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旺,张 安,何国忠*
(1.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20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健康会议通过的《渥太华宪章》首次提到健康城市概念,1994年8月开始,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开始引入健康城市发展规划工作,正式拉开国内健康城市运动帷幕[1]。随着健康城市内涵的发展与城市特征的演变,智慧健康小屋不再是一个只具有健康特征的健康性场所的拓展名词,而是整合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加强协调合作,共同预防健康综合问题的一种手段或措施[2]。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乃至全球诸多城市重新审视健康危机下的城市公民健康与福祉、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治理与应急体系建设等与健康相关联的可持续发展机制[3]。
智慧健康小屋是指为实现慢性疾病筛查,确定高危人群,对指标异常的居民及时进行健康指导、健康干预的依据,为社区预防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引导社区群众自我参与,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促使百姓的健康管理向多样化、全面化、系统化、个性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的新型智能化健康场所。其核心目的是统计全民身体健康大数据,完善国民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其核心服务功能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体形、血压、血糖、体温、血氧等多项人体成分检测。同时,智慧健康小屋还配备相应的LCD支持音频及图片宣传、自动语音播报和打印功能等。智慧健康小屋支持单项或多项测量,测量项目可自行设置,不仅可选配连接电脑、手机、云服务器,还支持多接口数据开放。智慧健康小屋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健康获得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加强技术评估、改变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监督管理及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等措施来打造智慧健康小屋防控体系[4]。当前,国内智慧健康小屋已开始全方位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布局,智慧健康小屋不仅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影响因素,更从智慧健康小屋的服务流程、场景设计、硬件设备等角度对智慧健康小屋建设进行完善[5]。目前,依据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社区、办事大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场所已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或健康小屋,目前我国已经累计建成健康小屋1.1万个。全国大部分健康小屋配备了专业人员,在居民进行健康检测时提供健康指导,促进了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同时,社区智慧健康小屋通过对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引导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众提供全程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基于自然环境下的健康干预措施能够使人群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天然保健基础设施[6]。对于智慧健康小屋的健康性能评估方面,美国亚特兰大开启了SMARTRAQ研究计划,把类似智慧健康小屋的健康设施应用与政策相关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来监测SMARTRAQ综合空气污染、旅行模式和可步行性数据,评估社区范围内的空气质量效益。同时利用智慧健康小屋的情景规划软件,研究比较以社区为基础的计划和目前以机动车为导向的趋势,并显示通过增加现有人口和活动中心的步行量改善空气质量,评估城市人群健康质量[7]。对于智慧健康小屋心理评估建设层面,澳大利亚在区域性健康场所构建过程中,通过加强智慧健康场所的心理机制建设,将市民情感及公共压力领域融入规划过程和决策,突出衡量城市情绪和城市压力的重要性[8]。中国各类智慧健康小屋在应对健康挑战的同时,也在尝试新的智慧健康小屋管理战略,世界各国也在赋予智慧健康小屋新的使命和内涵[9]。
1.2.1 服务模式单一 传统智慧健康小屋的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简易式的体验模式难以对居民的健康需求形成有力保障。居民的健康理念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和服务模式的创新也在不断更新。传统智慧健康小屋服务内容较为单一[10],多数健康小屋是按照上级考核指标进行建设,在提供刚需服务内容外,缺乏服务内容的多元性。小屋自身定位偏向单一流程的身体检查,未将其纳入整体健康性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考虑,对于城市健康发展缺乏系统性。
