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文物保护管理所
内容提要:2017—2018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北区发掘战国墓葬2座,汉代墓葬43座,陪葬坑1座。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单人墓,出土釉陶器、陶器、铜器、漆器、玉器等器物三百余件。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为研究战汉时期东阳城居民的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
大云山景区连接线位于江苏省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东阳城城址外东北部,由东阳立交西侧跨金马高速桥梁最北端连接至大云山汉王陵遗址区南陵墙,长600余米,宽100米(图一)。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淮安市博物馆和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连接线用地进行了全面勘探,发现墓葬近百座。按照墓葬分布范围将连接线墓葬分为南、北两区,并对北区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葬2座,汉代墓葬43座,陪葬坑1座(图二)。本次发掘的战国至两汉墓葬属于东阳汉墓群的一部分,故按照2011—2013年南京博物院在金马高速上发掘的东阳汉墓群[1]、东阳军庄汉墓群[2]等墓号顺序统一编号,即从M226开始。现将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 江苏盱眙大云山景区连接线位置示意图
图二//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北区墓葬分布图
共2座。现对M227介绍如下。
M227 长方形竖穴岩坑墓,方向100°。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1.3米。墓口长2.73、宽1.69~1.76米;墓底长2.68~2.37、宽1.31~1.67米。内填夯筑的五花土。南壁、东壁为土壁,修整较光滑;西壁、北壁为岩壁,由口至底内收,壁面粗糙。单棺,置于墓室中部,棺木已朽为灰痕,灰痕长2.1、宽0.5米。棺内原髹红漆,现局部残存红色漆皮。人骨无存,葬式、面向不详。棺外北侧放置随葬品27件,其中泥质灰陶器23件,为陶钫2、鼎 4、罐3、盒 2、豆 2、匕 2、勺 2、杯2、盘 2、器盖2件;漆耳杯4件,已朽成漆皮,无法提取(图三;彩插一︰1)。
图三//M227平、剖面图
1.M227俯视
2.K1俯视
3.陶鼎(M227︰4)
4.陶匕(M227︰11)
5.陶钫(M227︰12)
6.陶杯(M227︰23)
陶钫 2件。M227︰12,侈口,方唇,长束颈,溜肩,弧腹,外撇高圈足。口径13.2、底径14.8、最大腹径22.5、高42厘米(图四︰1;彩插一︰5)。
图四//M227出土器物
陶鼎 4件。M227︰4,弧形盖,敞口,方唇。器身子口,方唇内斜,口外置一对长方形外撇附耳,筒腹,圜底,下附三微外撇高蹄足。盖口径22、器身口径19.3、通高27.5厘米(图四︰2;彩插一︰3)。
陶罐 3件。M227︰2,短直口,方唇微内斜,弧肩,腹部微折,平底。腹部饰两道凹弦纹。口径18.8、底径14.6、最大腹径35.2、高26.8厘米(图四︰3)。M227︰14,弧形盖,敞口,方唇,盖面近口处微折。器身短直口,方唇内斜,折肩,折腹,平底略凹。盖口径13.6、器身口径13.4、底径10.2、最大腹径22.2、通高18.5厘米(图四︰4)。
