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龙,杨顺云,马红梅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骨一科,云南文山州 663099)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作为常见临床骨质疏松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群体及绝经期妇女,这类群体显著的特征是骨质流失较为严重,患者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活动受限[1],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及身体健康均会产生较大影响。临床上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过程中多采用保守治疗方式,但该方式存在患者恢复时间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劣势[2],因此选择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椎体成形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其具有安全性高、创口小、出血少等优势[3],获得了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本文旨在探讨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文山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5.37±2.8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13±1.73)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46~73岁,平均(56.07±2.74)岁;病程 1~7 年,病程(5.21±1.7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文山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断标准[3]并确诊;②年龄≥45 岁。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心、肺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者;③本次研究用药无禁忌证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保守治疗。医务人员需对患者的病情开展诊断和评估,以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及骨折位置等作为依据,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针对没有出现骨折移位和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石膏进行固定;针对没有出现神经功能损害,但是出现骨折移位的患者,应用牵引复位治疗;如果患者既出现骨折移位,又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应用牵引复位治疗,同时医务人员需详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并实时监测。
研究组患者接受椎体成形术治疗,具体操作内容: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采用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在C型臂X线透视下密切观察患者骨折的具体位置,准确的定位置钉位置;在骨折正中处打开2个2.5 mm的切口,同时将椎弓根钉棒在患者的腰背筋膜及骶棘筋膜处做好固定,采用穿刺针注入骨水泥,剂量为锥体体积的1/4;最后采用明胶海绵做填充,去除注射导管,消毒后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情况。治疗效果分为3个级别,显效:症状消失,无疼痛感;有效:症状减轻,轻微疼痛;无效:显效与有效标准均不满足[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移植物断裂、假关节、移植物松动、气胸、感染、肺栓塞。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椎体后凸Cobb角即伤椎最上位椎体与伤椎最下位椎体的夹角;骨块侵占椎管比率通过正中矢状径的大小来说明,骨折椎体正中矢状径越大说明椎管内剩余空间越大,椎管占位率越小。④比较两组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及骨代谢指标。骨转换标志物为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骨代谢指标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CTX-Ⅰ、IGF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⑤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采用视觉模拟法(VAS)[5]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数范围为0-10分,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疼痛,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9%高于观察组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病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 Cobb 角、骨块侵占椎管比率均不如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及骨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X-Ⅰ均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IGF均升高,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病椎椎体高度恢复率(%) 椎体后凸Cobb角(°) 骨块侵占椎管比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 43.48±5.65 52.89±8.12* 40.39±6.95 36.83±7.49* 27.38±4.35 24.86±5.23*观察组 44 44.29±5.27 89.64±4.56* 40.31±7.11 18.74±3.68* 27.26±4.53 11.21±2.47*t值 -0.70 -26.18 0.05 22.33 0.13 15.6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4 两组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及骨代谢指标比较(±s,ng/ml)
表4 两组患者的骨转换标志物及骨代谢指标比较(±s,n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CTX-Ⅰ: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组别 例数 CTX-I IG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 84.38±3.6269.63±4.68*56.34±1.3562.84±3.43*观察组 44 84.86±3.6957.68±5.48*56.47±1.3982.65±2.68*t值 0.62 16.61 0.45 30.19 P值 >0.05 P<0.05 >0.05 P<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30 d对照组 44 7.61±2.12 1.26±0.38观察组 44 7.58±2.15 2.95±0.72 t值 0.07 0.95 P值 >0.05 <0.0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椎体坍塌程度、神经损伤、年龄、骨密度、体质量指数等[6]。以往临床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进行治疗时,常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能使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但是其止痛效果不佳且慢,还容易引发静脉血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治疗的安全性较低[7]。为提高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应积极探寻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微创手术得到了很好发展,椎体成形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该术式具有安全、见效快、效果显著等优势,已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8]。
此次研究中,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5.45%(P<0.05),表明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效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09%高于观察组的6.82%(P<0.05),表明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患者的病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 Cobb 角、骨块侵占椎管比率均差于研究组(均P<0.05),表明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加快骨折部位的恢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X-Ⅰ均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IGF均升高,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均P<0.05),表明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减缓骨转换和骨吸收,减少骨质的流失。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表明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丁凯等[9]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骨质疏松的症状,改善骨质流失,恢复椎体功能,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