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嫱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刺绣是我国最具传统文化符号特征的民族工艺美术之一。早在西周的墓葬中就发现了辫子股的刺绣线条(如图1)。可见,中国刺绣在此之前就已经趋于成熟了。
图1 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辫子股的刺绣线条
针法是刺绣艺术的灵魂。锁绣工艺在北魏以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唐代开始,刺绣工艺大大发展,出现了齐针、套针、乱针等多种针法。到了宋代,“画绣”技艺成熟,出现了铺针、缠针、直针、打结子等近二十种针法。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方风情。刺绣经过多年的发展、交流与模仿,既有一些技艺上的共性,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刺绣艺术逐渐变得商业化,在市场的影响下,绣品的数量、图案以及工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清代中后期,逐步出现了苏、湘、粤、蜀四大绣种,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被后世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江苏杨守玉创制了乱针绣;湘绣的“鬅毛针”专门用来绣制狮子的鬃毛;粤绣中出现了独特的金银线绣……这些刺绣针法的出现,为后世刺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宋迁都杭州以后,黄河流域周边最优秀的工匠都来到了长江流域,由于鱼米之乡物产丰富,逐渐形成了非常有底蕴的文化传统。苏绣并不单指苏州刺绣,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的刺绣艺术统称为苏绣。明代时苏绣已经初具规模,清代时的皇室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
南通是我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城市之一,著名实业家张謇决定创办刺绣学校,并于1914年请到了刺绣艺术大师沈寿任教。由于有留洋经历,在借鉴了国外艺术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沈寿创制了“仿真绣”。1919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沈寿的“仿真绣”人物肖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刺绣艺术。
由沈寿晚年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宧绣谱》一书,翔实介绍了当时常用的十八种针法。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介绍苏绣针法技艺的著作。
江苏常州的杨守玉是乱针绣的创始人之一,终生致力于刺绣艺术,为刺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乱针绣在杨守玉弟子的继承与创新之中不断发展。第三代传人孙燕云创建了常州乱针绣博物馆。师从杨守玉大弟子任慧娴的苏州镇湖姚慧芬则在虚实乱针与写意刺绣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艺术特点,首创了“减针绣”针法。
清代丁佩的《绣谱》中总结了“齐、光、直、匀、薄、顺、密”的刺绣工艺规律。显然现在苏绣所公认的特点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就脱胎于此。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绣品的出土,昭示着湘绣的发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田自秉教授在《中国染织史》中写道:“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光绪二十四年,被敬为吴师奶奶的绣工胡莲仙以其儿子吴汉臣的名义开办了一家绣庄,取名为‘吴彩霞’。这是长沙第一家自产自销的绣庄。湘绣从此走上了商品化的道路。”
掺针是苏绣中经常用到的针法,湘绣绣工创造性地发展了掺针,研制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掺针针法,主要有接掺针、拗掺针、挖掺针、直掺针、横掺针、排掺针六种。还创制了隐针、游针、盖针、花针、打子针以及绣制蓬松毛发的鬅毛针。
接掺针是湘绣的主要针法。从浅到深或者从深到浅,需要表现出渐变效果的时候使用。在用一种深色线刺绣后衔接另一种颜色的绣线时,两者的衔接位置要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能显出痕迹,这样色彩才能够调和。衔接的位置搭线不能过长,也不能一短一长,这是与苏绣掺针不同的地方。
拗掺针是湘绣针法之一,适合绣制花草树木。绣线需排列成斜纹状,以叶筋为中心,一边从外向内由浅至深绣制,一边从外向内由深至浅绣制,集中到叶筋处,全部绣成后,再绣叶筋。深色的叶子适合搭配浅色的叶筋。
挖掺针专门绣制圆形或者曲线形凸体。
直掺针绣制肖像和人物。
横掺针是湘绣针法,适宜绣制水平纹,多用于绣制天空或者风景。大多是排列成一些稀疏的、长短不齐的水平纹,满绣不多,针脚不可过长,以不超过1.2厘米为宜。
排掺针又叫作“排针”或者“齐针”,专门绣制透空花纹。主要使两边的针脚排列整齐。适宜应用在刺绣图案或者静物上。
隐针与接掺针绣法大致相同,多绣制明暗关系较复杂的花草、走兽,但不能够有隆起。