陶盒 2件。M227︰1,弧形盖,敞口,方唇。器身子口内敛,方唇,上腹较直,下腹斜收,底内凹。腹部饰一道凹弦纹。盖口径20.5、器身口径18.1、底径9.4、通高13厘米(图四︰5)。
陶豆 2件。M227︰8,敞口,尖圆唇,浅盘,细长柄,喇叭状圈足底座。口径 15.7、底径9、高13.8厘米(图四︰6)。
陶匕 2件。M227︰11,平面呈簸箕形,前端圆弧,两侧内凹,后端中部凸出,底略凹。器内底有一未穿透孔。器内壁原饰红色彩绘,现已全部脱落。长径 11.2、短径 10.2、高2.9厘米(图四︰7;彩插一︰4)。
陶勺 2件。M227︰20,水盂状,圆唇内敛,口沿三边向内凹,鼓腹,平底。器壁一侧斜向戳孔。口径6.9、高4厘米(图四︰8)。
陶杯 2件。M227︰23,侈口,圆方唇,斜直腹,平底,矮饼状底座。口径7.1、底径4.6、高12.5厘米(图四︰9;彩插一︰6)。
陶盘 2件。M227︰16,敞口,方唇,平沿,沿面外斜,斜直腹,底内凹。口径17.8、底径6.4、高4.9厘米(图四︰10)。
陶器盖 2件。M227︰19,弧形盖,敞口,方唇。口径21.5、高5.7厘米(图四︰11)。M227︰18,平盖,顶部桥形穿孔钮。盖面饰一圈凹弦纹。直径15.4、厚0.5、钮高1.4厘米(图四︰12)。
43座。均为土坑墓,开口于表土层下。分单棺墓、一椁一棺墓和一椁双棺墓三种。单棺墓38座,其中14座墓底部带有二层台,多为生土台,二层台或在两侧,或在一侧两端,中部留空放置随葬品。一椁一棺墓4座,木棺置于椁室内一侧,另一侧形成放置器物的边箱。一椁双棺墓1座。东西向墓葬22座,集中在中北部;南北向墓葬21座,多分布在南部。
1.单棺墓
以M228、M232、M240、M239为例。
M228 曲尺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90°。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0.55~0.67米。墓口长2.4~2.45、宽1.58~1.7米;墓底长 2.25~2.31、宽1.46~1.69米。内填五花土。单棺,位于墓室中部,棺木已朽成灰痕。灰痕长1.98、宽0.5~0.6米。人骨无存,葬式、面向不详。棺外南侧放置随葬品13件,其中釉陶鼎2、壶2、瓿2、盒2、豆2、灰陶罐1件;铜镜1件,残朽成碎渣状;漆器1件,残朽严重,仅剩漆皮,形状不可辨认且无法提取(图五;彩插二︰1)。
图五//M228平、剖面图
1.M228俯视
2.釉陶豆(M228︰1)
3.A型釉陶盒(M228︰3)
4.A型釉陶鼎(M228︰6)
5.A型釉陶瓿(M228︰10)
6.A型釉陶壶(M228︰11)
M229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05°。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1.2米。墓口长 2.47~2.55、宽1.54~1.57米;墓底长 2.34~2.41、宽1.43~1.46米。内填五花土。单棺,位于墓室中南部,棺木已朽成灰痕。灰痕长1.94、宽0.6米。人骨无存,葬式、面向不详。随葬品12件,棺外北侧放置釉陶鼎 2、盒 2、壶 2、瓿 2、陶罐 1件;棺内置漆盒、铜镜、铁器各1件。铁器锈蚀严重,器形不可辨认;漆盒已残朽,仅剩漆皮,无法提取(图六)。
图六//M229平、剖面图
M240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15°。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2.1米。墓口长 3.04~3.08、宽1.65~1.82米;墓底长 2.9、宽0.85~0.9米。内填夯筑的五花土。南北两侧为生土二层台,均长2.97、高0.8米;北侧二层台宽0.39~0.44米,南侧二层台宽0.27~0.41米。单棺,置于墓室中部,棺木已朽成灰痕。灰痕长1.98、宽0.5米。人骨已朽,可辨部分肢骨、头骨。随葬品5件,棺外东侧放置陶罐3、漆器1件,漆器已残朽,仅剩漆皮,形状不可辨认且无法提取。棺内置残玉片一组(图七)。
