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芳
摘要: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教学模式的日新月异,生活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在生活中生活和学习。该模式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施生活化教学应立足于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形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显著提高了初中德育法治课程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道德与法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一门学科。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去找到要学的教学内容。能够最大最有效的提高道德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这也是我们这门课程改革的方向。我们可以为了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去为学生设计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贴进生活的教学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思的去探究,生活上的实践结合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理解知识点并形成自已的理论体系,更有利于记忆教学内容,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在这一学科上的整体学习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形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需要生活化的教学
我们所说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为课内教学服务及提升,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这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有很多的素材可以为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服务的,让学生去挖掘整理,从实际出发,从实际生活实践总结,从生活中吸取经验教训,从生活中解决问题结合学习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任何一个课程都应要贴近生活,初中的道法课更应要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依据,提升学生道法水平。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学生的身心变化。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运用首选与法治的知识来解决些实际的問题,使我们知识点能够充分的运用到生活中,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建设当中。
1.1有利于发挥德育功能作用
立德树人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我们的教学学内容浓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伟大新青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初中生的未来做好道德规划,在德育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2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生在生中不断发现问题产生困难,也就有了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动力,可以发挥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实践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吸取阳光和雨露,并通过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将最大的提升学生利用知识来处理问题,还能够引导学生创新合理的协调各项问题,并不断的总结提炼生活经验,由于学生间个体差异很大,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来适应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
教书育人要符合时代的发,现代教育要求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将教学浓入生活中加归生活,并能够解决生活的问题,让孩子们更好立足于社会生活中,初中的学生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容易模仿辩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需要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来武装他们,我们的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参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发展人才。让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中还需解决的问题
2.1生活化教学理念认识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跟上
还在分数至上的教学理念中,还是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对学生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没有关注,以至于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中只要课本内容,学生中要会背会写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了学生生活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了解课本的表面知识,知识点和知识面只在最浅层,没有了深度,延缓了学生进一步快速的发展。生活化教学理念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但在教学观念不完善的教师眼中,生活化的教学不见的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面,生活化的教学效果没有想象的效果。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去挖掘素材,这将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这使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受老师的欢迎,这使得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推进,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2.2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措施缺乏科学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由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备课不够细致,造成教学时选用的素材不具有特定的代表性。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生活化场景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导致生活化针对性,不利于学生的关于知识点的掌握。
三、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采用的策略
3.1转变教育观念,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
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德是排在第一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内容较多,且内容抽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提升业务能力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加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吃透教材。不仅将书本的知识点讲解到位,还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生活素材的收集生活化向教学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在课程讲解之前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加工处理。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做更好的自己》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生活的视频素材。展开讨论中交流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去提炼自已的优缺点,通过交流、分享、总结发现自已的不足和亮点去解决些如:学生间的矛盾问题从而增刊与同学之间的感情。好的素材分享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更加充满自信,增加对自己的自我认识能力。
3.2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尤其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引人,要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在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为人师表。由于初中生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学生的判断。要想做好的教学,不仅要有过硬的知识还必须为学生做良好的榜样,让学生信服自己。由于师生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很近,因此在日常教学生活中要做到言行一致。教师不仅要拥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水平,还要有很高的道德文化素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道德品行,通过不断完善自身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在七年级上册讲解《师生情谊》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前和学生进行沟通,为本堂课做好准备,把平时生活沟通的点滴带入到教学实践中,用理论知识来引导孩子们解决生活中与老师交往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3将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
生活实际是我们教学中很好的素材也是很可靠的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相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不可替代性。教师从生活中找到与课堂相关的生活素材,引入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合理利用网络时》时,老师可以组织现互联网时代的利弊辩论正方反方,让学生在辩论中提升自已辨别是非的能力。
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研究不仅要立足于学生当前的校园生活,而且要有效地帮助学生未来的生活实践。通过生活化教学,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充分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姜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文渊(中学版),2020(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