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2022-01-25 19:48郑翔
时代汽车 2022年2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思维导图

摘 要:为了增强实用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增加了各种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直都是高职院校的重点课程,本文结合《模具制造专业课程》的课程特点与应用,分析了我国模具制造课程教学的整体现状,探究思维导图在《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知识的构架,培养其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 模具制造专业课程 应用探索

Abstract:To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dded various professional course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Among them, the major of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has always been the key cours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combines "Mold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Course" ,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urse, and the overall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old manufacturing course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Mold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Course", to help students build a structure of systematic knowledge, cultivate their logical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mind map, mold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course, application exploration

1 前言

模具制造在社会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工业产品的发展方向,磨具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因此,在机械制造专业中,模具设计与制造是高职院校重点培养的课程,提高学生的模具制造与设计能力。然而,模具制造课程内容难懂枯燥,若想令学生拥有一定积极性,则很难实施教学,为了满足社会对模具制造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通过项目教学法,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及学习能力现状。

2 我国模具制造课程教学的整体现状

2.1 实践教学管理能力不足

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模具制造学习中,虽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操作手法,但就当前形势看,拥有模具制造专业课程的学校依旧存在实践教学把控及管理不足现象[1]。现如今,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实践培养中,常常在实习时进行,这种模具制造课程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缺乏一定科学性,同时老师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无法了解学生对实践的掌握程度,甚至很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好课程任务就不管不问,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难以对专业技能拥有一定的熟练掌握,因此,为了提升高职模具制造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提升相关院校对实践教学的管理能力。

2.2 教学创新重视不足

若想使学生在模具制造课程中学到有用知识,满足社会需要,在与时俱进的情况下,也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创新,尤其在学生的实践课程中,若固守自封,过度用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展开探讨,则会使学生出现理论与实践无法变通现象,而如今形势看,在模具制造课程中,课堂中教师一般先讲理论知识,而学生对基础知识不够重视,或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过多,使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在模具制造课程中,缺乏长信意识,阻碍了课程发展。

2.3 学生底子弱,自我管理能力差

我国共有近一万三千所职业院校,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系统,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共同占据教育界的江山,而就如今高职院校学生看,很多高职学生都是高考失利或初、高中阶段成绩不理想直接进入学校的,这些学生学习成绩稍差,对自身而言,基础知识、自我管控能力都相对较弱,如:随着科技社会的来临,高职学生在生活中常与智能手机“结伴”,不愿意探究学校课程,为学校的教学带来难度。因此,在高职模具制造课程中,学生的自主能力较差,是任课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如何唤醒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是该课程改进的重要目标[2]。

3 思维导图在《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3.1 用思维导图对教学知识点的构建,提升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在模具制造教学中,主要应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模具制造的整合,令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点[3]。以模具制造专业中的机械制图课程为例,第一,應区别不同知识点,学会机械制图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在进行机械制图专业课程时,由于对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讲解知识点较多,且两者拥有很多相同知识点,为了使学生对两节课程的知识点做好区别与联系,最好绘制课程思维导图,在课堂中,通过颜色对比令学生潜意识中对零件图与装配图产生区别,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记忆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中自主探究,为之后的实操学习提供有力基础;第二,掌握对新知识点的学习,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三视图这节课程具有重要地位,学生若无法掌握本节课的相关知识,之后的学习便容易出现混淆与遗漏,无法学会相应的知识点,而通过绘制三视图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网,在对知识点进行使用的同时,也可以提取相关知识。

3.2 教师与学生分别用思维导图备课与做笔记,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在模具制造教学中,很多课程都需要一定的层次性与条理性,然而如今现状看,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书写方式对教案进行编写,这种备课方式不但浪费时间,还极其浪费教师精力,与此同时,这种教案很难直观地呈现出各个课程及知识点的联系,缺乏一定整体性,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时,容易出现一定的茫然性,对知识点的掌握条理不够清晰,难以牢记,而通过思维导图工具备课,可将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绘制完整、清晰的知识脉络,与教师而言,不但省时省力,还可将课程思路与教学设计变得可视化,对于教师开拓思路、完善知识、拓展内容、提升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意义;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增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拥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且具有更多创新能力[4]。

第二,以机械制图为例,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掌握绘画基础及构思技巧,对图形的掌握及脑海中的空间想象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传统的教育方法通常为,教师运用线性教学法设计课堂主线,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思维走,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而言存在一定便利性,但不适合学生的自身成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创造力,难題投入思考,而无法思考,便不会对知识点有所贯通,无一定创新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运用思维导图,创造师生之间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及教师的思想在课堂中相互交流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此外,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如:运用思维导图做好笔记,对课堂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整理、梳理、提炼,再通过各种线条、符号等形式将知识点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将各知识点连接,构建自身知识脉络网,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增加自身学习主动性。

3.3 运用思维导图分析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在模具制造的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无聊,知识点繁多,导致大量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应用能力缺失的现象,面对此类现象,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引入,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是学生自主学习[5]。以机械制图课程中的组合题型题分析为例,本节课一直都是机械制图的重点与难点,为了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且带动学生进入到课堂中,教师在讲课前可带领学生设计与构建知识框架,以“组合体的图书”为关键词开展教学,引出“线面分析”、“形体分析”等分析法,通过教师的介绍与引导,令学生直观分析两种知识点的读图与绘图方法。其中,形体分析法是根据组合体的特征,将其分解成几个部分,再一次判断出个部分的形状及位置关系,如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再确定该模具的具体形状;线面分析法是对视图中已有的线条与线框进行分析,结合空间立体图形投影特性腿短模具形状。为了领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两种不同的读图方法,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拥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通过“轴承座的读图”、“压块的读图”等案例进行教学,在对压块进行分析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想象,自主画出可能出现的多种不同结构的形体视图,如:某模具的某个投影为长方体,学生即可联想到该模具可能是圆柱体、长方体、半圆柱体的投影可能性最大,其他不规则形状的模具可能性较小,这种思维导图教学法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寻找一切可能性,增加了课堂的严谨性。

3.4 利用思维导图预习及复习,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课程进行预习及复习,可拥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节课的预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基础知识进行思考,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以及所要学习内容,并且对每种知识点都有一定的理解与掌握,并寻找问题,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寻找答案,这种预习方式不但体现了整个知识的连贯性,还可以凸显本节课知识与其他课程的差异与共同点;学生在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模式可迅速掌握系统思维,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可发现自己的知识薄弱位置,进而加强学习及巩固,从而提升其整体的学习效果,减少短板的发生[6]。

4 结束

本节课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理论性与实操性同样重要、知识点复杂、课程容易枯燥的“模具制造课程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出探究,从而改善教师传播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7]。本文以知识点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对教学知识点的构建,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理顺教师对备课的方法与学生做笔记的思路,提高教学效果;分析问题,拓展学生思维;预习及复习,提升学习效果。综上所述,探索思维导图在《模具制造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可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课题:中国职教学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9003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浅谈课程思政下高校全面育人之路——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研究,2020,3(11):156-157.

[2]李宁,贺生明,牛艳娥.基于地方产业特色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改革探析——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20,49(9):116-120.

[3]纪仁杰,刘永红,蔡宝平.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与实践——以“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45):179-180.

[4]喻洪平,莫莉,唐茂,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与探索——以成都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9(53):251-252.

作者简介

郑翔:(1991.04.03—),男,汉族,助理讲师,江苏省常州人,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思维导图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