图七//M240平、剖面图
M239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05°。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2.45米。墓口长2.77~2.9、宽1.71米;墓底长2.87~2.93、宽1.52米。内填夯筑的五花土。北侧、东南角、西南角为生土二层台,均高0.64米。北侧二层台长2.88、宽0.25~0.27米;东南角二层台长0.91、宽0.43~0.49米;西南角二层台长0.91、宽0.33~0.44米。单棺,置于墓室中部,棺木已朽成灰痕。灰痕长2.04、宽0.6~0.64米。人骨已朽,仅可辨认部分下肢骨及牙齿。随葬品6件,棺外南侧放置陶罐3、铁釜1、漆盒1件,棺内头部置残玉片一组(图八)。
图八//M239平、剖面图
2.一椁一棺墓
以M234、M248为例。
M234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06°。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1.54米。墓口长2.67、宽 1.54~1.71米;墓底长 2.52~2.54、宽 1.44~1.55米。内填五花土。一椁一棺,棺置于椁室内北侧,均朽为灰痕,椁痕长2.22、宽1.23米,棺痕长1.9、宽0.6米。人骨无存,葬式、面向不详。随葬品21件,棺外南侧放置陶鼎2、盒2、壶2、罐2、杯2、盘2、俑头4、勺1、匕1、漆器1件,漆器残朽,仅剩漆皮,形状不可辨认。棺内置铜镜1、漆盒1件(图九)。
图九//M234平、剖面图
M248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86°。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2.6米。墓口长2.66~2.54、宽1.61~1.66米;墓底长2.2~2.39、宽1.41米。内填夯筑的五花土。一椁一棺,棺置于椁室内北侧,均朽为灰痕。椁痕长2.05、宽1.25米,棺痕长1.94、宽0.6米。人骨已残朽成粉末状,仅可辨认部分下肢骨、头骨。随葬品15件,棺外南侧放置釉陶鼎2、盒2、壶2、瓿2、陶罐2件、铜镜1、纺轮1、漆盒1件,漆盒已残朽,仅剩漆皮,无法提取。棺内置铜钱1、铜带钩1件(图一〇)。
图一〇//M248平、剖面图
3.一椁双棺墓
1座。
M266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90°。墓口距地表0.15米,墓底距地表1.44米。墓口长 2.74、宽 1.58米;墓底长2.61、宽1.56米。内填五花土。一椁双棺,均朽为灰痕。椁痕长2.14、宽1.19米;东棺痕长1.9、宽0.47米;西棺痕长1.91、宽0.4米。人骨无存,葬式、面向不详。随葬品10件,棺外北侧放置陶瓿1、壶1、漆耳杯3件,耳杯均残朽,仅剩漆皮,无法提取。东棺内置铜镜1、铁剑1、口琀1件,西棺内置铜镜1、窍塞1件(组)(图一一)。
图一一//M266平、剖面图
出土器物三百余件(组),其中可修复器物两百余件。以陶器和釉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的铜器、玉器等。
1.陶器
灰陶为主,少量红陶。器表以素面为主,少量有纹饰。器类有鼎、盒、壶、罐、瓿、豆、杯、盘、匕、勺、熏、盆、钵、纺轮、俑头。
鼎 10件。泥质灰陶,依腹部不同分两型。
A型 4件。浅弧腹。M234︰17,弧形盖,敞口,圆唇。器身子口内敛,方唇内斜,口外对置长方形附耳,长方形未穿透耳孔位于内侧,浅弧腹,小平底略凹,底附三外撇蹄足。盖口径16、器身口径14、底径4.6、通高12厘米(图一二︰1)
