施意见特别强调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校作为“双一流”高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思想领导,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党员教育、领导干部培训、校内巡察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始终把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牵引,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主线,以正面宣传和舆论引领为重点,以加强阵地管理为基础,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另一方面,健全中心组学习机制,推进完善中心组轮流领学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分层次、分类别、全覆盖开展学习培训,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带领全校上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引导领导干部做解放思想的“领头雁”,在更高站位、更高层次上把高校党的政治领导转化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际效能,谋划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强化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领导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各个环节,贯穿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覆盖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深入践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强化政治引领,通过构建健康稳定的班子运行状态,提高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为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认真执行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修订完善为抓手,设立“校院联动”议事平台,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新型议事形式,推动议事制度体系机制创新。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政治巡察和各项工作协同监督的联动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实施过程,强化会议决议的督查督办,落实党委巡察制度,建立完善校领导联系基层、联系党外人士、联系学生工作、联系教学工作、接待师生等五项制度。

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提质增效。加强和改进院(系)党组织建设,规范院(系)党组织书记例会和院(系)工作交流会等机制,进一步发挥院(系)党组织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发挥党建考核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指挥棒、助推器作用,对标江苏省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调整和完善党建考核体系,构建基于结果导向的党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党建与机关作风建设、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协同并进。制定《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实施意见》等制度,打通基层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标准党支部”建设,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发挥基层党支部堡垒作用。面对疫情大考,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抗击疫情突击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在提升干部能力、提振干部士气、提高干部待遇上想办法,出实招,着力打造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过硬干部队伍,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众志成城、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把统筹好“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生态文明”与“具备一流特质”关系作为办学治校的关键之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南京林业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遵循世界高水平大学成长规律,统筹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服务生态文明、具备一流特质的关系,更加突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着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保证,坚定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校史哺育师生,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学校校史宣传教育融入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和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各方面;胸怀国之大者,更加突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加突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更加突出关注民生需求。扎根中国大地,发挥学校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导航,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责任使命,着力解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引领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南林智慧和方案。

服务生态文明。南京林业大学是中国近代林业高等教育重要发祥地,学校因林而生,因林而兴,因林而强。一辈辈南林人依托林业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奋斗目标做出了不懈努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要继续发挥弘扬林业特色优势,根据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和林业行业功能定位的逐渐转变,不断赋予“林”以新的内涵,将学校和学科服务林业行业的定位拓展为服务以林业为重要研究内容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并努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个环节,贯穿到服务、管理、建设等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教材中有生态文明的元素,课堂中有生态文明的声音,学科中有生态文明的优势,文化中有生态文明的传统,学生中有生态文明的基因,专业中有生态文明的内涵,创新中有生态文明的动力,服务中有生态文明的贡献。

具备一流特质。立足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国际一流大学办学经验,对标国际同类一流大学,探索形成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自主发展范式,构建结构优良的林基生态文明学科专业体系,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依托国家级创新引智基地等,打造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参与国际林业组织、林业重点领域与新兴林业技术标准规则制定以及碳中和、新兴材料等前沿领域研究,深度融入全球林业工程及林业生产创新网络,加快提升高校乃至中国国际科技治理话语权。面向全球吸纳基础学科英才,实施优秀人才国外顶尖大学访学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申报国际基础研究合作项目,举办基础学科科学家国际学术论坛,提升基础学科国际前沿研究水平。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推进教师整体国际化和学术水平,着力产出一流水平的学术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形成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落实关键举措,推进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已经由“统筹推进”迈入“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南京林业大学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特别是“双一流”大学的重要论述,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全面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在中国特色、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上探索新路。

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耕读教育为重要抓手,深度融合课程教学与实践育人,全方面深化农林学子的“三农”价值塑造和“三农”情怀教育,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一流课堂建设、一流师资培育、一流教学质量保障等工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产业研究院、研究生实习培养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扎实理论基础、广阔国际视野和卓越实践能力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选树一批教书育人典范,建设一支“四有”好老师队伍。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水杉学者”“水杉英才”高层次引才计划、“两院院士”“学术领军英才”“杰出青年学者”“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名师”“思政名师”“教学标兵”“教学新秀”培养计划,广纳海内外学术大师、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打造以领军人才引领、青年拔尖人才支撑的师资队伍。在林业工程、林学高峰学科,打造院士领衔、一流科学家担纲、青年科学家为主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创新团队,以长远眼光发现和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人才在挑大梁、当主角中加快成长。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双一流”高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担当。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优势,聚焦服务碳中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构建以林科为特色和优势、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林基生态文明学科体系。突出和创新发展林业工程、林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夯实林业学科基础,拓展林科深度和宽度,优先支持林业优势学科逐步建成世界一流学科。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发展需要,加强林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发展生物质新材料与新能源、定制家具智能制造、智慧林业、林源生物医药、植物表型组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提升林业学科整体水平。

产出一流学术成果。瞄准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聚焦碳中和基础理论突破,围绕林业产业全链条减污降碳,实施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面向国家种业安全和种源自主可控、生物质能源转化、生物质先进功能材料等重大战略需求,扎实推进基础研究攀登计划。服务我国林业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锚定攻坚前沿技术,创建世界一流木材化学与物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科学家,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针对制约我国林业林产创新发展重大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做出南林贡献,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构建生态林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全国分区域生态文明评价提供南林智慧,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南林话语体系。

开展一流社会服务。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校企联盟为载体,面向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校企合作共建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聚焦国家战略,结合学科特色,开展生物质先进功能材料和林源生物医药前沿技术创新,创制一批生物质碳材料、生物质能源材料、生物质环境材料、生物质医药材料、生物质结构材料、林源药物等战略新产品,培育和发展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科研成果和科学技术支撑绿美城乡建设、沿海生态圈建设、国家公园体系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建设,深度融入和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依托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智库,积极开展应用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出南林声音,做出南林贡献。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林业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