游针是随着物象的变化以接掺针的方法转色,按照顺序,相互连贯。接针时要平,不能歪斜,针脚要短。例如绣制走兽的浅色嫩毛,要考虑绣地反光的影响以及绣成后明暗的变化。适合绣制人物、走兽和翎毛。
湘绣劈丝极细,绣制狮虎很多,但刺绣后老虎身上的斑纹一条一条的,缺乏立体感,被称作“橡皮老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湘绣艺人不断探索,终于总结出了一套绣制狮、虎的针法秘诀。将绣线劈成极细的丝,先用不同颜色的绣线满地施绣,再层层加绣。这就是“鬅毛针”。此针法经常与掺针、游针、齐针等针法搭配运用。绣制的效果十分蓬松,非常适合绣制狮子的鬃毛,后来鬅毛针成了保密针法,虽然通过流传下来的图片资料可以分析这种针法,但有些东西是需要一点窍门的,哪根针先入,哪根针后入,绣制的效果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必是此种针法的正统传人才掌握这种诀窍。
粤绣历史悠久,相传与黎族的织锦同根同源。雍正、乾隆时期有专门做外销品的作坊,粤绣在这一时期大量销往欧洲和中东各国。人们现在所指的粤绣一般是指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东地区近三个世纪的绣品,包括了 “广绣”和 “潮绣”两大分支。
粤绣一般多作写生花鸟,常常以牡丹、凤凰、孔雀、仙鹤、鹿等为题材,寓意吉祥,作品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粤绣非常善于创新。远在明朝,就运用了孔雀毛来刺绣,还有用马尾毛缠绒作为勒线等开创性技法。18世纪中期,广东流行“皮金绣”,底层多用羊皮金来做衬,金光闪闪,格外美丽。艺人们在粤绣作品中灵活地运用留水路、金银勾勒、马尾勾勒、折绣、插绣等多种技法,使粤绣技艺更加完善。
《龙首》(如图2)是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发掘的民间艺人的刺绣作品。这幅绣作采用了潮绣独家的垫凸技法,在龙头位置垫上棉花,垫纸钉之后再绣制,特意突出了骨骼、鬓丝的轮廓。运用包针绣使各色的包梗线绣制出龙头上的鬓毛。远看有立体浮雕的效果,近看各式针法穿梭其中。
图2 潮绣《龙首》
四川在古时候被称作蜀国,蜀绣就是以四川成都地区为中心的绣品的总称,也叫作“川绣”。“根据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蜀绣与蜀锦一起被誉为蜀中之宝。”清朝光绪年间出现了劝工局绣工科,在绣工科里,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长项,共同研究、切磋探讨,蜀绣中适应性最强、使用最普遍的“晕针”就是在这里创造的。蜀绣的题材内容丰富,山水、花鸟、人物、虫鱼都有,寄托了老百姓心中的美好愿望,比如寓意吉祥的喜鹊梅花,寓意富贵的凤穿牡丹,为人们所熟知的芙蓉鲤鱼等。人物题材有福禄寿、百子图或者一些民间的传奇故事,比如穆桂英挂帅、八仙过海等。滚针、铺针、切针、晕针都是蜀绣的常用针法。
蜀绣中,丝线粗细兼用,色彩非常鲜艳,立体感强,短针细致匀密,针脚齐平严谨,绣片鲜亮,色彩变化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
通锦绣是由潮绣发展而来的。早期的潮绣,多是摆放在寺庙或者民居,色彩艳丽,民族特色显著,但运用在现代家居的布置上却显得格格不入。为解决这一难题,20世纪70年代的潮绣设计师中掀起了一股创新热潮,通锦绣便应运而生了。通锦绣是以通透为特色的刺绣品种,用点彩和纳锦的手法,组合成千变万化的纹样。通锦绣的作品都是以“通”为主要特色,用“垫绣”来表现主体(如图3)。融合了潮绣与抽纱特点于一身的通锦绣,以其独特的装饰意味,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著名美术评论家陈雨田教授曾评价说:“通锦绣是一种很有特色,很有发展前途的新绣种。”
图3 通锦绣《春满南国》
彩锦绣与四大名绣不同,它起源于民间刺绣艺术,寄托了劳动人民淳朴的感情。彩锦绣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是对传统刺绣语言的强化,不论是画稿设计、材料的运用,还是针法的处理都有别于以往的刺绣品类。彩锦绣以“点彩”和“纳锦”两种刺绣方法为主,绣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方格纱的网眼走针。彩锦绣的针法简单,更加便于人们操作,色彩丰富,造型手法现代,非常适合作为居家壁饰。
手工刺绣流传至今,种类繁多,随着人们对刺绣工艺品需求量的增加,传统的手工刺绣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机器绣花应运而生。
最开始的绣花机类似于传统的缝纫机,利用缝纫针的上下进出,手持来回移动的绷布实现绣花。1828年,出现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手摇绣花机。时至今日,绣花机已发展了近两百年。从手摇发展到自动飞梭,再到各种打版软件;从单头绣花机发展到多头绣花机;从单色绣制到多色绣制;从单一针法到多种针法,刺绣质量不断提高,甚至媲美手工刺绣。随着机器绣花的发展,各式针法不仅应用在刺绣壁画艺术品中,同样可以通过软件发出指令,刺绣到底布上,应用到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用品当中,如帽子、手包、鞋子、床上用品等(如图4、图5)。机绣工艺的发展,使得精美的刺绣不再是奢侈品,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图4 机器刺绣帽
图5 机器刺绣鞋
本文介绍了刺绣针法的起源,详细说明了苏、湘、粤、蜀四大名绣针法的发展。从针法的发展变化、绣种的增加等角度梳理了刺绣艺术针法的发展及其传承与创新。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艺术工作者应该担起的责任,刺绣针法的继承和发展还需要当代刺绣艺术家们继续摸索与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