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怡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一种感染性疾病,发病年龄段大都在2岁之内,常发生在春冬寒冷时候或者是气温发生骤变时,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由细菌、肺炎支原体、病毒或霉菌导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周发绀、咳嗽、气促、呼吸增快及趾端发绀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有抗感染治疗、氧气疗法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等,临床效果理想。除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一定治疗外,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同样至关重要[2]。研究发现,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年龄(1.3±0.3)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3±0.2)d。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年龄(1.5±0.3)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4.2±0.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同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所有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2)患儿家属积极配合院方治疗。(3)无骨质疏松。(4)患儿及其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同意进行随访。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肝脏肾功能不正常。(3)一个月之内有感染病史。(4)理解能力存在严重障碍或依从性差。(5)患儿因其他原因出现中断治疗情况视为无效[3]。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给予患儿家属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健康宣教,叮嘱患儿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同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鼓励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积极治疗、积极护理,叮嘱患儿主动配合医师的治疗[4]。
1.2.2 研究组行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生命体征,结合检查结果数据,对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判断,根据评估结果,将该病严重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针对患儿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5]。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职称等对其进行分级,建立护理小组,每个小组必须由5人组成,与患儿分级进行相对应匹配。其中,一级护士由主管护师或者护师组成,二级护士由护师或者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护士组成,三级护士由年资较短的护士组成[6]。首先护理人员给予患儿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干预,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待治疗疾病上反应较为强烈,所以需要护理人员运用亲切的言语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排解其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保障患儿病房内的空气清洁、畅通,温度湿度等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7]。保障患儿呼吸道的畅通,严密观察患儿的身体各项指标,同时注意患儿在用药后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宣讲工作,稳定患儿家属的情绪,帮助患儿配合护理工作。
1.3.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衰竭、胃肠功能异常、心力衰竭及中毒性脑病,并发症发生率=(发病人数/总人数)×100%[8]。
1.3.2 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在患儿出院前1 d,对其进行依从性评估,评估内容主要有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完全不依从,工作人员对患儿提问“是否忘记治疗”“是否未按照要求进行治疗”“是否自动停止过治疗”“是否未治疗”四个问题。完全依从:患儿回答全部为“否”。部分依从:有1个问题回答为“是”。完全不依从:有3个或者以上问题回答“是”。患儿依从率=(完全依从人数+部分依从人数)/总人数×100%[9]。
1.3.3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 主要对患儿出现的咳嗽、胸闷、气喘以及肺部湿啰音改善所需时间的比较,时间越短,表示患儿的护理效果越好。
1.3.4 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 患儿家属对护理前、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3.5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评分标准:在患儿护理后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其中,总分为100分,<60分为不满意,61~80分为一般,81~90为满意,>90分为非常满意,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满意率=(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研究组依从性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5)。
研究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s) d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s) d
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 P咳嗽3.54±0.42 3.02±0.12 12.345<0.05胸闷2.34±0.34 1.92±0.21 12.345<0.05气喘3.42±0.64 2.31±0.13 12.823<0.05肺部湿啰音4.23±1.02 3.12±0.73 12.034<0.05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情况(±s) 分
组别对照组(n=30)研究组(n=30)t P护理前7.1±1.5 7.2±1.1 11.294<0.05护理后3个月2.7±1.4 1.1±0.9 11.435<0.05护理后6个月2.3±1.5 1.0±0.6 11.433<0.05护理后12个月2.1±1.5 0.7±0.4 11.457<0.05
研究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例(%)
小儿支气管肺炎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全球3种常见、重要儿童疾病之一。相关文献显示,年龄越小,发病的概率就越大,我国每年大概有3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对患儿家属造成了巨大威胁[11]。该病通过病毒等的感染后,容易引起患儿的支气管痉挛,导致患儿的换气功能存在异常,出现呼吸衰竭症状,严重者威胁生命健康。除了对患儿实施相关的治疗措施外,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是不可或缺的,文章就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展开研究。
相关资料显示,除了对患儿进行治疗外,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特别是对患儿手术后的护理,对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在我国现代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目前该项护理措施应用于各大医疗领域[12]。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是一种将整体护理与医疗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措施,是传统常规护理的升级版。该种护理模式以关怀患儿为目的,注重的是不同患儿之间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更加注重因人施护。同时健康宣讲和心理干预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战胜了对疾病的恐惧,使得患儿更加主动的配合医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相关文献显示,患儿的依从性越高,医师对其进行的病情控制程度也越高,研究组患儿的高依从性,优化了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体征指标,为加快患儿恢复身体健康奠定了基础[13]。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降低以及患儿依从性的显著提高,直接反应了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儿承受的痛苦,间接减少了医患矛盾,为我国临床护理的进步奠定了基础[14]。其观点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大大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加快了患儿的恢复进程,减轻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在研究中发现,医院仍然存在样本数量较少、研究不够透彻等不足和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医院会在后续继续进行大量研究,争取进一步加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提高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对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影响,具有理想的临床意义,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