1.2.2 设备利用率不高 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旨在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服务,对于提升居民日常生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健康小屋虽作为基层健康公益性机构,但其利用率是政府考核区域健康指标完成的重要保证,就目前部分地区政府对于智慧健康小屋建设的投入,其健康效益回报远不成正比[11]。
1.2.3 人员配置不合理 智慧健康小屋需根据当地社区的健康服务需求合理配置医务工作人员,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理健康小屋时,存在医务人员工作技能参差不齐、管理人员考核指标不明确、薪酬待遇不到位等问题[12],致使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难以提供高效的健康服务。
1.2.4 信息化建设滞后 智慧健康小屋现有信息系统多是围绕特定领域和范围而建设,属于相对封闭的系统,“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少能够满足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平台,信息化资源整合力度不足[13]。由于智能融合滞缓,传统健康小屋在处理广域公共卫生防控事件时风险因子采集、风险预警评估和智能辅助决策等流程受阻。
按照2019年目标,上海市预计完成80家首批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到2021年实现每个街镇至少有一家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多种形态的智慧健康小屋网络不断健全,逐步从居住社区延伸至学校、企事业单位、楼宇等功能社区,并通过智慧健康设备延伸至居民家中。截至2019年11月15日,全市共建成智慧健康小屋85家,智慧健康小屋管理与工作人员230余人,超额完成2019年初计划建设任务。
目前上海市已建立的智慧健康小屋内配置的设备已通过相关计量检测单位质检,具备准确测量相关健康指标并具有提示功能,基本实现智能化身份识别(身份证、社保卡)与数据采集,支持自测数据自动上传,相关数据标准与接口能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确保数据可获取、可利用。基于上海市居民健康自检结果,可根据不同健康状况与疾病风险,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引导有需求的居民及时对接家庭医生、专科医生、体育指导员等专业资源,提升重点疾病的识别率、建档率、管理率和控制率。同时,上海智慧健康小屋可提供三大类服务,包括:健康自助检测(利用自助检测设备,对主要体征、体质进行自检自测)、健康自我评估(利用自助评估量表等工具,对主要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与提示)与健康指导干预(出具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提供健康账户查询、健康宣教、家庭医生签约,引导有需求的居民至专业机构进行疾病筛查或就诊,提供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等)。依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及相关部门制订的标准化智慧健康小屋基本服务项目内容,鼓励各区、各街镇围绕社区健康服务清单,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开展延伸性、拓展性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
上海市在分级诊疗模式的框架下引入智慧健康小屋体系,充分展示卫生交互信息横纵联动的特点,将卫生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融入推进医疗大数据在健康服务各环节的应用与研究之中。同时,上海智慧健康小屋的诞生,进一步完善了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和账户,促进信息诊疗模式精准化。
2016年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上海将全面响应智慧发展理念,建设智慧健康城市,加强智慧物联网应用,加大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研发与投入力度。大数据决策成为城市智慧大脑的核心,而智慧网络的各领域分支则直接渗透到整个城市建设中,达到驱动城市高效发展与运行的目的。
根据疾病预防特点建立的实时触发机制,是健康敏感网络带、基层网底与终端建设的重点,它主要是通过整合基层人群体征数字信息,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以底层搜集、高层反馈的数据反向流动渠道作为支撑点。
智慧健康小屋作为新兴基层健康管理的主要场所,其核心工作在于有效利用居民检测后的健康信息,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分析基础下驱动健康决策。智慧健康小屋可通过构建分类管理标准,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动态应用与时效管理,大数据基础下的多人群样本,可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与分析,评估人群的健康风险,预测人群健康体征走势,真正推动信息生产力革命。其平台数据质量的高低是打造智慧健康小屋实施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核心要义,对有效解决高层级医疗机构数字信息冗杂、管理错位、应用不当等问题具有推进作用。