图一二// 汉代墓葬出土陶器(一)
B型 6件。深弧腹。M301︰7,弧形盖,敞口,圆唇。器身子口内敛,方唇内斜,口外对置长方形外撇耳,长方形耳孔,深弧腹,腹部一道折痕,平底内凹,底附三外撇兽面纹蹄足,足内侧削平。盖口径16.7、器身口径14、底径11、通高14.1厘米(图一二︰2)。
盒 11件。泥质灰陶,依腹部不同分两型。
A型 8件。筒腹。M234︰12,弧形盖,敞口,方唇。器身子口内敛,圆方唇,筒腹,平底略凹。盖口径15.7、器身口径13.6、底径7.4、通高11.9厘米(图一二︰3)。
B型 3件。斜弧腹。M233︰5,弧形盖,敞口,圆唇。器身子口内敛,圆唇,斜弧腹,小平底。盖口径16、器身口径14.1、底径7.1、通高11.8厘米(图一二︰4)。
壶 14件。依底部不同分三型。
A型 2件。圈足。M236︰5,侈口,方唇,长颈,溜肩,肩部对置兽面纹铺首耳,鼓腹,平底,外撇高圈足。颈部凸起一道折棱,肩颈结合处一道折痕。肩饰两道凹弦纹。泥质灰陶。口径12.1、底径13.7、最大腹径22.3、高31.2厘米(图一二︰5)。
B型 11件。假圈足。M234︰2,弧形盖,敞口,圆唇。器身喇叭口,方唇,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外撇假圈足。泥质灰陶。盖口径10、器身口径10、底径10.7、最大腹径18.2、通高25.9厘米(图一二︰6)。
C型 1件。平底。M266︰1,大喇叭口,圆唇,束颈,溜肩,弧腹,平底微内凹。泥质红陶。口径14.1、底径11.8、最大腹径19.5、高22厘米(图一二︰7)。
罐 37件。泥质灰陶,依整体形态不同分五型。
A型 4件。小灰陶罐。M262︰3,敞口,圆唇,束颈,溜肩,鼓腹,底略凹。口径8.9、底 径 3.5、最 大 腹 径11.1、高5.3厘米(图一三︰1)。
图一三// 汉代墓葬出土陶器(二)
B型 17件。双耳罐。折腹或圆鼓腹,形态略有差异。M248︰1,喇叭口,圆唇,束颈,溜肩,折腹,底内凹。肩颈结合处对置双耳,腹部一道折痕。口径11.6、底径10.6、最大腹径 20.4、高 19.3厘米(图一三︰2)。
C型 13件。折腹罐。依口部不同分两个亚型。
Ca型 12件。敞口。M240︰2,敞口微侈,圆唇,短束颈,折肩,折腹,底内凹。颈部对置穿孔。腹部有一圆形戳印,阴刻“久禾”二字。口径11.8、底径10、最大腹径18.4、高13.5、孔径0.6厘米(图一三︰3)。
Cb型 1件。短直口。M228︰8,短直口,方唇,折肩,折腹,平底。口径11.6、底径8.8、最大腹径18.7、高11.8厘米(图一三︰4)。
D型 2件。大灰陶罐。M239︰1,直口外撇,圆唇,弧肩,圆鼓腹,底内凹。下腹部拍印横向、斜向细绳纹。口径18、底径12.5、最大腹径34.7、高27.3厘米(图一三︰5)。
E型 1件。牛鼻耳罐。M245︰1,喇叭口,尖圆唇,沿面外斜,短直颈,溜肩,肩部对置牛鼻耳,垂腹,底内凹。上腹部饰凹弦纹带,下腹部拍印横向、斜向细绳纹。口径15.8、底径11.4、最大腹径26.4、高24.6厘米(图一三︰6)。
瓿 1件。M266︰2,敛口,圆唇,沿面内斜,弧肩,鼓腹,底内凹。泥质红陶。口径13.2、底径12.2、最大腹径20.8、高14厘米(图一三︰7)。
豆 2件。M241︰4,敞口,尖圆唇,浅盘,矮柄,喇叭状圈足底座。泥质红陶。口径14.2、底径7.7、高8.4厘米(图一四︰1)。
图一四// 汉代墓葬出土陶器(三)
杯 7件。依柄部不同分两型。
A型 3件。细柄。M226︰5,侈口,尖圆唇,深弧腹,细柄,饼状底座。底部有切割轮旋纹。泥质红陶,局部呈黑色。口径8、底径5.6、高9.2厘米(图一四︰2)。
B型 4件。无柄。M262︰9,侈口,尖圆唇,斜直腹,平底略凹。泥质灰陶。口径9.5、底径5.1、高7.2厘米(图一四︰3)。
盘 7件。弧腹或折腹,略有不同。M234︰10,敞口,平沿外斜,浅弧腹,底略凹。泥质灰陶。口径 11、底径 6、高2.3厘米(图一四︰4)。
