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婷 盛文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错配已经成为政府、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体系的设计使得社会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和匹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体现出我国经济改革的侧重点由“需求管理”向“供给调整”转变,关注“供给侧”旨在有效地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矫正要素的扭曲配置,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有效供给以保证经济高质量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7月19日发布了《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9)》,该报告中关于民营企业融资情况调查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当前金融供给匹配度还有待提高,民营企业融资余额中有七成来自银行存款,80%的民营企业资金需求在1年以上,民营企业“短贷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能够提供应收账款质押、存货或机器设备抵押的民营企业分别占28%和17%,但适合民营、小微企业的动产质押融资、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41%的民营企业认为贷款手续繁琐、贷款审批时间长。”该调查表明,深化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需要进步一加大。
经济运行的核心在于金融,金融对于经济改革的支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金融供给侧改革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目前我国改革的重点问题。然而,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而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异于一般规律,一直是经济市场化次序的“中国之谜”。我国的金融制度变迁源自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政策供给行为,而自下而上的诱导性微观市场主体的需求行为,长期以来造就了金融资源无法按照市场机制的原则进行配置,也即出现了“金融错配”的情形。我国金融的不断发展壮大并没有为实体经济的结构调整提供应有的支撑和服务,金融资源的流向也并未流向利润更高、效率更高的部门,这有悖于马克思资本流动理论关于资本为追求更高的利润会倾向于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的观点。金融行业不断的膨胀,而其对实体经济的供给效率及扶持效率却并未提升。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金融供给效率,增加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的满足度,助推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金融供给侧改革也迫在眉睫。
金融资源的供需失衡是目前金融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金融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多的是体现在现有的货币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实体经济面临的资金需求。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方面体现在目前我国货币供给整体流动性较为宽松,甚至出现了流动性过剩,而在实体经济中“资金紧张”的局面不断涌现;另一方面的矛盾体现在金融资源的供给结构,资金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即有效供给不足与低效供给过多并存。这两个矛盾制约着我国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是阻碍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桎梏。
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存在的影响已被众多学者所证实。长期以来,为了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我国推行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给实体经济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却出现了实体经济资金短缺的现象。从宏观上看,“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资金短缺”并存。图1显示的是从2009年到2018年我国M1和M2的增长变动情况。由图1可见,近十年来,我国的M1和M2都有增长,但是M2的增长较M1更为显著。2009~2014年以来,M1的增长速度缓慢,虽在2014~2017年间增长速度有所上升,但其增长速度却远抵不上十年间持续增长的M2。图2显示的是从2009年到2018年我国M1/GDP和M2/GDP的增长变动情况。由图2可以看出,M1/GDP与M2/GDP在近十年来的有着较为相似的变动趋势。M2/GDP除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两年里出现了小幅波动,其他年份均保持着增长,这说明我国的货币供给量总体而言比较充裕,要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M1/GDP的变动趋势则较为平缓,在2009~2014年间,呈现出平稳下降的趋势,而从2014年到2018年出现了小幅增长。M1/GDP和M2/GDP的变化趋势说明在我国的货币供给总量中,参与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在2009~2014年间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虽然近几年来有所上升,但增长一直较为平缓。由于M2是由M1和准货币构成的,M1/GDP和M2/GDP的变化趋势也说明了我国目前有大量的货币是作为准货币存在的,并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运行中。
图1 2009年-2018年我国M1和M2变动趋势图
图2 2009年-2018年我国M1/GDP和M2/GDP变动趋势图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我国金融低效供给过多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按照马克思资本流动理论,资本的流动会倾向于利润率高的部门,而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却并非体现效率原则和经济贡献。由于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体制内共生关系,大量的金融资源流向了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造成大部分国有企业存在产能过剩的局面,甚至是变成了“僵尸企业”。目前,国有企业部分存在产能过剩,库存较高,且严重的高杠杆经营现状,效益十分低下,这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这种逆效率原则的资金投放必然会导致我国货币的循环速度放缓,进而导致货币流动性的利用效率不足。低效的国有企业在轻易获取和占用资金的同时,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峻的融资瓶颈约束。虽然,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绝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着“规模企业”的同时,还面临着“所有制歧视”,很难在现有的金融体制内获得信贷支持,有效资金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了其生存和发展。这种低效供给过多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资金供给结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大掣肘。
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产生的结构性失衡是金融错配产生的主要根源。而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与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制度及体系的运行密不可分。同其他资本一样,金融资源也具有逐利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是在考虑了整个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并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而作出的决策。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金融错配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体系、金融环境及金融市场运行的结果。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影响了金融资源的流出,且现有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更是严重影响了资金向实体经济的注入,导致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形成金融错配,如图3所示。然而,形成金融错配的根源主要在于金融监管实施相对滞后,金融市场资金体内循环以及金融机构自身资金配置效率不高。
