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昱伸 伍旭辉 肖杰正 肖炯哲 陈良龙
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多在全身负重的大关节上发病,而膝关节作为人体最为重要的负重关节之一,易形成膝关节炎[1]。存在于骨膜与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刺激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肌肉、软骨骨、肌腱等,有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单纯治疗疗效尚不理想。有临床资料表明,将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早期膝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收效较满意,其有利于改善机体膝关节炎性症状,减轻疼痛感,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2]。在本次实验中,选取86 例早期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对早期膝关节炎患者疼痛及膝关节液炎症症因子的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早期膝关节炎患者86 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抽样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观察组中女17 例,男26 例;年龄39~63 岁,平均年龄(52.49±5.24)岁。对照组女16 例,男27 例;年龄40~64 岁,平均年龄(52.57±5.3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项目均在伦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所有患者了解治疗方案后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纳入标准:①经X 线片诊断提示存在膝关节退行性变[3];②原发性膝关节炎患者;③Kellgren-Lawrence 分级1~3 级;④年龄3~65 岁。排除标准:①中途自行退出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③精神能力、理解能力障碍患者;④骨质疏松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于髂后上棘骨穿后取60 ml 骨髓血,将其保存于含有肝素抗凝剂的玻璃瓶中,过滤后使用血细胞分离器进行离心处理,弃去有核红细胞、多核细胞和上清液,获得约5ml 浓缩的间充质干细胞。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膝盖弯曲至合适位置,使膝关节充分暴露。使用注射器吸出关节腔内积液,注射5 ml 浓缩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数量为5×106个细胞,间隔2 周注射1 次,共注射2 次。观察组实施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提取方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另取肘静脉血50 ml,加5 ml 枸橡酸钠抗凝处理,经2 次离心后得到富血小板血浆,加入0.2 ml 氯化钙制成注射液。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膝盖弯曲至合适位置,使膝关节充分暴露。使用注射器吸出关节腔内积液,注射5 ml 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液,注射完毕后用敷料包扎伤口,屈伸膝关节,使注射液均匀分布于关节面。每周注射1 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Lequesne 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3 个月采用Lequesne 评分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等症状、体征,总分32 分,评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障碍越严重。②VAS 评分,使用VAS 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3 个月的疼痛情况,总分10 分,其中无痛0 分,轻度疼痛1~3 分,中度疼痛4~7 分,重度疼痛8~10 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③膝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IL-1β、MMP13 和TNF-α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Lequesne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Lequesne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个月,观察组Lequesne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Lequesne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Lequesne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个月,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膝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TNF-α、IL-1β 与MMP-13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 与MMP-1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对比(,ng/L)
表3 两组患者膝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对比(,ng/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膝关节炎作为近年来较为高发的关节软骨疾病,该疾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滑膜关节及关节周围骨质增生,膝关节炎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下肢力线的改变、肥胖、膝关节手术、膝关节外伤、重体力劳动、超负荷运动或极限运动、肌力减弱造成磨损加剧等[4]。患病早期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酸胀与活动受限等[5]。
随着近年来生物治疗方式在膝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局部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最为广泛[6,7]。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与自我更新的潜能。进入膝关节腔局部后,在一定的刺激因子的诱导下可分化为肌肉、软骨骨、肌腱等,并通过成骨细胞的生物活性促进骨形成,有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单纯治疗疗效尚不理想[8,9]。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10],富血小板血浆是指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液,其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如肿瘤转化因子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在软骨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促进关节软骨中氨基葡萄糖与Ⅱ型胶原生成,改善关节软骨退变。同时还能够诱导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转化,促进软骨细胞的增生、粘附与分化,有利于膝骨关节内环境的恢复、稳定与重建[11-1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3 个月,观察组Lequesne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个月,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 与MMP-1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机体膝关节炎性症状,减轻疼痛感,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综上所述,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早期膝关节炎,对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等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普及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