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书欣
目前认为心律失常是心脏窦房结激动或者其他异常状态造成的一种传导阻滞、缓慢所造成的一种心脏勃起频率与节律异常的疾病,该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群[1,2]。心梗是当下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该病多是因为冠脉狭窄所致,其会极大的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梗后心律失常多为室性心律失常,可造成心悸、细胞损伤、缺血或坏死,造成交感神经张力异常上升,心室颤动频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梗患者的死亡率[3,4]。早期临床上对于该类患者多是实施对症治疗,选用药物可包含血管经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整体上具备较佳的治疗效果,但是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依旧偏高[5]。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是近些年治疗心梗药物,有研究将其用于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发现其可以良好的改善患者的梗死情况,提升心肌供血、供氧状态,降低心肌所受压力[6]。而据另外一项研究显示,在心梗后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加入琥珀酸美托洛尔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基于此,分析传统疗法与美托洛尔治疗的差异,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心梗后心律失常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接诊80 例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 例。实验组患者年龄45~71 岁,平均年龄(55.43±5.78)岁;女18 例,男22 例;病程2~9 年,平均病程(4.89±1.37)年。参照组患者年龄48~70 岁,平均年龄(55.23±5.67)岁;女20 例,男20 例;病程2~8 年,平 均病程(4.78±1.0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遵循自愿原则,患者自身已通过文字或语言等方式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批予以批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心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标准,经入院诊断确诊为室性心律失常,且均于本院治疗;②患者可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未见精神疾病,未见意识障碍。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不可控充血性心律失常、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外周血管疾病、精神疾病;②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危重程度较高;③患者为心梗再发者;④治疗依从性不足。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实施传统对症治疗,依据患者的情况选取血管经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扩充药物、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利尿药物实施治疗。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信东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C20120036,规格:0.25 g/粒),0.25 g/次,2 次/d,持续给药42 d,餐前或餐后服用。
1.2.2 实验组 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45,规格:95 mg/片)治疗,95 mg/次,2 次/d,早晚各1 次,对于严重患者可酌情增加给药剂量,最多可给药3 片/d。持续给药,一般持续30 d 以上,停药需逐渐减少剂量至完全停止,该过程一般为7~1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在患者入院时测定患者的症状积分,在治疗4 周后,症状积分降低幅度>85%认定为显效;症状积分降低幅度在50%~85%认定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或呈现加重趋势的患者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QTd、QTcd、心率、SF-36 评分。生活质量使用SF-36 评定,量表共8 个维度,单个维度总分为100 分,测定分数=总分/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显效25 例(62.50%),有效14 例(35.00%),无效1 例(2.50%);参照组显效20 例(50.00%),有效13 例(32.50%),无效7 例(17.5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QTd、QTcd、心率、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d、QTcd、心率、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QTd、QTcd、心率低于参照组,SF-36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有研究显示心梗后,离子通道出现明显改变,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提升,而室性心律失常则会极大的增加心梗后患者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因此该情况较为危险[7]。目前临床上对于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是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常见的方法即通过他汀类药物降脂,通过利尿药物减少体液,通过血管扩张或转换酶抑制剂药物降低血管压力,以达到降低心脏承受压力的目的[8]。该方法在短时间内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对于心梗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效能一般。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梗药物,据黄元桃[9]研究显示,实施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研究组心梗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10%,无明显差异,表明美托洛尔在该病治疗中具备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参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0.05)。提示琥珀酸美托洛尔具备理想的治疗效果,作者认为该情况是因为美托洛尔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梗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肌供氧、供血量,以达到减少心肌压力的效果。QTd 是当下观察心律失常的主要指标,其可以直观的反应患者的当下的心率状态,心率属于观察心脏压力的主要指标。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两组QTd、QTcd、心率、SF-36 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QTd、QTcd、心率低于参照组,SF-36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美托洛尔缓释片是一种β1受体阻滞剂,其进入人体后可以快速且良好的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解除其的过渡兴奋状态,以降低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降低以异位博起程度,以达到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目的[10]。此外β 受体阻滞剂在进入人体后还可以阻断肾上腺素受体,以达到降低钙的流动效率,对患者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活性进行调节,以达到调整心肌缺氧情况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率与动作电位[11]。目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多项研究显示,其的效果理想[12]。
综上所述,在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异常状态,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