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机制改革探索
——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为例*

2022-01-19 09:03胥志强
科技与创新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分应用型考核

胥志强

(广州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51054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课程设置以及学时分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朝研究型和应用型两个方向发展,其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培养知行合一、信息化素养较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技术人才多元化需求;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取决于课程教学质量[2],良好的课程考核机制是保障教学效果、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对各行业人才需求更加多样化决定了应用型高校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业务能力为出发点,强化理论与实践并重,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3]。此外,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张,学生在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终结性课程考核机制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推动课程考核改革,明确课程评价目的,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性学习为技能性、创新性、实践性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机制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教学目标、评估教学效果、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常用方法[4]。目前,中国大多数院校还是基本采用“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其课程考核模式仍然是以“终结性考核”为主流。由于“满堂灌”式的纯理论授课与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存在较大脱钩,难以形成对知识点的感性认知,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传统的课程考核机制过分强调考核的甄别功能、选拔功能,忽视其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内容过于注重终结性考核结果,而忽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过程以及个别差异性[5];尚未健全的课程考核机制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影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挥。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主要是基于“课堂点名+平时作业+课程设计”的考查方式和以“课堂点名+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方式相结合,过度偏重期末的考核和试卷的考核,其暴露出的主要问题[6]为:①传统考核方式比较僵化,缺乏灵活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②课程考核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偏重理论传授,忽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③课程考核评价主体存在片面性,主要偏向课堂讲解和自身研究领域为考核界定范围,无法全面考核课程的综合知识面和学生的应用能力;④课程考核目的日显畸形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中过分强调课程终结性考核的作用,偏离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轨道。

设置课程考核机制的终极目标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提升综合能力来适应社会发展,而不仅仅是取得课程成绩和学分的依据。就现有课程考核机制的单调性、僵化性和局限性,衍生出一系列“临阵磨枪”“考前突击”“一卷定终身”等不良观念,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削弱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度,甚至直接动摇学校的学风建设。由此可见,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情况,它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无法理性考评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综合高校坚持“以培养学生业务能力为出发点,理论与实践并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融合,学分互换机制激励”的人才培养要求,开展多样化课程考核机制改革对于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核机制改革的主要举措

2.1 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融合

形成性考核是一种非集中式的多情境考核,突破了常规考核要求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约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用性,可以较全面地实现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分阶段展开动态考核、测评分析,恰好可以弥补传统的终结性考核造成的单一性、片面性等缺点,方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有效调控自身的学习过程。

为了突破传统终结性考核重结果轻过程的缺点,采取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融合方式,期末考试成绩不再作为唯一和最重要的评定依据,堂课表现、课后学习以及实践练习等都参与评估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逐步形成全方位的课程考核改革新模式,主要涉及教育理念更新、课程评价体系优化、教育教学改革、成绩评定改革、课程考核改革等,从多角度分析评定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全面发展。

应用型人才除了需要掌握扎实理论和成熟技能外,还能将其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以及评定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制定,既要考察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兼顾考查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变换多种考核方式,把课程考核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时掌握教学动态,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通过形成性考核融合终结性考核的双并重考核方式可以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点和实践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能力。

2.2 学分认定与转换

2.2.1 已修免修

已修免修指的是成绩替代,通过选择内容相似、学分一致的已修且通过考核的课程来替代免修课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术性人才。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发展,不同时期、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也会有所改变,坚持教育教学服务社会,调整部分已修通过课程代替免修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导向增加适当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已修免修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学习新知识来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业有所精。

2.2.2 未修免修

未修免修指的是成绩折算,通过社会考试或其他特殊原因将已获得考试成绩按照有关课程总评成绩折算方案来替代免修课程。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促进高新技术发展、保障国民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适应社会技术人才多元化,根据行业前沿信息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来替代有关课程的修读,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技能人才需求。

通过未修免修方式可以鼓励学生的参军热情,提升爱国情怀;同时也积极参加各种国家考试,丰富社会各行业技术工种储备人才。

2.2.3 学分转换

非课程类成果学分转换主要根据学生荣获的非课程类成果类型和成果级别,并参照有关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将非课程类成果转换成相应课程学分,由获奖成果判定对应课程成绩。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强调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深入实践,巩固专业知识,拓宽国际视野,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提高自身综合业务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而非课程类活动(例如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等)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挖掘创新思维、知识应用实践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了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潜能,这恰好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通过实施非课程类成果学分转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生切实掌握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2.3 课程考核多样化

为了避免应用型本科院校常见的传统课程考核模式中出现的考核结构设置欠合理、评价标准较模糊、考核过程过于形式化等问题,通过构建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标准多样化的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在非固定化情境中客观公正全面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潜能等。

课程考核的多样化更加注重“教与学”和“学与用”的和谐统一,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性,坚持人才培养服从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的要求,破除“教育即是传授知识”的狭隘观念,更加突出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倡人性化、个性化、制度化、系统化的课程考核机制,由此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重视其应用性,应突破传统教育的拘泥死板,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除了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外,基本素质也应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认识、学习意志、学习习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坚持“多样化考察能力”为核心,将考核重点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提高素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和个性发展。只有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模式,控制考核题型多样化和主观、客观题型比例以及学生认知能力与试题难易程度的协调组织;开展提问、谈话、讨论、调研等多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协作拓展第二课堂、布置开放性作业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者课程考核主体并行机制。如此,才能从多方位全面剖析教学过程中的利与弊,扬长避短,深入发掘学生潜能,保障教育质量。

通过破除以“试卷、分数”为中心的考核旧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其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基本素养。

3 基课程考核机制改革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互融合的双并重考核改革,重新定位各项考核指标,引入多样化评价的并重考核方式,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的课程考核方式中,降低了理论考核的比例,增加了多种教学过程考核比例,其涉及内容包括随堂测试、课后练习、课堂表现,实践考核,如图1所示,由此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应用实践、团队协作等能力,从多维度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图1 考核指标的比例分配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协同创新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入学分互换机制可以在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潜力,关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学分互换机制的课程考核方式中,重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开展科研项目等,如表1所示。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实践锻炼过程中巩固知识,教、学、用相辅相成,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表1 学分互换机制的部分内容

深入理解不同学生间的个性和共性以及高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对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实现“教与学”协调匹配,从多方面入手推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多样化的课程考核背景中,跳出过于单一、片面、机械式的评价,通过丰富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如表2所示。由此建立全方位的课程考核体系,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形成良好的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多样化课程考核机制,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表2 多样化课程考核体系的部分内容

4 结语

社会进步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革新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机制也需不断调适以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目的,通过构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互融合及学分互换的多样化课程考核新模式,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而且多样的考核形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学分应用型考核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学分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