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1-19 09:18郭贞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6期
关键词:村寨贵州省空间

郭贞梅,张 巧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以广大乡村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其核心吸引力在于乡村地区富有地方特色、体验互动感强、文化内涵丰富的自然或人文客体,目前其发展势头正劲,发展空间广阔。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但侧重点不同,其中乡村旅游概念及影响等方面在国内外均为研究重点。此外,国外学者的研究还集中在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居民与社区参与、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而囯内学者的研究则聚焦在乡村旅游的动力机制、开发与发展、治理与规划研究等方面[1]。我国乡村旅游要素空间分布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中部地区或沿海地区,如吴昕昱运用数学计量方法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2];王铁分析了山东省307个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今后山东省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如何合理发展的建议[3];曹兆昆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探究了南京市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为其划分了具体类型[4];王明杰运用统计及分析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总结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旅游接待总人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客运交通运输总量为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5]。不同地区资源水平及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对西南落后地区乡村旅游要素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优化产业布局、创造就业机会、为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活力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贵州省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但其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区域景观优美、民族文化浓厚、乡村生活淳朴,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优势及资源基础。因此,可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资源整合利用,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终实现脱贫目标。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全省上下不断努力下,近年来贵州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旅游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乡村旅游收入对经济贡献率不断增多,使省内“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鉴于此,本文从贵州乡村旅游村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入手,探讨其辐射带动范围和空间作用程度,旨在为贵州省今后更好地布局乡村旅游村寨和更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借鉴。

1 数据来源

所采用的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名单、相关资料及A级景区名录来源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http://whhly.guizhou.gov.cn/)公布的2019年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情况表、贵州省出台的地方标准《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建设与服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贵州省A级景区名录,选用依据《标准》所评定的标准级及以上3个等级(包括标准级、乙级、甲级)共128个乡村旅游村寨,将每个村寨在地图上抽象为1个点,并通过91卫图助手软件提取每个村寨相应的经纬度坐标点,建立空间数据库。贵州省空间DEM、水系、路网等数据均来源于资源环境数据云平台(http://www.resdc.cn/)。贵州省各市州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相关数据来源于各市州统计局。

2 研究方法

2.1 最邻近点指数

在省域尺度上,可以将乡村旅游村寨抽象成点状要素,最邻近点指数是指用最邻近距离来反应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R表示最邻近点指数;n为乡村旅游村寨数量;A代表贵州省地域面积;rE表示理论最邻近距离,ri表示实际最邻近距离。若R<1,表明乡村旅游村寨为集聚分布;R=1,为随机分布;R>1,为均匀分布。

2.2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是用来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集中化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2)

式中:Z为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的地理集中指数;N为贵州省市州数量;T为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的总量;Xi为第i个市州拥有的乡村旅游村寨数量;Z的取值范围为0~100,Z值越大,则表示乡村旅游村寨分布越集中。

2.3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由经济学引入旅游研究中表明发展均衡度的重要指标,是描述离散区域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6],其取值范围为0~1,计算公式为:

(3)

式中:G为乡村旅游村寨基尼系数;Pi表示乡村旅游村寨在各市州所占的百分比;N为市州数量;C为均匀分布度。G值越大,则C值越小,表明乡村旅游村寨空间集中程度越高,均匀度越低。

2.4 空间自相关分析

莫兰指数是用来定量描述事物在空间上的依赖关系的指标[7],其计算公式为:

(4)

式中:n为乡村旅游村寨数量;xi、xj为空间位置i和j的观察值;wij表示空间位置i和j的邻近关系。当i和j为邻近的空间位置时,wij=1;反之,wij=0。莫兰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I>0时为正相关关系,I<0时则为负相关关系,I=0时则表示不存在相关关系。

2.5 核密度分析法

核密度分析法可以将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直观、清晰地表现出来。所以用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乡村旅游村寨的空间分布进行测算,其计算公式为:

(5)