2018年上海发布的《“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上海智慧健康小屋加强了疾病风险、健康影响因素的监测,搭配上海健康养老体系,对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有效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发展创新型智慧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为提升城市健康服务能力,完善国家健康治理体系与提高治理水平,我国首次引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发展理念。上海智慧健康小屋在战略定位上结合全民健康战略,通过政策统筹、规范、导向、协调,把涉及基层健康领域的服务内容进行有效扩充,重点突出国家智慧化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智慧健康小屋同时搭载15分钟生活圈理念,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会基本生活平台。
“SPIRIT”理论分析框架与超大城市卫生体系绩效评价框架体系为城市智慧健康小屋整体建设提供思路。围绕健康城市三层级指标构建为智慧健康小屋服务内容建设提供了方向。而健康城市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级规划,丰富了智慧健康小屋的构造维度。
上海智慧健康小屋服务模式从传统检测服务项目扩展到健康状况评估、社区健康宣教、心理健康疏导、提供干预措施等。部分智慧健康小屋重视中西医结合理念,通过融入中医体系的治疗方式,大力发展中医在基层慢病防控的建设力量。部分辖区已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管理智慧健康小屋,促使慢病防治关口进一步前移,使居民出门即可享受便捷、安全、高效的基本健康服务。
上海智慧健康小屋已逐步融入社会生活,作为快捷便利的基础性健康设施,有效联动物联信息,降低建设成本。一方面,上海智慧健康小屋的诞生拟在充分利用卫生信息、健康数据等关键要素,聚焦健康领域,提升城市健康服务能力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城市通过加强区域式的信息交互建设,融合多项人工智能领域的演化算法,整合基层碎片化的健康服务模式,布局和探索“互联网+”的智慧医疗新型服务模式,真正从社会基层推动数字化医疗切实发展。
在上海市区、城郊接合部、郊区3个不同的地理位置,选取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杨浦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宝山区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4—5月,调查医务人员124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就诊患者180人。医疗供方发放问卷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22份,有效回收率为98.4%;需方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有效回收率为97.2%,回收问卷均作答规范、内容有效。
4.2.1 基于需求侧 从居民自检项目需求来看,血压检测项目的需求最大,为132人。第二是血糖检测项目,人数为114人。第三为心血管功能自检项目,人数为102人。人数需求最少的3个项目为人体成分分析、血氧饱和度和臀围,人数分别为30人、30人和24人(见图1)。
图1 居民对智慧健康小屋自检项目需求
从居民对于智慧健康小屋自评项目来看,第一是心理健康需求,人数为111人,第二是老年人健康自评项目,人数为99人,第三为疾病风险预警,人数为90人。自评项目需求人数最少的为残疾人健康,为21人(见图2)。
图2 居民对于智慧健康小屋自评项目需求
从智慧小屋的建设地点来分析,在医院等周边机构内设智慧健康小屋为第一需求,人数为114人。第二是居委会/村委会,人数为96人,第三为街道/乡镇,人数为66人。需求最少的3个地段为机关单位/写字楼、商业场所(商场药店等)和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人数分别为9人、9人和6人(见图3)。
图3 居民对智慧健康小屋外部建设条件需求
4.2.2 基于供给侧 从智慧健康小屋的人力资源配备来看,医务人员建议配置健康管理师人数最多,为100人,第二是运动体育指导员,支持人数为98人,支持人数末尾的两种职业分别是营养师和药剂师,支持人数分别为44人和36人(见图4)。
图4 医务人员对智慧健康小屋人力资源配置意见
从智慧健康小屋的管理模式来看,78人支持“三甲”医院—社区医院—智慧健康小屋的管理模式,支持人数最少的为“三甲”医院—智慧健康小屋模式,仅为2人(见图5)。
图5 医务人员对智慧健康小屋管理模式的意见
从医务人员对智慧健康小屋的功能情况的意见来看,113人支持提供健康检测服务,人数最多;90人支持提供亚健康人群筛查,人数最少(见图6)。
图6 医务人员对智慧健康小屋的功能服务意见
明确智慧健康小屋建设是惠民工程,政府应以大众健康为公益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充分推广智慧健康小屋在基层落地,以更完善的建设标准、更人性化的健康服务、更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保障健康工程的有效实施。
