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途径单一、模式单一、内容单一、考评方式单一“四个单一”问题,并探讨破解策略。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昭通卫生职业学院2021年校级课题“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研究成果。
强化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然而目前的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角色淡化、功能弱化,效果不明显,存在途径单一、模式单一、内容单一、考评方式单一的问题。
一、“四个单一”
(一)途径单一
高职医学院校虽在“三全育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由于工作情况参差不齐,高职医学院校理科类学历背景教师占比大,学生中理科生占比大,学院管理者及学生思想上的“理科”烙印较深,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高职医学院校认为专业特色是安身立命的“看家本领”,过度突出“专”,重“医技”轻“医德”,导致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全员育人参与度不高,途径单一。如后勤、财务、科研等部门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过程中任务不明确、内容不具体,甚至少开或不开某些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压缩某些公共基础文化类课程课时,少数学院管理者甚至认为学生培养是思政、教务、学生管理等部门的事。
全过程育人“头重脚轻”。一些高职医学院校过多地把人文素质教育集中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入学教育等时间节点。随着专业课比重和课业负担日益加重以及实习实训期的到来,专业课程教育逐步“一统山河”,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动或被动“退居二线”,淡出视野。而学生在假期、实习实训期间,尤其是进入毕业而未就业的空档期,人文素质教育就更无从谈起。
全方位育人面窄、点少。部分高职医学院校将全方位育人片面地理解为校园文化建设,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研究不深,找不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也找不准切入点,生硬嫁接,课程思政流于形式。
部分高职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任务由思政课和公共基础文化类课程承担,这种由少数课程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的要求。
(二)模式单一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关注度、师生重视程度、课程设置及课时量等原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授课模式基本被固化为“四个一”(一本教材、一张嘴、一纸教案、一个课件)的机械模式。
教师按教材编排,按课前下载的教案及课件,机械性讲解,按部就班;更有甚者,忽略知识更新,忽视专业成长,长期用一本教材、一个课件、一种讲法。学生参与缺位,被动接受知识。
少数公共基础文化类课程教师为了课堂“吸睛”,用噱头和搞笑填塞课堂。少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有课堂延伸的想法,却因学生专业课压力、安全管理压力等原因被迫放弃行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延伸不足,广度不够,模式单一。
(三)内容单一
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选择范围有限,教材选择范围更有限。出于教材使用覆盖面及成本管控等原因,教材主编不可能根据某一所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编写切合其专业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各高职医学院校也不可能频频更换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专业特色各异的高职院校在较长时间内选用同一本“大众化”教材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
教材的单一必然带来内容的单一,而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人文素质教育任务,如财会专业有财会专业的职业操守,卫生专业必须讲生命至上、讲大医精诚。单一的教学内容承载不同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任务显然是不科学的,效果也不理想。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树清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二版),该教材的优势是关注文学素养、人与自然等,但在引导医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等方面,在医学生必备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仁”“和”等品质培养方面,在医学智慧、医道传承、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内容明显单薄,甚至局部缺位。这种内容单一的、与专业关联性不强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必然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出现“两张皮”现象。
(四)考评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职医学院校都将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列入考查课,学生总成绩由测评成绩和过程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卷面形式的测评成绩占60%,学生平时表现的过程成绩占40%。
部分高职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考评被简化为一场开卷考试,或是几首经典诗词的背诵和临场求职信背诵,或是一场模拟应聘,考评方式简单。
在就业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及相关“获证率”成为高职医学院校办学效果硬指标的形势下,学生的专业能力被放大。而学生将来在职场上的政治素质、理想情操、道德规范、价值观等重要的人文素质被忽视。
二、破解之法
(一)全面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多渠道推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医学院校各职能部门、各部(系)人员都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引路人、参与者、执行者,都应该在学生面前以积极阳光的正面形象带给学生正能量,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学校要抓好全过程育人,从学生踏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到學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全过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及生活感受,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他们,用高水平的课程思政铸造他们,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去濡养他们;尤其要做好假期、实习实训期间、毕业而未就业期间的思想引导和心理辅导,把全过程育人做细、做实。
高职医学院校要抓好全方位育人,既要搞好课内人文素质教育,又要“功夫在诗外”,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多彩的生活,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真正实现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水平
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须“博”而“专”,授课方式必须“活”而“准”。
“博”,即广博,古今中外与医学、医药、医德、医技、医患相关的内容都可涉猎。
“专”,即储备的知识与医学、与所学专业有明显的关联性。
“活”,指生动性與鲜活性。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关注时事,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把课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准”,指思政元素正确,切入点准确。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应能根据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恰当选择内容,精准选择知识点。
(三)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优化方式方法
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师要创新优化方式方法,改变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单一的现状。用“大语文”理念指导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融入社会,把人文素质教育延伸到生活。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商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作为切入点,给学生讲“四个自信”,讲党的领袖的人民情结,讲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借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同时还采取带学生参观扎西会议会址、重走长征路等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效果十分理想。
(四)优化完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在尚无适应专业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选用的前提下,教师应跳出教材选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
以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为例,语文教师在精选王树青版《大学语文》的巴金《爱尔克的灯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史铁生《我与地坛》等选文外,自主选择与高职医学院校相关专业关联的古典名著及经典篇目,如《论语》中“仁”的篇目,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的相关篇目及《华佗传》《庄子》等,还选择《南丁格尔誓言》《钟南山:苍生在上》及历代医家故事、医德医风故事等进行辅助教学。语文教师意在通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增强医学生关注人类命运、关心社会发展、关爱生命健康和价值尊严的意识。
(五)科学、严谨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的建构
从人才培养方案上适量增加基础人文学科课时比重,多渠道多形式考查学生政治素养、知识涵养及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人文素养水平,切实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小结
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重要意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不可懈怠。只有科学解决人文素质教育的“四个单一”问题,才能落实“三全育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左姗华,段婷.高职院校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长江丛刊,2020(22).
[2]张元园,牛玉堃,陈敏,等.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践行路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5).
[3]雷莉,汤先萍.新时期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四个着力点[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1).
(作者单位:昭通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