式中:f(x)为核密度估计值,f(x)值越大,表明点要素分布越密集;n为乡村旅游村寨数量;h为带宽;k为核函数;x-xi为估计点到样本xi处的距离。

3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空间分布类型

利用ArcGIS10.2软件中的空间统计工具分析模式下的平均最近邻分析工具,得出贵州省2019年乡村旅游村寨的理论最邻近距离rE为19.21 km,实际最邻近距离ri为16.97 km,最邻近点指数R=0.88,R<1,Z值为-2.534,P值为0.011。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类型属于集聚型,乡村旅游村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凝聚分布状态。

3.2 区域分布特性

集中程度:用地理集中指数来衡量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在市级层面的空间分布集中程度。根据地理集中指数计算式(2),乡村旅游村寨总数T=128,市州总数N=9,计算得到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的地理集中指数Z=38.37。假设128个示范村均匀分布在9个市州,即每个市州的示范村数量为14.22个,此时地理集中指数Z=33.32,实际分布状态下,地理集中指数较大,而均匀分布状态下的地理集中指数较小,说明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在市级尺度上分布较为集中。

均衡程度:用基尼系数来定量描述乡村旅游村寨在市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根据基尼指数计算式(3)可得乡村旅游村寨基尼系数G=0.93,则均匀度C=0.07。表明乡村旅游村寨在各市州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贵阳市,占全省乡村旅游村寨的66.41%(表1)。

表1 贵州省各市州乡村旅游村寨分布数量

综上所述,在数理统计中,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在市域尺度上表现为非均衡性集中的特征。

3.3 空间自相关分析

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式(5)结合ArcGIS 10.2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工具对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分布的相关性进行测算,得到全局Moran’I=0.36,Z值=16.66,P=0。通过置信分析,即分析P值与Z值(表2),对比得出乡村旅游村寨的Z值为16.66,大于2.58,P值为0,小于0.01,因此置信度为99%。Moran’I指数为0.36,为正数,说明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也进一步表明乡村旅游村寨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性(图1)。

表2 莫兰指数置信度划分

图1 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自相关分析

3.4 空间核密度分析

数理统计分析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分布在市级行政区划内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为探求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热点,利用ArcGIS 10.2进行核密度估计及可视化表达,进一步探讨其空间分异特征。如图2所示,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密度在不同区域差异显著,中东部地区乡村旅游村寨分布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地区。高热点区域出现在黔东南西部地区,在黔东南中部、贵阳北部、遵义东南及西南部、毕节中部、黔南北部及黔西南东南部等地域形成多个次热点区。

图2 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核密度分析

4 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条件会影响一个地区景观的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塑造的特色景观往往有很大差别。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地形起伏大,北部大娄山、中南部苗岭,东北部武陵山,西北部乌蒙山等山脉形成了岩石、洞穴、森林、草原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能够满足游客的观赏体验需求,本研究运用ArcGIS 10.2将贵州省的高程信息与乡村旅游村寨进行叠加,进一步提取坡度信息,得出不同高程和坡度范围乡村旅游村寨分布数量,据统计得出,贵州省85.94%的乡村旅游村寨分布在坡度0~20°地区,85.15%的乡村旅游村寨分布在海拔600~1 600 m区域(表3),符合境内整体地貌特点及贵州以山地旅游著称的特点。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多位于海拔适中、地形相对较为平坦的地区,这些地区可进入性高,环境保护优良,乡村特点明显,独特的乡村文化和乡愁感正是吸引周边城镇居民休闲放松、回归自然的重要因素。

表3 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坡度信息统计

4.2 水文因素

贵州省河流众多、水系发育,水资源丰富。水文因素不仅能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旅游活动当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且河流流经之地往往形成众多独具特色的景观。为研究水文因素对乡村旅游村寨分布的影响,对贵州省主要河流湖泊及乡村旅游村寨进行叠加分析(图3)。

图3 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高程、水系分布

从图3可以看出,大多数村寨呈沿河流周边分布的特点,为进一步探究其数量分布特征,构建2.5 km、5 km、7.5 km及10 km的河流缓冲区,结果显示,随距河流距离的增大乡村旅游村寨数目逐渐减少的特征(表4),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分布与河流距离存在密切关系。

