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12个公园冬季景观植物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研究

2022-01-19 09:19李倩倩邢浩杰孙立强刘保国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6期
关键词:石楠郑州市景观

王 威,李倩倩,邢浩杰,孙立强,刘保国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园林植物是指具有改造环境,有一定观赏价值和生产功能的,同时又可以用于园林绿化的一类植物[1]。园林植物具有保护环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除此之外,植物还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彰显城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2-3]。园林植物是生命体,是富于变化的造景要素,其质地、形态、结构、色彩等都会随着时间、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4],营造的植物景观效果也随之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便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季相景观,这种季相变化在郑州市更加明显[3-5]。冬季景观植物指的是在冬季里观赏性较强和景观效果较好的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时,要实现四季良好的景观,需要在理解空间设计的同时把握其生长特征,才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的自然感、季节感和格调感,同时也能协调时间、空间、植物和人之间关系[6-8]。

郑州市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决定了郑州市植物以落叶植物为主,常绿植物为辅的特点,这导致冬季植物景观效果较为一般[9]。随着一些植物的引进,郑州市的冬季景观效果也有所改善。为了更好地了解郑州市冬季景观植物现状,选择了郑州市内12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对其冬季景观植物进行调查,并从观赏特性、应用频率、姿态等方面做了分析,以期为今后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112°42′~114°14′E,34°16′~34°58′N),地处中华腹地。郑州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年均温15.6 ℃,年降水量约600 mm[10-11]。

1.2 调查对象分布

综合考虑公园的位置、性质、建成时间等因素,选定了郑州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2个公园:碧沙岗公园、人民公园、紫荆山公园、郑州之林、文化公园、绿荫公园、北龙湖湿地公园、雕塑公园、五一公园、森林公园、学梓公园、月季公园。调查时间为2019年冬季和2020冬季,主要针对选定公园的冬季景观植物进行调查。

1.3 研究方法

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对冬季景观植物的种类、种属分布、应用频率、观赏特性及营造特点等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记录[12-13],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季景观植物应用情况

2.1.1 冬季景观植物种类分析

通过调查,12个公园共有冬季景观植物89种,隶属于39科60属,其中乔木42种(常绿23种,落叶19种);灌木38种(常绿24种,落叶14种);藤本植物5种(常绿3种,落叶2种);草本植物4种(常绿3种,落叶1种)。常绿植物53种,占比达60.23%,可见郑州市的冬季景观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构成了冬季景观的骨架(表1)。

表1 郑州市公园冬季景观植物分类

调查对象中,人民公园冬季景观植物种类最为丰富,涵盖了33科49属56种;碧沙岗公园次之,55种植物分布在29科47属;绿荫公园冬季景观植物种类最少,仅包含了19科33属34种。这与各个公园的建立时间、市内位置、公园性质及公园主题密切相关。虽然各个公园冬季景观植物的种类及数量有所差异,但整体上,郑州市公园冬季景观植物种类较为丰富。

2.1.2冬季景观植物的科属分布

12个公园的冬季景观植物种类主要分布在蔷薇科(Rosaceae,13种)、木犀科(Oleaceae,7种)、松科(Pinaceae,6种)、柏科(Cupressaceae,5种)、禾本科(Gramineae,4种)(图1)。数量较多的属主要有松属(Pinus,4种)、素馨属(Jasminum,3种)和卫矛属(Euonymus,3种)(图2)。上述几个科、属的植物喜光照、耐寒,在长期的驯化之后已能很好地适应郑州市气候条件,冬季植物景观效果表现良好。

图1 植物种类较多的科

图2 植物种类较多的属

2.1.3冬季观赏植物应用频率分布

在89种冬季观赏植物中,以在所调查公园中出现的数量占比为其应用频率(P):应用频率在80%以上的有27种,占植物总数的30.3%;60%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89种植物中,有42种植物的应用频率在60%以上,这表明各公园的植物种类存在着一致性,但同时又有一些植物的应用频率仅有20%甚至更低,从侧面说明一些冬季景观植物还未得到普遍应用。