在以政府为主导的角色下,刚性政策机制与灵活市场需求可充分兼顾,实现亲民化与共享共治的“数字政府”服务模式。同时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给予适宜政策倾斜,充分促使居民从被动健康需要转化为主动健康需求,加强居民自身健康管理意识,有效推进“大众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宣传与教育。以社区为中心发展与施行自上往下和自下而上的良性循环治理模式,需要通过政府组织协调来达成,居民通过转变自身健康管理模式,形成自下往上的健康自治意识,是驱动健康城市与健康治理的双引擎机制,具体见图7。借助上海健康云平台建设和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签约服务协议方案,努力打造上海市全域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智能感知、数据开放、融合应用等物联网络系统的开发,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和超前布局,拓展远程医疗网络空间,最大限度释放信息生产力,融合智慧医疗理念,完善健康城市背景下的慢性病防控系统与传染病防控体系,包括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建设体系。
图7 健康城市理念下智慧健康小屋体系建设
智慧健康小屋建设在适应社会新的需求下,摆脱传统的运营模式,力争在3个方面做到有效突破(见图8)。(1)服务内容突破原有的体检服务,引入健康全方位、全周期管理评估方式,加强健康风险管理,提升居民健康生命质量。在人员配置过程中应突破单一的医疗服务梯队,以医务人员为主体,引入健康管理医师、体医融合与体育运动指导、心理健康咨询辅导等专业队伍。服务设施突破低效利用率,通过美化外观环境,丰富健康活动主题,引入创新服务模式与新理念,提升社区人群的整体参与度。通过结合上海居民慢病防治结构体系和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对智慧健康小屋流程进行优化,增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内容。(2)传统健康小屋的自测仅测量生理体征指数,不利于将生物—医学—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通过线上与线下方式引入本人健康自评系统、防治管理指导与组织协调系统,加强居民对于自身慢病和传染病传染渠道知晓率的多方位管理,达到将知信行合一(知道知识、相信知识、最后行为改变)的行为干预理论融入公众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全过程。(3)智慧健康小屋的评估模式设计包括妇幼、老年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生活行为模式、疾病预警功能、传染病防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等,目的是为广大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与需要,同时提升卫生资源利用率与获得较高的卫生产出效益。
图8 智慧健康小屋新型模式运行
以居民健康需求和社区建设为中心,在保障提供专业领域服务的同时,智慧健康小屋作为新兴健康服务事业的具体体现和健康产业的试点,在强调公益及人民群众健康至上理念为主的同时,可逐步将第三方公益健康组织机构、健康商业平台、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媒体等内容引入智慧健康小屋。通过扩大服务对象,吸纳健康资源,使智慧健康小屋服务能级不断提高。
随着物联网与物联感知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在健康城市建设理念下健康养护产业布局不再局限于社区基层,自我健康管理理念和健康指导与辅导可以融入社会不同层面。如大中小学在校生,公司金领、白领和蓝领,劳务输出与家政人员,农民与不同身份的社会人群等均可平等享受上海文明、上海健康。
在数据渠道层面,横向构建区域性智慧健康小屋互联互通物联感知体系,纵向打通智慧健康小屋与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协调机构、民政公安等机构的信息传递梗阻,达到横纵交错,全方位网格化覆盖健康信息神经网络。
在数据内容层面,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在传输保存前,先对居民个人健康隐私进行数据清洗与加密,保障健康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安全。
在数据利用层面,让智慧健康小屋充分融入社区为中心的基层健康管理体系中,公众触手可感知到自身健康状况及知晓周边聚集性传染病及其公共卫生事件的隐患。借助智慧健康小屋数据平台,动态监测居民日常健康风险因素,科学分析居民日常健康问题,实时向居民提供健康计划与干预方案。上海智慧健康小屋的诞生,不仅能加强疾病与传染病管理,还能将其布局成为城市健康网底和慢性病与传染病防控的第一哨点。
在上海市建设世界一流健康城市战略背景下,智慧健康小屋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和信息、数据等新生要素,聚焦智慧医疗体系,有效推进健康惠民政策落地。打破纵向医疗机构与疾病防控体系、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等机构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充分完善区域卫生系统的信息流动机制,建立以“三甲”医院—市级疾控中心—“二甲”医院—区级疾控中心—社区医院—居委会—智慧健康小屋为整体的区域联防联控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