表4 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距主要交通线、河流距离

4.3 交通条件

多数农村地区落后的原因在于长期封闭,交通闭塞,可进入性差,与外界交流少,缺乏资金、技术等。可见,交通便捷程度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对外界的吸引力大小。为探讨交通条件对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的影响,以贵州省内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为主要交通线,对主要交通线及乡村旅游村寨进行叠加分析,并绘制5 km、10 km及15 km的主要交通线缓冲区(图4)。

图4 贵州省主要路网分布

图4结果显示,随着距主要交通线距离的增加,乡村旅游村寨数目逐渐减少的特征,通过数量统计发现,91.41%的乡村旅游村寨分布在主要交通线15 km范围内,只有8.59%的村寨分布在距离主要交通线15 km之外的范围,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大多分布在距离主要交通线较近且交通可达性较强区域。

4.4 旅游资源禀赋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丰富的旅游资源,而A级景区数量能直观地反映出区域旅游资源的丰欠程度,由此选取贵州省A级景区数量作为评价指标,借助SPSS 20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市州乡村旅游村寨分布量与A级景区的相关性系数为0.897(显著性系数为0.001),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明显受到旅游资源禀赋的影响。

4.5 农业发展水平

乡村旅游是从传统农业中衍生出来的农业发展新模式,为研究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相关性,选取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作为评价地区农业水平指标,借助SPSS 20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各市州乡村旅游村寨分布量与农林牧副渔总产值、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85(显著性系数为0.000)、0.759(显著性系数为0.003),表明乡村旅游村寨分布量与以上两个指标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因此,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分布的乡村旅游村寨也较多。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借助ArcGIS 10.2及SPSS 20等工具以及数理统计方法,探究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具体来看,最邻近点指数R为0.88,表明乡村旅游村寨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型分布;实际分布的地理集中指数Z=38.37,远高于均匀分布状态下Z=33.32的数值;基尼系数G=0.93,均匀度C=0.07,反映了乡村旅游村寨在不同市州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及在市州内部的集中分布状态;莫兰指数为0.36,表明乡村旅游村寨在空间分布上的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布密度在不同区域差异显著,中东部地区乡村旅游村寨分布数量多于西部地区。从市域视角来看,遵义市、黔东南州、贵阳市、黔南州等市州分布了较多的乡村旅游村寨。

在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地貌、水文状况、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禀赋、农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其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大多数乡村旅游村寨主要分布在坡度0~20°以及海拔600~1 600 m区域;乡村旅游村寨依赖主要交通线及河流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乡村旅游村寨资源依赖性较强,A级景区越多的地方,往往也分布着较多的乡村旅游村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乡村旅游村寨空间分布格局。

5.2 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的各种需求也呈多层次、多样化特点,与此同时,社会个体压力也不断增大,工作、生活、学业等的压力共同促使人们强烈渴求内心的和平与宁静,而乡村旅游以乡村各类资源为立身之本,乡村地区自然、淳朴,轻松、闲适的环境正好能满足人们的此种需求。此外,发展乡村旅游能合理利用资源、激活产业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水平,进而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

贵州省作为知名的山地旅游大省,近年来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收入显著提升,其中乡村旅游贡献良多,其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景观对外形成了巨大的旅游吸引力。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成熟,乡村旅游市场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其自身所具备的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但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仍不够充分,且各市州发展不平衡,为使乡村旅游发展真正起到带动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加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今后应合理规划,促进各市州乡村旅游村寨均衡分布,增强各市州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贵州省地貌以高原山地居多,山地旅游为其一大特色,应依此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形成核心吸引力,同时不断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增强旅游者购买欲望,提高旅游消费水平;此外,应加大宣传,提高贵州省整体知名度;最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旅游类、管理类以及服务类专业人才。如此,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才能迈向新高度,实现新成就。

猜你喜欢
村寨贵州省空间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空间是什么?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创享空间
锅巴粥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鉴赏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