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美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主动探究,落实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提问方式、把握提问时机、拓展提问深度三个策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建构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对道德与法治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提问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针对性和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提问。具体而言,教师应优化提问方式、把握提问时机、拓展提问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学生的思辨思维、建构学生的价值取向,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一、优化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必然以其自身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课堂提问方式的设置应基于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进行。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其辯证地看待周围环境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以换位式提问,渗透习惯认知
换位式提问指的是改变提问对象的立场,转变学生的角色,使其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应基于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丁丁不爱整理》的情景剧。经过调查,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存在和丁丁一样的问题:东西乱扔,找借口不整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行换位式提问:“这样的习惯有什么不好?”“你能给丁丁提什么好的建议吗?”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由此,学生的真实想法就会表露出来,他们会在教师的提问下受到启发,将良好的习惯延伸到自身,习惯导行,事半功倍。可见,改变提问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发问,更加契合学生的需求。
(二)引入本土资源,以串联式提问,激发家乡认知
道德与法治课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而后形成一个问题链,对学生进行串联式提问,增强学生的情感。
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教学中,教师介绍了家乡特产之一——长安宴球,并在课堂上集中呈现了这些问题:“你知道海宁有多少家宴球店吗?”“你知道一天能够卖出多少宴球吗?”“你知道宴球是怎么做成的?”“你知道最有名的宴球店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根植于学生的生活,能够帮助学生回归到生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特产的热爱,产生情感共鸣。可见,学生的情感体悟源于教师的提问,教师贴着学生教、顺着学路教,学生的情感认知就能水到渠成。
(三)呈现图片,以比较式提问,落实环境认知
维果茨基提出,问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偏离学生的生活,高于或者低于学生的实际能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面对比较难理解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呈现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进行回答。
例如执教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一课,在“议一议,掌握了解空气质量的方法”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了解到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但没有关注过空气质量。基于这个起点,教师出示“空气优”和“雾霾天”的两张图片,提问:“这是我们的校园,从这两张图片中,你看出了什么?”看图比较让提问更加直观,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且这样的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知道哪张图片的空气质量更好,从而萌发出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使习惯得以导行,情感得以内化,实现全面发展。基于学生的认知实际、心理实际、生活实际,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提问方式;通过故事、生活、图片等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
二、把握提问时机,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
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指教育的本质——育人。合理地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从“疑问处”“转折处”和“增量处”进行提问,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在疑问处精准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是思维的前提。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提问的精准性,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训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
如在执教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时,学生难以了解“小水滴的不幸就是我们的不幸”。对此,教师先设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喝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吗?”而后随机出示受污染的水的示意图,并进行质疑:“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最后进行实验演示性提问:“喝了这样的水会怎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回答,这样的水是不能喝的,喝了会生病等等。由此,学生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得以萌发。
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从质疑到头脑风暴,再到强化提高,其思维得到了激活。通过探究,学生加深了“污染水资源就是人类的不幸”的认识,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二)在转折处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指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教学的推进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教师的提问也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在诸多环节中,教师可以在转折处设计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擦出思维的火花。
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到“地球是个‘水球’,地球上应该不缺水”。这就是一个教学提问的转折点。于是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那么我们的地球到底缺不缺水呢?”“猜猜淡水资源占几格,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又占几格。”话锋的一转一问,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发现,虽然地球是个水球,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极少的,由此进一步萌发了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可见,恰到好处地在课堂的转折处设问,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升课堂的实效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在增量处追问,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堂增量是学生成长的一个显著标志,体现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少到多的变化过程。在增量处提问,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例如在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教学中,在辨析“王欣爸爸被吊销饭店许可证”的案例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赞同“爸爸”的观点,并追问:“爸爸为什么敢这么说?”“在这起事件中,王欣爸爸为什么能够告赢?”“你们认为公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提起诉讼?”课堂上,学生有了许多思考的机会,由此产生思维的碰撞,使课堂有了新的增量。学生了解到,当权力机关出现违法行为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教学目标由此达成。
课堂上生成的资源非常多,通过在疑问处、转折处和增量处进行提问,学生心灵的将受到震撼,思维空间能够获得拓展。
三、拓展提问深度,建构学生的价值取向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性,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加强课堂提问的引领价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堂提问可以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融入社会,从而更好地面对未知与挑战。
(一)利用提问,引领学生的价值判断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必须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问能够引领学生对价值的认知,进而做出自己的判断,思考如何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大家的“朋友”》时,教师提问:“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是社会人,课上教师的提问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思考。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萌发出对公共设施的感恩和爱护之情。
(二)利用提问,关注学生的价值需求
蘇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价值需求,引领学生从关注自我价值到关注社会价值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参与社会。
在执教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大家的“朋友”》时,教师先播放“井盖大变脸”的视频,并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活动吗?”学生进行讨论。接着教师提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我们可以怎么做?”让学生有真实的收获与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自觉为社会做贡献。
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提问是突破核心素养培养困境的有效载体之一。只有教师“善问”,学生才会“善学”。实践证明,课堂“善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艺术,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关月梅.核心素养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基于上海市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6):12-15.
[3]王清.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效度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中旬刊),2020(2):14-15.
[4]王建军.以“精准提问”之桨 推“生动课堂”之舟[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5):20-22.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31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