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
摘要: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进行相关授课,很难让学生拥有明显的进步和改变。因此,教师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定制化德育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拥有幸福快乐且有意义的人生奠基,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发展理念。
关键词:德育一体化;中小学;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德育教学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先驱,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此外,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模仿能力较强、可塑性较高,同时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抓住中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握中小学生成长的特殊时期,并针对传统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主要目标,进而采取有效方法,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一、德育与德育一体化的概念
在学术界,道德教育一般分为广泛和狭义两类。广义上的道德教育是指思想、道德、政治、法治、心理等领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狭义上的道德教育主要针对道德教育。本文从广义上论述了道德教育,这符合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中小学和大学道德教育体系总体规划咨询意见》中对道德教育的提及。关于德育融合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德育融合主要指学校德育内容和日常生活德育内容的融合。其他研究人员认为,道德教育的融合主要指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融合。正如一些研究人员所描述的那样,横向和纵向的道德教育一体化,除了包括上述研究人员所强调的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一体化之外,还包括道德教育的管理和评价等要素,以及道德教育的目标道德教育纵向一体化主要指不同年龄的人之间以及不同教育层次的学校之间的道德教育一体化和一体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二、实现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对策
(一)创新德育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进步,教师在进行相关授课时同样需要努力探索,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变和创新。我们生活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树立德育教育思想,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等方式为学生传授有关德育教育方面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产生焕然一新的感受并且乐于投入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展示的方式来进行授课,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德育教育知识。
(二)抓住日常教学细节,做好行为指导
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并非一项专门性的活动,而是需要教师将德育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从细节中指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在进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也应当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是纠正学生的不良陋习,帮助学生改正自己的言行习惯,使得学生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例如,在展开班级教学活动时,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教师能够看到一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带来的困扰,这时,教师就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为学生制定一些改进不良习惯的方案,使得学生积极地进行调整。如,班级中有一名学生总爱课堂讲话,影响自己,影响他人,这为班级的课堂纪律带来了很大困扰。对此,教师可以先与课堂讲话的学生进行谈话,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这样做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他人造成的影响。随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听讲,有效課堂笔记,提升听课效率,真正帮助讲话学生解决课堂学习问题,在学生短时间作出改进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正面教育,共情引导,让学生找到学习进步和被教师表扬的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真正纠正课堂讲话行为,主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进入良性循环。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为中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转变家庭德育观念,形成家校共育模式
家庭德育作为德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保证家庭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起到真正德育引导作用,还需要转变家庭德育观念。家庭德育观念应该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导向,以正能量的家庭风气和习俗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正确的思想指引,而不是沉迷于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甚至导致学生因为思想偏差而误入歧途。家庭德育工作需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和社会德育系统,真正实现服务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身心健全具有优秀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五)注重一体化培养,打造强有力的德育团队
要实现道德教育的真正融合,就必须建立一个具有融合道德教育、职业技能和识字能力的教师队伍。首先,有必要规划教师在进入德育教师队伍之前和之后的培训,不断丰富教师在教育、心理学、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第二,必须促进各级中学的道德和司法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道德和法律教育法开展深受中学生欢迎的教育活动。最后,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想,继续探索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形成德育工作模式,实现人的全面教育。
(六)完善社会德育系统合力育人
社会德育系统的完善,对优化学校德育工作和家庭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德育资源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发掘具有代表性的德育事迹,引导学生去有意识地学习优秀代表的优良品质。社会也可以为学生学习德育榜样提供便利,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双方联动共同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家庭德育工作也可以社会德育资源为依托,引导学生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帮助他人,辨别是非,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作,合力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出谋划策。
结束语
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为中学生创造全面的道德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谭锐龙,王伯学.初中德育的现状、困境与创新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9(3):78.
[2]唐晓红.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9(47):22.
[3]刘丽.浅析当前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