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洁 路雪婧
麻痹性斜视是非共同性斜视中的一类,是由眼运动神经核、神经、眼外肌本身或眼眶病变引起眼位偏斜及眼球运动障碍的一组疾病,可分为第Ⅲ脑神经(动眼神经)麻痹、第Ⅳ脑神经(滑车神经)麻痹和第Ⅵ脑神经(外展神经)麻痹[1-2],3条神经共同支配人体6条眼外肌,故临床上又称“眼(外)肌麻痹”。典型症状为复视、混淆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异常、眼位偏斜、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代偿头位等[3]。在中医学中,麻痹性斜视属于“风牵偏视”、“目偏视”、“坠睛”、“坠睛眼”等范畴,如若合并上睑下垂,则属于“上胞下垂”或“睑废”范畴。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针对症状较重患者,经保守治疗半年后仍不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3],但手术治疗对于操作的精确度要求较高且术后风险大。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4]表明,在现代医学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针刺疗法在麻痹性斜视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整理了近5年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选穴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检索2016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收录于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关于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研究文献。PubMed数据库以(“paralytic strabismus”OR“Ophthalmoplegia”OR“oculomotor nerve injury”OR“oculomotor nerveparalysis”)AND(“acupuncture”OR“electroacupuncture”)为检索式进行检索;中文数据库以 (“针刺”或 “针灸”或 “电针”) 和 (“麻痹性斜视”或“眼肌麻痹”或“动眼神经麻痹”或“滑车神经麻痹”或“外展神经麻痹”或“风牵偏视”) 为检索式进行检索。
(1)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麻痹性斜视/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滑车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的文献;(2)以针刺/电针/针灸为主要干预措施;(3)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1)无明确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的文献;(2)取穴为自创穴位、头针、眼针、耳针等或穴位描述不清的文献;(3)无显效或无效的文献;(4)重复发表的文献。
1.4.1筛选文献 将各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基本信息导入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去除重复文献;通过阅读文献摘要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通过阅读全文进行文献的二次筛选。
1.4.2数据标准化 穴位的名称和归经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5]进行规范化处理。
1.4.3提取数据 使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穴位处方数据库。考虑到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倚,数据的录入由两名研究人员完成,并进行交叉检验,以确保录入数据准确无误。
初次检索筛选出84篇临床研究类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31篇。以针刺为主要干预措施的麻痹性斜视患者总数为1103例,涉及有效穴位47个,针刺有效率在80%~100%,平均为92.69%,暂无不良事件报道。针刺(包括电针)使用频次位居前12的穴位依次为:攒竹、太阳、睛明、合谷、阳白、鱼腰、丝竹空、足三里、瞳子髎、承泣、球后、四白;使用频次位居前3的经络依次为: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而穴位体表分布则以头面部、下肢部为主。
纳入文献中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所涉及的腧穴共47个,总频次为308次。根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使用频次≥12次的腧穴共14个,分别为攒竹、太阳、睛明、合谷、阳白、鱼腰、丝竹空、足三里、瞳子髎、承泣、球后、四白、百会、风池。在这些有效腧穴中,特定穴有36个,约占总量的76.60%,起到了主导作用,其中又以交会穴为主。穴位使用频次≥3次的频次情况和与特定穴关联性结果见图1和表1。
图1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穴位使用频次≥3次的穴位
表1 腧穴-特定穴关联性分析
纳入文献的针刺穴位处方在十四经脉中除手少阴心经外均有涉及,且分布于除胸背部以外的全身各部。统计结果显示,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选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位于足少阳胆经,其次为经外奇穴,选用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频次次之(见表2);而穴位的分部集中在头面部和下肢部(见表3)。
