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娜•哈拉提
摘要:2017年8月,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这一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德育教育的指导深度与执行力度。随着文件的颁布,在义务教育阶段结合各学科教学工作有效融合德育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要坚持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工作详细阐述德育教育在其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入,为教师更好地贯彻德育理念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数学教学;数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德育是针对人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教育的一种优良的教育方式,通过落实德育可以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并不是以某个具体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实现了和其他学科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这也就意味着学校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德育理念与自身教学工作的有效结合。
一、学习目标教学,明确德育理念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的一个基本方法便是和课程教学目标结合,这是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目标是指导其开展一系列学习工作的一个根本性理念,不仅决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思维和主要方法这些细节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宏观角度影响着学生看待数学知识的基本逻辑和主要思想。关于这项举措的落实,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通过对话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
教师:“同学们,大家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知识呢?”
学生:“为了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这样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奖励和夸赞。”
教师:“父母的奖励固然是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最根本的因素。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我们自己,学习数学知识后,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相关数学问题后便能进行有效地解决,这不仅可以为我们自己提供便利,同时也能给他人带来一定的帮助。”
教师通过教学对话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机,并针对其动机进行进一步的诠释,最终提出了数学知识学习服务于社会实践生活这一根本理念,同时也涉及了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同时也能帮助他人的基本观念。知识学习的助人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德育思想,初步实现了德育教育与数学学科教育的结合。
二、延伸性教学,创造德育契机
在教学工作开展初期将德育理念和数学知识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只是教师为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铺垫性工作而已,而要想切实增强德育教育数学学科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下功夫。具体表现为延伸性教学的实施,创造德育教育的契机。例如“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一部分是小学数学的知识教学重点,同样也因为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成为了给学生带来一定理解难度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贯彻德育教育,也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教师可以列举生活化案例,一方面有效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向生活延伸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关于正比例,教师引用以下案例:个人的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以学习和工作为例,只有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付出,最终的成果才会更大。而关于反比例,教师同样可以引用案例:一个人的懒惰程度和他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是成反比的,懒惰程度越高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低,反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在列举这两个简单的案例后,教师将这种案例情景应用于学生学习,最终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求学观和坚韧的求学品质,而这便属于德育教育的具体范畴了。
三、加强题目原创,凸显德育内涵
除了在課堂教学中有效贯彻与落实德育教育的相关理念,课后作业设置以及题目布置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尤为注重德育理念的贯彻与落实。教师可以在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结合德育理念自主命制相关题目。例如教师命制题目“袁隆平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由其培育的杂交水稻已经突破了亩产1200公斤的指标。某农业企业承包了1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种植杂交水稻,请问最终产出水稻多少千克?(1亩≈666.7平方米)”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但是在题目命制的过程中介绍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相关情况。这一情况的介入直接丰富了等到题目的表达内涵,不仅有效考察了学生的应用题处理能力,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了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所拥有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所以这道题目实现了数学专业价值和德育价值的有效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相关材料与数学知识自主命制此类型题目,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联系,同时也能彰显出教育意义,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四、结语
注重德育与学科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是新时期教育开展的基本理念与要求,这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记录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化。因此,每一名教师都要善于优化自身教学工作,更好地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贯彻下去。
参考文献
[1]吴朝霞.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研究[J]. 吉林教育,2019,(44):52-53.
[2]吕晓凤. 小学数学结合德育策略探讨[J]. 吉林教育,2019,(44):62-63.
作者简介:姓名:迪娜·哈拉提,性别:女,出生年月:1988年4月16日,籍贯:新疆,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