表2 不同应用频率冬季景观植物种类

2.1.4冬季景观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公园冬季景观植物按照生活型可分为常绿和落叶两大类[14-15],按其观赏特征可分为观叶(21种)、观枝干(23种)、观果(17种)和观花(6种)4类[16]。观叶植物以常绿植物为主,既有像棕榈、广玉兰、枇杷、罗汉松这样上层高大的乔木,也有像八角金盘、十大功劳、凤尾兰、阔叶箬竹、花叶青木这样位于景观下层矮小的灌木,还有像扶芳藤和络石这样的藤本植物。观枝干的植物以冬季叶子凋落之后呈现的枝干颜色为观赏特征,如悬铃木、龙爪槐、龙爪榆、臭椿、榆树、棣棠花等。女贞、石楠、枸骨、毛核木、南天竹这类观果植物既可观其形,也可观其色。与观叶、观枝干、观果的植物种类相比,观花类植物较少,有蜡梅、枇杷、大花六道木等。蜡梅不仅花形奇特、花色可观,还能散发出香气,给人嗅觉上带来极大的冲击;山茶花姿优美鲜艳;枇杷树形优美,一簇一簇的白花挂满枝头,蔚为壮观;大花六道木留下的萼片如同开的花一样,在冬季的姿态仍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少花的冬季增添趣味。

续表2

2.2 冬季景观植物营造特点分析

2.2.1各公园冬季景观特色分析

郑州市人民公园为综合性公园,冬季景观主要通过悬铃木及小品建筑体现。夏季的悬铃木枝繁叶茂,初冬树叶金黄,为冬季增添一抹亮色。碧沙岗公园内栽植了大量的松柏,营造出肃穆威严的氛围,而雪松孤植呈现其刚正不阿的精神,突出了其纪念的主题,同时也暗含了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郑州之林”以“林木”为主题,着重体现林木的自然之美,营造 “人在林中”的意境。冬季落叶树的叶子飘零,毛白杨笔直的树干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起伏的地形映衬下彰显其高大形象,给人以“山林”之感。绿荫公园冬季景观特色为蜡梅,绽放时节香气弥漫整个公园。文化公园以“文化”为主题,从广场的铺装设计,到四大发明的雕塑,再到模纹花坛,公园的整体基调在冬季依旧是绿色。

2.2.2景观植物色彩及应用

郑州市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色彩由绿、红、褐、黄、灰白、紫6种色彩构成,色彩较丰富,主要以枝干、花、叶、果等形式表现出来(表3)。

表3 冬季景观植物的色彩及观赏特性

由表3可知,绿色(45种)主要为常绿植物,红色(11种)以观干和观果为主,褐色(13种)以观干为主,黄色(4种)以观花为主,灰白色(4种)和紫色(3种)以观干为主。绿色作为冬季景观的底色,以暗绿色构成冬季景观的沉稳背景。红色和紫色是冬季景观的一抹亮色,鲜亮的颜色与冬季枯黄和常绿的暗绿色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注目,尤其是以毛核木(图3)、南天竹、珊瑚树(图4)、枸骨、火棘、蔷薇、扶芳藤等果实为主的冬季景观,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感;片植在碧沙岗公园的红瑞木,其红色的枝条在寒冷的冬季呈现出温暖色调,让人眼前一亮;文化公园点缀在刚竹之中的紫竹也给大片的深绿增加了一抹亮色。褐色主要以落叶植物的枝干为主,观赏特性为干形。列植在郑州之林的毛白杨,灰白色的树干更加彰显了其巍峨高大形象;片植在绿荫公园的蜡梅(图5),盛开之时黄色的小花以及其释放的芳香沁人心脾,使人身心舒畅。

图3 毛核木(碧沙岗公园)

图4 珊瑚树(文化公园)