表2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常用腧穴及归经
表3 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常用腧穴分部
麻痹性斜视属中医“风牵偏视”范畴。《灵枢·大惑论》谓:“邪中于项,乘虚入脑,引目系急,以致目眩睛斜,视歧而见一物为两物。”首次描述该病主要症状为复视。《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人虚而风邪入于目,而瞳子被风邪所射,睛不正则偏视。”指出该病的主要病因为正气亏虚,外风侵袭。正虚气血不足,腠理不固,风邪乘虚入络,使眼目筋脉弛缓;或脾失运化,聚湿成痰,复感风邪,风痰阻络,致眼带转动不灵;或热病伤阴,阴虚风动挟痰上扰;或因头面外伤或肿瘤压迫,致脉络受损[3];以上病机均与经络密切相关。另外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审视瑶函》云:“此病谓目视一为二也……病在胆肾”指出本病涉及脏腑在肝、胆、肾。因此,中医治疗麻痹性斜视主要从调理脏腑及经络功能着手。基于此,笔者将近5年来临床研究中关于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穴位使用频次、特定穴、归经及分部等规律总结如下。
本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使用频次位列前十二的腧穴依次为攒竹、太阳、睛明、合谷、阳白、鱼腰、丝竹空、足三里、瞳子髎、承泣、球后、四白。本病病位在眼部筋肉,“在筋守筋”,针刺以局部选穴为主,故内直肌麻痹取睛明、攒竹;外直肌麻痹取瞳子髎、太阳;上直肌麻痹取鱼腰、攒竹;下直肌麻痹取承泣、四白[6];上斜肌麻痹取球后、四白;下斜肌麻痹取丝竹空、鱼腰[7-8]。“面口合谷收”,合谷为治疗头面五官疾患的要穴,故使用频次较高。足三里为强壮保健穴,通过针刺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运化功能,从而祛湿通络,促进恢复眼带转动[9]。
从穴位归经分析,麻痹性斜视的针刺选穴以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灵枢·经脉》记载:“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足少阳之正……散于目,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可见,足三阳经均起于眼部或眼周,经脉所过,目之所及,是以“腧穴所在,主治所能,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其中,攒竹、睛明、足三里和阳白为此三经最常用的四个穴位。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可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升提眼睑[10]。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脉五经之会,《灵枢经·脉度》有云:“跷脉者,少阴之别……入鸠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阴跷脉为足少阴之别,阳跷脉为足太阳之别,足少阴、太阳之经为阴阳血气生化之源,故阴阳跷脉经气相并,濡养眼目,其阴阳之气盛衰与眼睑开合及眼球运动密切相关[11-12],因此针刺睛明即可激发阳经经气,又可调整跷脉阴阳之气,为麻痹性斜视的治疗要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是强壮要穴,针刺足三里可通过补益后天之本以滋先天之本,目系得以濡养。阳白位于眼周,为手足少阳、手足阳明和阳维脉五脉之会,阳维脉维系一身表里之阴阳,且《针灸甲乙经》中有言:“头目瞳子痛,不可以视,挟项强急不可以顾,阳白主之。”故针刺该穴可达刺激局部眼肌并解表清热之功[12-13]。诸穴并用,共奏健脾益气,荣血养筋,化瘀通络之效。
目前,临床上多使用营养神经药物[14]促进眼周神经及所支配的眼外肌的修复以及对症支持治疗[15],半年以上无效者则考虑手术治疗[3]。然而手术治疗通常往风险大、费用高,多数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大量临床试验结果[16-20]显示单纯使用西医疗法效果欠佳。而中医在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治疗中,将针刺疗法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16-20],这可能是由于针刺能够刺激受损神经,促进神经再生、修复;抑制炎性反应起到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21];提高麻痹肌张力,改善眼部血液循环[22],从而促进眼部功能恢复,达到治疗效果。
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了近5年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选穴规律,所得结果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尚存在一些问题:所纳入的31篇文献以国内文献为主,研究结果对国内指导麻痹性斜视的临床治疗的参考价值更大;现有文献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客观疗效评价指标,影响结果准确性;选穴处方多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因此,未来应研究制定麻痹性斜视的客观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具说服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