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2-01-18 06:45尚小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5期
关键词:构音尿激酶达拉

尚小琳

脑梗死是指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产生相应脑功能缺损症状的综合征,主要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等因素存在较大关联,可导致患者偏瘫、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头痛等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生命健康,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增加脑水肿、脑疝等并发症发病风险,需引起重视,及时入院接受治疗[1,2]。现阶段,临床多单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患者急性脑梗死状况,但部分患者接受单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整体疗效仍不能令临床满意[3,4]。对此,本院改进治疗方案,以单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作对比,采用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12 月期间在本院诊疗的13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35 例;年龄51~73 岁,平均年龄(62.18±4.15)岁。观察组男28 例,女37 例;年龄50~74 岁,平均年龄(62.35±4.2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确诊急性脑梗死,符合诊断标准;接受头颅CT、核磁共振、磁共振血管成像、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且资料完整;伴随偏瘫、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头痛等症状;纳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纳入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并发其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精神病患者;难治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对本次研究应用药物过敏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单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具体如下:药物为注射用尿激酶(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92),取本品100 U 加入到0.9%的氯化钠溶液100 ml 中混匀,静脉滴注治疗,于半个小时内滴注完毕,1 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用方案治疗,即给予本组患者对照组相同用法用量单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同时给予本组患者依达拉奉注射液(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2)静脉滴注,取本品30 mg 加入到0.9%的氯化钠溶液100 ml 中混匀,于半个小时内滴注完毕,1 次/d,连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包括基本痊愈[偏瘫、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头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91%~100%]、显著(偏瘫、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头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 评分降低46%~90%)、有效(偏瘫、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头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 评分降低18%~45%))、一般(偏瘫、构音障碍、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头痛等临床症状未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 评分降低≤17%),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悸、疲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悸、疲倦发生率分别为3.08%、1.54%、1.54%、4.62%,与对照组的1.54%、3.08%、3.08%、1.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目前认为,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是脑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缺氧所导致局部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患者可有典型的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表现,需引起重视,给予患者有效的救治工作,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并大幅度改善预后[5]。

近年来,随着医学上对急性脑梗死重视程度的提升,已经明确能够导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病因较多,主要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等,最终影响患者脑功能缺损,而引发急性脑梗死。故此,改善脑循环,防止血栓进展,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梗死范围,减少脑水肿,防止并发症,是最为有效的途径[6]。

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单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是属于一种酶蛋白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血栓内部的纤维蛋白出现裂解的现象,发挥溶栓作用,而且,提高血管二磷酸腺苷(ADP)酶活性,抑制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急性期给予依达拉奉,能够对脑梗死局部的血流减少症状进行抑制,进一步阻止脑水肿及脑梗死的进展,并缓解偏侧肢体瘫痪,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相关症状,还可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氧化损伤[7,8]。

本研究结果揭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用方案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单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仅能发挥溶栓作用,对脑细胞不能发挥保护作用,阻止脑水肿及脑梗死的进展效果有限,神经功能出现一定的缺损。而急性期联合给予依达拉奉,不仅能够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而且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能够进一步避免神经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所以,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用方案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9,10]。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悸、疲倦发生率分别为3.08%、1.54%、1.54%、4.62%,与对照组的1.54%、3.08%、3.08%、1.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尿激酶毒性很低,亦无明显抗原性、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静脉给予后经肝脏快速清除,血浆半衰期≤20 min。少量药物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所以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依达拉奉毒性很低,亦无明显抗原性、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二者联用,用药安全性较高,不会增加不良反应[11,12]。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而言,应用依达拉奉与尿激酶联用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构音尿激酶达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