钵 1件。M301︰3,敛口,尖圆唇,折肩,折腹,平底。泥质灰陶。口径 8、底径 4.8、最大腹径10.7、高5.2厘米(图一四︰5)。
匕 3件。泥质灰陶,依整体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2件。M234︰14,前端圆弧,后端两侧内凹,中部向内凹与器底部黏结在一起并戳孔,底部孔未戳透。小平底。长径9、短径8、高1.6厘米(图一四︰6)。
B型 1件。M262︰4,前端圆弧,略残,后端及两侧向内折叠,后端中部戳孔,底部孔未戳透。器底不平整。长径9.6、短径7.5、高3.3厘米(图一四︰7)。
勺 2件。M234︰9,水盂状,勺面圆形,微敛口,圆唇,浅腹,平底。器壁一侧向内凹,戳一孔,孔未戳透。泥质灰陶。器内壁原饰红色彩绘,现已全部脱落。长径7.5、短径7.3、高2.2厘米(图一四︰8)。
盆 1件。M235︰1,子口,方唇,斜直腹,底内凹。泥质灰陶。口径25.8、底径13.7、高10.6厘米(图一四︰9)。
熏 1件。M262︰1,覆碗形盖,敞口,方唇,顶部圆形捉手,中部穿孔,盖面4个圆形小孔。器身子口,圆方唇,深腹,矮细柄,喇叭状矮底座,座台边缘微内凹。泥质灰陶。盖面及器身腹部刻“米”字纹。盖口径10.7、器身口径9.6、底径8、通高12.3厘米(图一四︰10)。
俑头 4件。M234︰5,脸型方圆,细眉,高鼻,小口,圆下巴。上端圆形高耸发髻,下端圆形似颈部,中部有一长方形竖向插孔。泥质灰陶。背面弧形,有修刮刀痕,较为光滑。长13、宽9、厚5厘米(图一四︰11)。
纺轮 1件。M248︰12,圆形,中间穿孔。泥质灰陶。直径5.1、厚1.9、孔径0.8厘米(图一四︰12)。
2.釉陶器
器表原施青黄色釉,局部脱落。红褐色胎。器类有鼎、盒、壶、瓿、豆。
鼎 11件。依足部不同分两型。
A型 2件。柱形足。M228︰6,弧形扁盖,敞口微敛,方唇,盖面饰一道凹弦纹,置三钩状钮。器身子口内敛,方唇内斜,口外对置微外撇方形耳,长方形耳孔。弧腹,底略弧,底附三外撇柱形足。腹部凸起一道折棱。器内壁有烧制鼓包。器身矮扁、厚重。盖口径15.9、器身口径13.6、通高18厘米(图一五︰1;彩插二︰4)。
图一五//汉代墓葬出土釉陶器
B型 9件。蹄形足。依足部变化分三式。
Ⅰ式 4件。高蹄足。M271︰3,弧形盖,敞口,方唇内斜,盖面饰一道凹弦纹,置三较高锥形钮。器身子口,方唇内斜,口外对置微外撇长方形耳。深弧腹,平底,底附三高蹄足。腹部凸起一道折棱。器身内壁有轮旋纹,足面饰三道竖线纹和两道凹弦纹。盖口径16.2、器身口径 14.2、底径11、通高19厘米(图一五︰2)。
Ⅱ式 2件。矮蹄足。M248︰10,弧形盖,方唇内斜,置三矮乳钉钮,盖面饰三道凹弦纹。器身子口内敛,尖圆唇,口外对置模印兽面纹微外撇方形耳,长方形耳孔。斜弧腹,平底,底附三模印兽面纹矮蹄足。腹部一道折棱,器身内壁有制作轮旋纹。盖口径15.5、器身口径 14.6、底径 11、通高 17.5厘米(图一五︰3)。
Ⅲ式 3件。蹄足较Ⅱ式更矮。M229︰5,覆钵形盖,敞口,方唇,平顶。器身子口内敛,方唇,口外对置微外撇方形耳,耳面模印S形纹、短线纹及羊角纹,长方形耳孔。斜直腹,底附三矮足,足底与器底近平。器身内外壁均有制作轮旋纹。盖口径18.5、器身口径16.5、底径12.8、高13.5厘米(图一五︰4)。
盒 11件。依整体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2件。器身矮扁。M228︰3,覆碗形盖,敞口,方唇,平顶,圈足状捉手,盖面饰两道凹弦纹。器身子口内敛,方唇内斜,斜弧腹,平底圈足。器身外壁饰两道粗凹弦纹。盖口径16.4、器身口径13.9、底径11.9、通高15厘米(图一五︰5;彩插二︰3)。
B型 9件。器身圆鼓。依腹部变化分三式。
Ⅰ式 4件。深弧腹。M271︰2,覆碗形盖,敞口微敛,方唇内斜,矮圈足状捉手,盖面饰凹弦纹、戳印纹。器身子口内敛,方唇内斜,深弧腹,平底矮圈足。器身外壁有修刮痕。盖口径16.1、器身口径13.1、底径10.5、通高15.8厘米(图一五︰6)。
