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太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埕头中心小学,福建莆田 351148)
“几何直观”的本质就是借助图式展开的数学思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图式直观可以通过“以数代形”或“以形助数”的方式在生活问题和数学方法之间搭建思维“支架”,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此,笔者将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图式资源,从建构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理解算理、解决数学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图式直观思维,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直观的图式表达数学概念中最本质的属性,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建立表象、形成概念[1]。
【教学案例1】“方程的意义”一课
教学思考:教学中怎样依托天平直观图构建方程模型?怎样突显教材中天平直观图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图式价值?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示意图如图1。
图1
图1的第一幅图中,左边托盘放着两个50g 砝码,右边托盘放着一个100g砝码,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天平平衡。”教师可以借图实现第一次图式转化:50+50=100。在第二幅图中,左边托盘放着一个空杯,右边托盘上放着一个100g 砝码,教师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天平平衡。”由此得出空杯质量等于100g。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图”到“式”、从数字到字母转化的过程。根据第三幅图的信息,教师问学生:“天平有什么变化?”右边托盘加上一个100g砝码,天平指针指向左边。第四幅图,天平右边再加上一个100g 砝码,天平指针指向右边,教师追问:“杯中水的质量是多少?”学生通过图式,思考水的质量取值范围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数感的形成过程。第五幅图,天平右边托盘放着两个100g 和一个50g 砝码,天平平衡了,学生直观得出数量关系是:一个杯子质量+杯中水质量=100g+100g+50g,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是:100+x=250。教师通过教材主题图资源,引导学生经历了从图到式、从数字到字母、从已知到未知、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高阶思维过程,促进学生通过图式直观感知方程,探索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关系模型的数学本质。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慧眼发现规律,树立遵循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目标。而图式直观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数学规律,把握数学规律的本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化数为形、以形助数,把抽象化、单一化的计算转化为形象化、直观化的图形,从而以简驭繁,疏通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教学案例2】“数与形”一课
图2
计算说理、运算推理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切入点之一。对这部分内容,教材中较大篇幅地使用了小棒图和点子图等直观图式,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案例3】“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
教师可以直接借助教材中的点子图等直观图式资源探究算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材中展示了两种“14×12”的算法。小刚的想法是:把12套平均分成3个4套、一个4套是14×4=56,3 个4 套是56×3=168。小红的想法是:把12 套分成10 套和2套,14×10=140,14×2=28,140+28=168。利用点子图,学生可以更为顺利地获得计算方法,得出最终答案。转化思想主要体现在14×12 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14×10 和14×2,把乘数是两位数的问题转化成乘数是一位数与整十数的问题,也就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学生亲历了从文到图(说一说、圈一圈)、从图到式(算一算、说一说)的思维过程,体会了借图说理的过程。
把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用直观的图形表达出来,能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线段图能够直观清晰地表达数量关系,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图像化、可视化,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
【教学案例4】“植树问题”一课
教师直接使用教材中植树问题情景图,化繁为简,将例题中“在全长100 米的小路”改成“在全长20 米的小路”。若路的两端都栽树,学生一下子理解棵数等于“间隔数+1”是有困难的。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线段图,将间隔数直观转化成线段图中的两个端点之间的“小段”,将棵数转化成线段图中的“点”。教师可以通过连线的方法,将一个点对应一个“小段”,让学生发现最后一个端点没有一个“小段”和它对应,从而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突破了“为什么‘加1’”的认知难点。教师引导学生把植树问题中总长、棵数、间隔数的抽象概念转化成线段图的总长、点、段这样的直观图像,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成直观图式,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而求得答案。
一图解百疑,一图释百惑。图式直观能够为学生打通生活问题和数学方法的思维通道,让生活问题在数学的慧眼中变得简明、形象,让问题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式直观教学这一方式,逐步提高学生图式意识,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