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芬,庄国亮,吴海燕,周 芳,颜 佳,王 丹
(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农村局,江苏常州 213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益重视与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使得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1]。为在“十四五”时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应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网格化”的精准监管,连结贯通监管体系中各关键节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提升。随着手机定位服务、图像识别等功能的不断完善,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快速有效记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场的相关信息,形成监管证据链,有利于提升监管的效率和精准性[2]。
近年来,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始终以高标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为导向,深化拓展新一轮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监管,试点设立村级服务站为最小网格单元,构建与优化“区—镇—村—站”四级网格精准监管体系,对江苏省乃至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起到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基于此,从网格精细化出发,通过分析武进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结合武进区农产品分布特点设立村级服务站,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网格监管体系,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
武进区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将质量监管全面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议程。各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并配备监管员,各村配备农产品质量协管员。签订责任状、任务书,明确各级监管责任,落实“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机制。武进区共有区级监管员22 人,镇级监管员50 人,村级协管员145 人,形成了“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体系。统一制定乡镇监管站软硬件设施提升标准,初步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标准,结合武进区监管工作实际,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标准,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如洛阳镇监管站获评全省首批五星级乡镇监管站。同时,为解决小户、散户监管难、检测难、合格证开具难等问题,武进区试点建设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村级站,为农户提供合格证打印、各类培训、农产品上市前的检测等服务,累计服务农户3 500 余户,开具合格证超百万张。
武进区强化省、市、区三级定性定量检测体系,加强乡镇检测站基础建设,推进企业构建自检体系。2020 年,武进区完成区级快检6 670 批次,镇级快检56 000 批次,抽检批次数均超创安抽检频率,各类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均稳定在98%以上。
武进区目前依托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开展信息化监管工作,对武进区1.6 万余户监管主体进行分级分类监管,重点整治,强化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产品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初步实现了主体信息入网,监管电子化,档案电子化。在武进区范围内实行追溯与合格证相融合的制度,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数据溯源和监管全覆盖,确保农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可控制、可追溯和可查验。
采取进社区、进市场、进学校发放资料、张贴海报及流动检测等方法吸引人们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理中来,发挥行业协会监督、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导向、监督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武进区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金支持,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争取上级监管资金的同时,做好区级配套。近3 年累计争取上级监管经费300 余万元,区级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资金累计近千万元。
虽然武进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夯实了改革基础,激活了基层监管能力提升的潜能,但仍存在短板弱项和问题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4 个方面。
武进区虽早已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网格监管体系,配备了区、镇监管员,村协管员及检测员,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网格细化到各村。但武进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具有个体多、水平低和生产模式散的特点,加之监管员、协管员大多身兼数职,在监管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使得精准监管难以实现。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农产品市场的改变,部分商家为追求高额利润而添加过量添加剂,种植户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使用高毒性农药及超量施肥等,导致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问题。传统的检测方法对农产品的重点违禁、超限用药等准确检测水平不足,难以有效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此外,配套的设施、检测设备及检测试剂种类不足以对多种农药残留进行准确检测。
由于开发时期不同、业务形式不同、开发平台不同等因素,现有信息系统存在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形成“信息孤岛”的现象,不利于科学决策和动态管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现有农产品追溯信息不完整,存在信息链断层的问题[3],无法实现整个信息链的闭环传递。
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需创新“数字化+网格化”监管模式,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系统在监管中的作用,构建数字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拓展基层监管网络、改进农产品检测方式、减轻基层监管人员负担和提高监管效率。
武进区以生产主体最多的礼嘉镇和产品品类最多的前黄镇为试点,摸清底数,在现有的区、镇、村三级监管网格基础上向下拓展延伸,破解“最后一公里”的监管难点。原则上以100 户生产经营主体为单位将行政村划分为若干个监管区域。每个监管区域设立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织密监管网络,形成“区、镇、村、站(点)”四级监管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区—镇—村—站”四级网格监管体系
每个村设立村级协管员1 名;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设立若干个村级服务站,每个村级服务站设信息员1 名,实现监管全覆盖。明确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工作任务与职责要求,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认定与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度。
通过村级服务站的运行,形成“区级统筹、镇级负责、村级协管、站点服务、辐射全域、共同监管”的责任机制,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数字化监管全覆盖、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生产管理信息化全覆盖。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结构的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农药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4]。为保证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围绕武进区果品、水产、蔬菜及大米等重点或高风险产业,聚焦部、省、市监测部门发布的风险预警数据、互联网舆情数据等,结合乡镇农产品检测和农业投入品等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不同季节、不同农产品的高风险农药品类。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不同品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清单,提高定性检测的针对性,推动监管手段提质扩面,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
建立农药残留动态监测管理机制,提高定性检测的针对性,主动开展对吡虫啉、多菌灵、克百威、腐霉利及硝基呋喃等高风险农药的精准检测,充分发挥胶体金新型检测技术作用,提高检测效率,及时发现和处置不合格农产品,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精准性与靶向性。
探索在规模企业和村级服务站推行精准度更高的胶体金速测方法试点,要求企业、种养大户在农产品上市前主动进行药物残留检测,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向市场。
大数据概念最早由Toffler 于1980 年提出。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采集、处理和传递海量信息,并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5],可节约大量人力和财力。农产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无论是参与主体数量还是生产农产品数量都呈现指数级增长,分布在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和领域。松散的农业产业生产模式,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监管带来了众多挑战[6]。运用大数据技术监控,可精准监管与追溯[7]。随着武进区1.6 万余户主体信息的逐步入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不断纵深推进,呈现全民参与、全民监管的局面。
整合现有信息化系统与资源,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监管,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及5G 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快构建智慧农安网格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简化信息收集、分析、使用流程,实现监协管员工作指导、监协管员任务考核、数据采集上报、问题处置跟踪、风险预警预测及分析指挥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化管理,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调查、监管检查、风险监测、质量安全宣传等工作有序开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到达村级服务站的四级网格数字化管理,实现质量监管的网格化+数字化。
强化各级监管员、村级协管员、村级服务站信息员及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训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数字化监管全过程试点时,及时梳理总结经验成效,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力争出台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网格化”监管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向制度化、全面化、高效化发展,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畅通、协调联动与运转高效。
制定村级服务站(点)长效运营机制,明确服务站(点)的选址标准、软硬件建设标准、服务功能、信息员选任标准、工作职责及考核标准等。制定农药残留动态监测管理机制,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分析不同季节、不同产品上的用药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监测的农兽药残留指标,建立农药残留动态监测管理机制,进行针对性的检测,实现监管的精准性与靶向性。制定质量安全信息管理机制,打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采集上报流程、问题数据处置流程、信息服务应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流程,搭建畅通的信息传递链条,构建快速化、扁平化的传递机制。
探索构建以“村级服务站”为最小网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监管体系,不仅可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网格化”监管,而且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根据网格化监管工作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整合现有数字化监管系统,进一步推进网格精细化,将最小网格缩小为村级服务站,形成更可靠更真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监管体系。设计开发智慧农安网格数字化监管服务平台,实现监协管员工作指导、监协管员任务考核、信息员数据采集上报、问题处置跟踪、风险预警预测及分析指挥决策等核心功能。系统应用于武进区试点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保证了监管依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提高了监管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