Ⅱ式 2件。弧腹,腹部较Ⅰ式斜直。M248︰9,弧形盖,敞口,方唇,盖面饰两道凹弦纹,盖内顶部有烧制鼓包。器身子口内敛,圆唇,底内凹。器身内壁有制作轮旋纹,外壁饰两道凹弦纹。盖口径15.5、器身口径14.1、底径10、通高16.6厘米(图一五︰7)。
Ⅲ式 3件。斜直腹。M229︰7,弧形盖,敛口,方唇内斜。器身子口内敛,圆方唇,斜直腹,底内凹。盖内壁、器身内外壁均有制作轮旋纹。盖口径17.4、器身口径15.9、底径12.6、通高18.6厘米(图一五︰8)。
壶 11件。依颈部不同分两型。
A型 6件。长直颈。M228︰11,弧形盖,子母口,蘑菇状捉手,盖面饰凹弦纹。器身喇叭口,平沿,长直颈,溜肩,圆鼓腹,高圈足。肩部对置叶脉纹桥形耳,上下各有三个圆形乳钉。上腹部饰戳印纹、水波纹、凹弦纹带,圈足外有一圈修刮痕。器表有少许釉泪。器身口径13.6、底径14.3、最大腹径 23.3、通高32.8厘米(图一五︰9;彩插二︰6)。
B型 5件。短束颈。依足底变化分两式。
Ⅰ式 3件。矮圈足。M248︰4,喇叭口,平沿,短束颈,溜肩,鼓腹,平底矮圈足。肩部对置模印叶脉纹、羊角纹桥形耳。肩饰两道凹弦纹,器身外壁有修刮痕,内壁有制作轮旋纹。口径9.4、底 径 10.6、最 大 腹 径20.7、高22.3厘米(图一五︰10)。
Ⅱ式 1件。平底。M229︰4,喇叭口,平沿微外斜,短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微内凹。肩部对置模印叶脉纹、羊角纹桥形耳。肩饰三道凹弦纹,内外壁均有制作轮旋纹。口径 11.1、底径 14.6、最大腹径25.3、高31.3厘米(图一五︰11)。
瓿 11件。依耳部不同分两型。
A型 2件。桥形耳。M228︰10,短直口,平沿,弧肩,鼓腹,底内凹。肩部对置双卷云纹组合桥形耳。肩饰凹弦纹、水波纹带。口径8.8、底径13.2、最大腹径23.5、高14.1厘米(图一五︰12;彩插二︰5)。
B型 9件。宽扁耳。依足底部、器身变化分三式。
Ⅰ式 4件。三矮扁足,器身扁鼓。M271︰6,敛口,平沿外斜,溜肩,鼓腹,平底,底附三矮扁足。肩部对置模印兽面纹宽扁耳。肩饰凹弦纹、水波纹带。口径 8.7、底径 13.6、最大腹径 19.7、通高18.7厘米(图一五︰13)。
Ⅱ式 2件。平底,器身矮扁。M248︰8,短直口,平沿,溜肩,鼓腹,平底。肩部对置模印兽面纹宽扁耳。器身内壁有制作轮旋纹,外壁有修刮痕。口径8.8、底径 14.7、最大腹径24.2、高16.5厘米(图一五︰14)。
Ⅲ式 3件。平底,器身较Ⅱ式高瘦。M229︰3,短直口,平沿,溜肩,鼓腹,底内凹。肩部对置宽扁耳,纹饰不清晰。器身内外壁均有制作轮旋纹。口径9.8、底径12.4、最大腹径27.2、高21.7厘米(图一五︰15)。
豆 2件。M228︰1,浅盘,平沿微内斜,长柄,中空,喇叭状底座。柄上粗下细,中部有一圈凸棱。座台边缘内凹。盘口径13.4、底径10.4、高23厘米(图一五︰16;彩插二︰2)。
3.铜器
器类有带钩、编钟、釦器、环、镜、盆、矛、钺等。
带钩 5件。依形态不同分两型。
A型 4件。水禽状。M257︰3,圆鼓腹,圆钮。长5.8、宽 1.7、钮高0.6厘米(图一六︰1)。
图一六//汉代墓葬出土器物
B型 1件。长条状。M249︰3,圆钮。正面有数道凸起,局部有戳点纹。器表原鎏金,现基本脱落。长16.6、宽 0.5~0.9、钮高 0.55厘米(图一六︰2)。
编钟 一组12个,大小相似。M262︰13-1,四方空,桥形钮,无枚,素面无纹饰,舞、篆、钲各部均镂空,体小壁薄。通高 5.5、钮高 0.6、铣宽4.2厘米(图一六︰3)。
环 2件。M262︰15,圆环状,截面为椭圆形。外径5.7、内径 3.9、厚 0.35厘米(图一六︰4)。
铜钱 1件。M248︰14,钱文“半两”。直径2.5厘米(图一六︰5)。
铜镜 数量少且锈蚀严重,可辨有蟠魑纹镜、四乳四虺镜等。M233︰9,半圆钮,圆形钮座,内区饰虺纹,间饰乳钉纹,圆涡状地纹,外区饰向内连弧纹,素缘。残长9.8、残宽7.9厘米(图一六︰6)。