图3 金融错配下的资金循环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近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基本保持了宽松稳健的态势,为经济、社会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也在不断持续增加,实体经济萎缩的同时房地产市场却在不断迎来春天,许多城市的房价都经历了数次暴涨,虽然不少城市实施“限购”“限贷”,但是仍然无法限制“购房热”。同时,实体经济不景气、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使得企业家向实体经济投资的意愿也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资金的热情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为金融机构作为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微观市场主体,必然会将资金投放于利润较高的领域,致使金融资源呈现出了“脱实向虚”的趋势,实体经济面临资金饥渴的同时,大量的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及股票市场。另一方面,面临融资桎梏的民营企业和长期靠政府、金融机构“吸血”维持的僵尸企业并存的现象影响了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目前我国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下,有效监管的缺失难免会造成我国金融资源的错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逐步市场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迅速地发展,但是伴随着金融业的繁荣,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却并没有提高。目前,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低效已经成为我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阻碍,是我国金融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实体经济资金饥渴的根源。实体经济的下行压力与金融交易市场的短期、高利润特点之间的对比,也使得金融资源本能地偏好金融交易市场,大量的资金在金融市场空转,获得高额的利润。以2018年为例,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1天)交易量为1255458亿元,同比增长84.68%。由此可见,大量的金融资源是沉淀在银行业内部的,金融机构更偏向于将资金投放于同业内,同业交易额在逐渐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如图4所示。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而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有效不足。对于实体企业而言,由于壮大企业规模所需的资金难以获得,且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较低,部分企业家继续投资于实体经济的意愿也有所减退,更希望投资于股票市场、信托等理财渠道,甚至是投资于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及颇具投机性质的期货交易市场。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金融资源未能有效地进入实体经济、生产环节,而是进入了金融市场进行体内循环。
图4 2013年~2018年我国银行业同业拆借(1天)交易量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长期以来是以政府为主导发展而来的,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体制性主从次序,这也是我国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国有控股银行为主体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金融资源更偏好于体制内的主体,如国有企业、政府项目等,而高新技术等新兴行业、中小微型企业则一直不受我国商业银行的青睐,面临严重的融资瓶颈约束,并且这类不受银行等金融机构青睐的企业却在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推动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的“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与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极不相符。另外,现有金融体制下融资结构过于单一,仅仅以信贷融资为主难以满足我国微观市场主体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信贷融资比重较高,而股权融资比重却较低。究其原因,我国股权融资的门槛相对较高,绝大多数企业难以满足上市融资条件,直接融资渠道难以打通。因此,绝大多数企业将信贷融资视为唯一可行的融资渠道,甚至有些企业在无法获得信贷支持的情况下会借助于非正规的民间融资,如高利贷,高额的利息使企业经营很快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这种金融体制下的融资结构导致了我国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可以轻易地获取金融资源,而颇具活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却无法获得生存、发展所需的信贷支持,出现了我国金融资源的“选择性迷失”(杜静、杜磊,2015)。
整个金融监管环境对金融资源的供给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存在有过剩的流动性,而这些过剩的流动性却未能得到有效的监管,导致了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的供给。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是扭转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现状,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环节。首先,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紧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在充分考虑经济周期的基础上及时作出政策的调整。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三去一降一补”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去杠杆”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应充分地考虑现实经济背景以制定货币政策,避免过剩的流动性为供给侧改革带来的金融层面的阻碍,是目前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其次,对现存的金融监管体系和制度进行调整,加强必要的金融监管。在掌控资金流向,扩大对实体经济进行信贷支持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尽可能减少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直接干预,让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自主性,同时又要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流向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另外,还要对金融机构的贷前审批、贷后监控加强管理,尽可能地规避金融风险,优化监管环境,确保资金供给的合理、高效。
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资源的供给。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结构较为单一,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不高,很容易刺激投机行为的产生,这些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体系难以有效地进行资金供给。就我国而言,要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扭转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现状,需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合理有效地引导金融资源注入实体经济,增加金融市场的理性供给。首先,进一步培育我国的资本市场,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共同发展,形成普惠性的资本市场,让更多的企业享受资本市场带来的红利。与此同时,要健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交易,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另外,还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融资需求,切实提高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
金融错配的根源在于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失衡。首先,对现有的传统银行机构进行改革,优化银行内部考核机制,引导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增强其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意识,扭转金融错配的现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完善同业、信托、委托贷款等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避免金融资源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的现象。将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成效作为银行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考核层面确保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的供给。其次,转变我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着力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机构,降低民营资本的进入门槛,大力发展民营银行,让国有银行和民营银行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同时,还要适当地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重,不断满足各层次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