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
AMI 是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引发局部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疾病发生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AM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心肌舒张、收缩功能,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胺碘酮是20 世纪70 年代初期出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往有研究表明[2]:胺碘酮可有效降低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早搏次数,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安全性较高。鉴于此,本文分析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的价值,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08 例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 例。治疗组中,女22 例、男32 例;年龄48~72 岁,平均年龄(60.52±5.64)岁;梗死部位:18 例前间壁、17 例下壁、19 例广泛前壁;体质量指数(BMI)为20~25 kg/m2,平均BMI 为(22.25±1.64)kg/m2;心功能分级:19 例Ⅱ级、22 例Ⅲ级、13 例Ⅳ级;病程1~6 h,平均病程为(3.52±1.85)h。对照组中:女20 例、男34 例;年龄49~71 岁,平均年龄(60.55±5.61)岁;梗死部位:19 例前间壁、18 例下壁、17 例广泛前壁;BMI 为19~26 kg/m2,平均BMI 为(22.29±1.61)kg/m2;心功能分级:20 例Ⅱ级、21 例Ⅲ级、12 例Ⅳ级;病程2~5 h,平均病程(3.55±1.9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项研究。患者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①与《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3]中诊断标准相符,经心脏超声、心肌酶确诊;②24 h 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室性心律失常”。
排除标准:①正处妊娠、怀孕期;②伴恶性肿瘤;③酒精、药物滥用史者;④对本文涉及药物过敏者;⑤精神病史;⑥伴心衰、呼吸衰竭;⑦近2 周行抗心律失常治疗;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⑨存在严重身体缺陷者;伴凝血障碍、内分泌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50 mg 利多卡因,静脉推注,病情好转后,改为静脉滴注,速率为0.5~1.0 mg/min,连续给药48~72 h,直至患者心率稳定24 h 后停药。
1.2.2 治疗组 予以150 mg 胺碘酮溶于2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若心率无变化,则再次注射150 mg,总注射次数<4 次。病情好转后,改为静脉滴注,速率是0.50~0.75 mg/min,直至患者心率稳定24 h 后改为胺碘酮口服,200 mg/次,2 次/d,持续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QRS 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室性早搏消失>90%为显效。室性早搏消失60%~89%为有效。室性早搏消失<59%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心功能指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LVESD、LVEDD、LVEF。③以动态心电图仪监测QRS 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④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低下、心动过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LVESV、LVEDV、LVEF 分别为(182.62±3.62)ml、(268.61±4.62)ml、(28.62±3.62)%,与对照组的(183.02±3.59)ml、(269.62±4.55)ml、(28.26±3.1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65、1.1446、0.5520,P=0.5655、0.2550、0.5821>0.05)。治疗后,治疗组LVESV、LVEDV、LVEF分别为(156.25±1.62)ml、(240.06±2.22)ml、(39.62±3.58)%,均优于对照组的(175.26±2.22)ml、(258.26±3.62)ml、(31.26±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306、31.4946、12.9009,P=0.0000、0.0000、0.0000<0.05)。
2.3 两组QRS 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对比治疗前,治疗组QRS 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分别为(0.13±0.04)s、(1261.51±15.26)次,与对照组的(0.14±0.05)s、(1258.96±15.37)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76、0.8652,P=0.2537、0.3889>0.05)。治疗后,治疗组QRS 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分别为(0.07±0.01)s、(905.25±9.25)次,均低于对照组的(0.10±0.02)s、(1005.25±11.2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590、50.4814,P=0.0000、0.0000<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当前,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变化,AMI 发生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5]。AMI 患者典型临床症状为胸痛,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等均出现动态变化。室性心律失常是AMI 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体体现为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也是导致AMI 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和独立危险因素[6]。室性心律失常一般发生于AMI 发生后的1~2 d 内,患者同时伴有晕厥、头晕、乏力等症状。据不完全统计: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高达60%[7]。临床有研究表明:充分、持续、及早的开放梗死动脉是治疗AMI 的关键[8]。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由于心肌组织纤维化、萎缩,导致心肌传导不齐,风险性较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患者死亡率较高,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SD、LVEDD、LVEF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QRS 波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蒋齐勇等[10]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接近,提示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显著。针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如下:利多卡因是临床治疗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虽然具有抗心律失常功效,但随着临床对利多卡因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利多卡因在抗心衰的同时,也会造成即时性心律失常或潜在心律失常,且长期使用,容易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综合效果一般。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阻断L 型钙通道、钾通道以及钠通道,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减慢窦房结、房室结传导,终止心室以及心房折返,对电流流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起到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和效果。胺碘酮静脉推注或口服后,可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微循环,减少心律失常对心肌组织造成的毒副作用、损伤,同时扩张外周血管,促进心律失常等症状消退。胺碘酮半衰期较长,药物作用持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即便是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不必过于担心,停药后即可恢复。
综上所述,AMI 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纳胺碘酮治疗,具有显著抗心衰功效,可有效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