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范贤明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同等学力医学硕士的培养是国家多渠道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在职人员追求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几年随着医疗行业对医务工作者的科研及学位要求不断提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医学硕士学位人员(以下简称同等学力)的数量不断增加。有资料显示,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中,医学专业占各专业首位[1]。同等学力学员和统招研究生相比,存在精力和学习时间投入不够、工学矛盾、自身科研基础较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位意识淡薄、学术诚信等问题。如何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过程管理、保障同等学力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及学位授予质量,给各高校和学位授予单位的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
同等学力医学硕士需要在专业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术水平等方面达到全日制统招医学硕士的同等水平,但在入学标准、学习经历等多方面与统招医学硕士存在差异。本校同等学力医学硕士与统招医学硕士培养管理的对照详见表1。
表1 西南医科大学同等学力医学硕士与统招硕士培养管理的对照
以本校为例,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共招生同等学力硕士1 589人,对1 589名同等学力学员进行学业进度统计(见表2),1 589名学员最终授位345人,授位率21.71%。
表2 1 589名同等学力学员申请学位通过情况[n(%)]
1 589 名学员仅有38.51%通过全国英语统考,共计612人。612人中仅有52.61%(322人)一次性通过英语考试,剩余47.39%(290人)则需要数次考试才能通过。对612名通过全国英语统考学员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75.65%(463人)英语统考成绩仅为及格水平,良好率低,平均分66.11分。见表3。
表3 612名全国英语统考通过者成绩汇总[n(%)]
医学门类需要参加学科综合统一考试的一级学科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医学门类下设的其他9个一级学科均无须参加学科综合考试,学科综合考试覆盖面不够,部分同等学力学员为了躲避学科综合考试而选择申请不需要学科综合考试的医学类一级学科的学位,造成学位授予的混乱,其人才培养及学位授予质量不能得到保障。从表2可以得出,612名通过外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中仍有91人因没有通过学科综合统一水平考试而无法申请学位。我校2012—2014级同等学力学员需要参加学科综合考试人数合计1 288人,通过学科综合考试人数359人(占27.87%),359人中一次性通过人数占比52.37%,良好率低,详见表4。
表4 359名学科综合统一考试通过者成绩汇总[n(%)]
2012—2014级同等学力学员最终参加盲评人数393人,占总招生人数的24.73%。参加盲评的同等学力学员盲评通过率达97.46%,一次性盲评通过率达91.09%,授位率87.79%。由于弹性的学习年限和学校严格的过程管理,使得参加盲评的同等学力学员盲评通过率能维持在90%以上,授位率能维持在85%以上,但仍与统招医学硕士研究生存在差距(P<0.05),见表5。
表5 同等学力与同年级统招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参与盲评情况[n(%)]
2020年7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对办好研究生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2]。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同等学力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渠道,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是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医疗行业对从业者知识量及知识更新的需求显著提升,致使部分医务工作者走上了同等学力申硕的继续教育道路,高层次专业化教育的需求大大增加。高校应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尊重同等学力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培养结构,完善培养机制,把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及学位授予质量作为发展医学类同等学力教育的核心,构建行之有效的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
我校自开始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均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提出,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3]。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应按照专业学位培养与学术学位培养兼顾、专业学位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当前,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精细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同等学力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疗卫生领域以职业为导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需要较高的实践创新及专业技术能力,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有鲜明突出的职业背景,专业学位教育以产教融合培养为特征,与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培养兼顾职业与学术相统一。所以,笔者认为同等学力医学硕士应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多渠道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更好地支撑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发展同等学力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符合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格局,更有利于同等学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招生是入口,招生质量的严格把控不仅有利于节约同等学力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资源,也从根本上提高了人才培养及学位授予质量。同等学力招生保持“宽进严出”的模式,入学门槛低。本研究发现,2012—2014级同等学力学员入学后有61.49%因无法通过全国英语统考而无法申请学位,影响授位率,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基于此,我校从2018级开始加强同等学力学员的招生质量监控,对招收的同等学力学员进行英语入学考试,成绩合格才被录取。从调查可见,2018级同等学力学员一次性通过全国英语水平考试占比明显高于2012—2014级同等学力学员(P<0.001),见表6。通过组织英语入学考试进行初筛,有助于提高学员通过国家英语统考的比例。
表6 西南医科大学同等学力学员一次性通过全国英语水平考试情况[n(%)]
同等学力人才培养及授位质量是同等学力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国家大力开展学科水平评估、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系列措施,督促、引导高校不断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但目前除了学位论文抽检涉及同等学力医学硕士研究生外,学科、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及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并未严格将同等学力的人才培养质量、学位论文质量纳入评估范围。因为缺乏外部监管,导致部分高校不重视同等学力学员的培养质量,所以应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在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研究、标准制订、绩效评估及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同等学力申硕学员满意度调查,参与教育部学科水平评估及学位授权点评估等,并充分运用调查、评估结果提升同等学力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
同等学力需要通过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和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才能申请学位,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是申请学位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前,国家组织的学科综合考试覆盖不全,医学类大部分一级学科仅用英语和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把关,高校课程考试标准及难度不一,同等学力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并不能得到科学公正的认定,缺乏统一性及规范性。有研究发现,全国统考覆盖的一级学科学位授予难度明显高于全国统考未覆盖的一级学科[4]。因此有学者提出,国家可考虑将学科综合考试覆盖至医学门类下设的所有一级学科,保障医学门类下设所有一级学科的同等学力人才培养质量及学位授予质量,其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应当体现对学员综合能力的测定,同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使用更加科学的方式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1,4],应加快构建医学类同等学力学科专业全覆盖的专业知识结构及水平认定体系。高校是同等学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主体,应当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督导,规范课程考试,构建与统招医学硕士研究生相同的课程考核体系,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加强出口监管。
高校承担同等学力培养主体责任,应坚持以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过程管理及质量评价制度,落实落细同等学力学位申请管理工作。学位论文作为同等学力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其质量反映了学员业务水平及科研、学术能力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培养及授位质量的关键指标[5-6]。同等学力由于工学矛盾突出,进行学习及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学位管理过程监管,建立论文质量保障机制,严抓学位论文开题、学术不端检测、学位论文评阅、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及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以我校为例,要求同等学力学位申请者答辩前至少1年半必须进行学位论文开题,需要脱产进行科学研究,论文撰写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将学位论文质量把控前移,同时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在导师和学生中积极开展学术不端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校院两级学位论文代写、买卖专项行为检查工作,加强学位论文原始资料审查制度,出台相应的规范性制度,对学术不端“一票否决”和“零容忍”,一旦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直接取消学习资格和学位申请资格,强化学术规范,健全学术不端预防及处置机制;学位论文盲评全覆盖,为真正实现同等学力考查,接受与统招研究生相同的评审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论文评阅制度;严格落实导师、论文评审专家、答辩委员会、校院两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压实同等学力培养全过程管理职责。经过对学位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及相应制度的严格落实,我校同等学力申硕学员每年的省级学位论文抽评均全部通过。
我校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同等学力人才的科研能力训练及培养,合理制定了同等学力学位授予相关的学术技术成果要求,确立了多元学术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倾向,聚焦人才培养成效,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