釦器、盆、矛等均锈蚀严重,无法修复。
4.玉器
数量较少,均玉璧残片或碎玉片。
玉璧残片 5件。M239︰7,青玉质,正背面均饰谷纹。残长7.8、残宽2.8、厚0.3厘米(图一六︰7)。
5.其他 4件。器类有珠子、窍塞、口琀。
珠子 1颗。M246︰5,蜻蜓眼式,中有穿孔,表面有9个凸起的“眼珠”,每个“眼珠”均由三层同心圆片叠加而成。蓝色,琉璃质。直径1.3、孔径0.4、高1厘米(图一六︰8)。
窍塞 一组2件。M266︰10,残蚀,柱状,截面为圆形。琉璃质。左残长0.8、底径0.3~0.4厘米;右长1.1、底径0.3~0.5厘米(图一六︰9)。
口琀 1件。M266︰6,残蚀,蝉形,截面为近方形。琉璃质。残长3.9、残宽2.5、厚0.3厘米(图一六︰10)。
1座。
K1 长方形竖穴岩坑,方向105°。坑口已被破坏,仅剩坑底部。长2.1、宽1.1、残深0.2米。坑底中部为青灰色松软填土,东西两端为稍硬褐色填土,内夹碎石块、灰白色土块。随葬三组陶足和三个陶盾(图一七;彩插一︰2)。
图一七//K1平、剖面图
陶足 6件。足为穿鞋状,平底,足后跟中部有一穿孔。泥质灰陶。K1︰1,足面有绳状编织带,足底长11.4、宽5、高14.1、孔径0.6~0.8厘米(图一八︰1;封底);K1︰6,足面有绳状编织带,足底长10.8、宽5.2、高14.1、孔径0.6~0.8厘米(图一八︰2);K1︰7,足面无装饰,足底长10、宽4.4、高13.9、孔径0.6~0.8厘米(图一八︰3)。
图一八//K1出土器物
陶盾 3件。K1︰9,平顶外凸,弧肩,两侧边沿呈弧线阶梯形,下部长方形。正面中部弧形凸起脊棱,背面中部内凹。泥质灰陶。正面原有红黑色彩绘,现已基本脱落。正面右上和左下各有一穿孔,背面中部有一竖排5个未穿透孔。长16、宽10.7、厚0.8厘米(图一八︰4)。
本次发掘的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北区战国至两汉墓葬位于大云山南坡,均为小型墓葬。M227随葬成组的陶鼎、钫、盒、壶、罐、豆、勺、匕、杯,其中陶鼎(M227︰4)与上海福泉山[3]陶鼎(M88︰15)相似,圜底、深腹、高蹄足,器身较大;陶钫(M227︰12)、陶匕(M227︰9)与江苏扬州西湖镇果园战国墓[4]的Ⅰ式钫(C︰07)、Ⅰ式勺(C︰12)极为相似;陶盒(M227︰3)与安徽天长三角圩战国墓[5]陶盒(M14︰1)相似。从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可判断该墓的年代为战国晚期。
汉代墓葬未被盗扰,为研究整个墓地的墓葬形制、器物组合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从墓葬形制分析,均为土坑竖穴,流行两侧生土二层台或一侧二层台中部留空放置随葬品;葬具有单棺、一椁一棺、一椁双棺,一椁一棺墓均将木棺放在椁室内一侧,另一侧自然形成放置器物的边箱。整体墓葬形制与淮安地区已发掘的其他汉代墓葬基本保持一致[6]。
从随葬品分析,除了3座墓葬无随葬品外,40座有随葬品的墓葬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墓34座,随葬泥质陶器,不随葬釉陶器;乙类墓6座,随葬成组的釉陶器。甲类墓大部分仅随葬一件或两三件陶罐、陶壶,仅有少量墓随葬较多的成组陶器,显示出墓主之间身份地位、经济实力的差异。基础陶器组合为壶、罐或鼎、盒、壶、罐,随葬品最多的墓葬为M234,器物组合为鼎、盒、壶、罐、杯、盘各2件,勺、匕各1件,陶俑头4件,陶俑头在淮安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与天长三角圩墓地[7]M5︰1、M5︰2俑头相似。