图5 蜡梅(绿荫公园)

2.2.3植物形态特征

冬季景观植物形态有垂枝形(垂柳)、倒卵形(石楠、广玉兰、香樟、国槐)、广卵形(侧柏)、尖塔形(雪松、青扦)、龙枝形(龙爪榆、龙爪槐)、拱枝形(迎春、连翘)、卵圆形(龙柏、楝树、悬铃木、紫叶李)、球形(海桐)、伞形(枇杷、油松)、圆锥形(圆柏、柳杉、毛白杨)和棕榈形(棕榈)(图6)。

图6 植物形态特征

形状各异的植物丰富了竖向的空间[17-18],且落叶树的姿态美在冬季更易表现。龙爪榆和龙爪槐在夏季的整体形状是伞形,冬季枝条扭转下垂、虬曲多姿出现。人民公园孤植的悬铃木其卵圆形的姿态看起来更加伟岸高大;紫藤和凌霄等藤本攀援植物在寒冷的冬季更显其曲折盘旋、老态龙钟之姿。植物的多样形态成为冬季的一道别致景观。

3 讨论与建议

各公园植物景观在冬季本应各具特色,但如果植物层次不够丰富,特点不够鲜明,在冬季容易导致公园主题性降低。可根据公园的主题对园内植物景观进行合理的改造升级,增添其植物景观特色。例如:郑州绿荫公园的蜡梅在数量上有所欠缺,应增加其应用,为公园进行点缀;利用公园内现有的特色树种进行冬季文化景观的营造,既可以强化公园的主题,又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园的整体效果。

用常绿植物进行景观营造是大部分公园的主要手段,但缺点是景观层次不够丰富,色彩过于单一。郑州市冬季景观植物色彩与春、夏、秋3个季节相比不够丰富,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色彩比较鲜艳,如毛核木果(紫红色)、石楠果(红色)色彩鲜艳,在选择植物造景时可以考虑这些经冬不落的宿存果实植物,用以增加冬季景观色彩的丰富度,为单调的冬季景观增添一抹亮色。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郑州市冬季景观植物的姿态比较多样,在冬季落叶后更加明显。在对植物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可根据常绿植物的习性和景观效果的需求,加强对植物造型修剪的管理。如“郑州之林”主要通过地形和树木的结合营造“山林”的氛围,但大片的草坪和已落叶之后的树木给人萧条寂寥的感受。不妨在这些空旷的草地上采用一些大叶黄杨、小檗之类的耐修剪植物营造出一些造型,增加整体的灵动性,同时给萧瑟的冬季增添活力。

郑州市在冬季的景观植物种类较多,但立体景观相对较少,结构层次单一,未能呈现最好的景观效果。在不同的景观中,植物因其独有的特点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和景观层次,如:白皮松剥落的树皮形成斑驳状的白色树干,可应用于中层景观;侧柏因其苍劲浑厚的绿色以及圆润高大的树形可用于上层景观;大叶黄杨便于造型修剪且容易形成组合,是组成造型植物的主要植物,可用于中层景观。结构层次可采用传统的“乔木+灌木+草本”的模式,根据郑州市的气候特征具体化,如“雪松+石楠+海桐+八角金盘+沿阶草”的模式,雪松作为上层结构,海桐和石楠作为中层背景,下部用八角金盘和沿阶草点缀,在常绿的背景衬托下,石楠红色的果实更加突出;“大叶榆+海棠+石楠+海桐+毛核木+麦冬”模式,以树姿高大的大叶榆为上层,海棠为上层的辅助植物,中层为石楠球、海桐球和挂着紫红色果的毛核木,增加了立面上的层次感,同时毛核木紫色的果可为这组小景增加一抹明亮的色彩。

猜你喜欢
石楠郑州市景观
小蒜苗成长记
琵琶扣
景观别墅
石楠国画作品选登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贠红松作品选
天津地区石楠冬季防寒管理措施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美好时光里,石楠犹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