陶器中A型鼎(M251︰5)、C型盒(M233︰5)与江苏邳州埠上村[8]B型鼎、Bb型盒属同类器,器身较小,腿较矮;A型罐(M248︰1)与大云山西汉墓1︰05[9]相同;A型壶(M236︰5)与山东滕州朱洼汉代墓地[10]A型陶壶(M29︰1、2)相似,均鼓腹、圈足,贴饰铺首耳,但M236︰5为侈口且圈足更高,时代应略早于滕州朱洼汉墓M29的同类陶壶;B型壶(M234︰2)与江苏淮安金湖徐梁[11]M14︰6相似。对比以上几个墓地的时代并综合墓葬共出的其他器物,推断M234、M251、M236、M248等时代均为西汉早期。E型牛鼻耳罐(M245︰1)与王庄村[12]M46︰4 相同,参考王庄村 M46,M245时代为西汉中期。C型陶壶(M266︰1)、陶瓿(M266︰2)均为泥质红陶,与淮安王庄村[13]红陶壶(M92︰11)、红陶瓿(M92︰9)相似,只是该墓的壶、瓿没有器耳,对比王庄村M92,M266的时代为新莽到东汉早期。
乙类墓葬6座,除了M259、M271为南北向,其余4座为东西向。根据对典型釉陶器的型式划分,结合器物组合和同一墓葬共出的其它器物,分三组。第一组M271、M259、M228,随葬的釉陶鼎器身厚重、矮扁,盖面置三钮,釉陶盒器身扁鼓、盖上圈足状捉手,釉陶壶长颈、高圈足,釉陶瓿多带三矮扁足、器腹矮扁。如A型壶(M228︰11)、B型Ⅰ式鼎(M271︰3)、B型Ⅰ式瓿(M271︰6)、B型Ⅰ式盒(M271︰2)与扬州刘毋智墓[14]壶(M1C︰10)、Ⅰ式鼎(M1C︰21)、Ⅰ式瓿(M1︰1)、Ⅰ式盒(M1C︰12)相同,A型盒(M228︰3)与江苏仪征联营[15]A型盒(M1︰4)相似,时代均为西汉早期。第二组M248,釉陶鼎腿变矮,釉陶盒变为平底、器身变高瘦,釉陶壶变为矮圈足,釉陶瓿为平底。该墓所出鼎、盒、壶、瓿与东阳汉墓群[16]M279所出釉陶器如出一辙,同出的“半两”铜钱也佐证了该墓的时代应在西汉早期,但釉陶器整体不如第一组厚重、矮扁,所以时代上应晚于第一组墓葬,为西汉早期偏晚阶段。第三组M232、M229,釉陶鼎蹄足变矮,与底近平,釉陶盒变为斜直腹,釉陶壶变为平底,釉陶瓿器耳明显低于器口,如B型Ⅲ式鼎(M229︰5)、B型Ⅲ式盒(M229︰7)与盱眙仁昌汉墓[17]鼎(M8︰4)、盒(M11︰3)相似,时代在西汉中期。
综合以上分析,本次发掘的墓葬,时代从战国晚期延续到东汉早期。M227时代最早,位于发掘区内最北端。汉代墓葬中,以随葬泥质陶器的甲类墓葬居多,随葬釉陶器的乙类墓较少。乙类墓中M228、M229、M232为南北相邻排列,其余的M259、M248、M271则散落分布在甲类墓之间。四组墓葬有打破关系,其中M245、M246墓葬形制相同,随葬品时代相近,应为异穴合葬。K1仅出土了三组陶足和三个陶盾,无明显葬具及人骨,所以判断为陪葬坑。出土的陶盾K1︰9与长沙楚墓漆盾[18]、湖北包山楚墓漆盾(标本 2︰384)[19]均十分相似,上端方形,圆肩,下端齐平,两侧沿边呈阶梯状,唯中部的盾瓦处不同,所以判断K1的时代上限可至战国。但由于本次发掘的区域仅限于连接线项目用地范围内,其余地块并未进行勘探发掘,所以K1是否为M227的陪葬坑并不能明确。
该地区多年的考古工作显示东阳城外分布着大量战国至两汉墓葬,已经发掘的如北部的小云山一号[20]、六、七号墓[21],东北部的大云山江都王陵[22],南部的庙塘[23],东南地区安徽天长的北冈[24]等地墓葬中均出了土了丰富的器物。本次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北区发掘的墓葬,多数随葬泥质陶器,釉陶器、铜器较少,少量随葬的铜镜、铜盆等也胎薄易碎,锈蚀严重,漆器也残朽的仅剩漆皮。总体来看,此处属于一般的战国至两汉时期平民墓葬区,为研究东阳汉墓群的时代存续和汉代东阳城平民的丧葬习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胡兵;发掘薛玲玲、褚亚龙、赵李博、王军来、刘显峰、金山、王栋、陈安然;绘图薛玲玲、褚亚龙、丁秋雨;摄影薛玲玲、褚亚龙、王伟;修复赵璋、赵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