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名洋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需求,创新学科课堂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环境下发展自身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每一个学生由于成长过程的差异,其学习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差异化教学”所指的就是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过程当中立足于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分析学生性格差异以及学习能力的层次性,并以此为基础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优化策略。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幼儿到少年儿童的过渡阶段,他们对于知识学习有强烈的兴趣,但是却又因为儿童的心理存在着比较敏感的特性,落实语文学科差异化教学,就能够兼顾这两个方面,令学生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激发自身潜能,建立面对学业压力和社会生活的自信心。
一、“差异教学原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秉承差异性原则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不同,所以学习能力也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实施差异性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传统的灌输知识式的教学模式,很难突出学生差异性特征,而且也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差异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枯燥和单一问题,鼓励学生能够主动、独立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激发出其个体化的主体性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而通过差异化教学的原则来开展课堂教学,能够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其最终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令学生获得多么高的分数,成绩仅仅是一个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得到的引导和进步。依照学生不同性格以及能力倾向,差异化教学能令班级的每个小学生都能够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再借助适合自己的形式来吸收知识,增强学习成就感,更有兴趣地参与学习,教师的教学自然也不会受到来自学生学习进度和参与积极性的阻碍,教学质量上去了,教学效率也就随之上去了。
二、“差异教学原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设计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环节的教学活动,因为小学生学习基础以及理解能力上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相同的课程对于不同的学生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从教学的前期规划环节开始,教师就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落实有效的分层教学,令差异化水平的学生可以在日常教学当中獲得成效。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节课,这篇文章寄托着周恩来的强烈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深刻且真实的教育意义。因为这篇文章的情境距离小学生的生活情境比较遥远,因此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语文基础相对一般的学生,阅读起来更是频频受阻。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有必要结合学习差异展开教学指导。对于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完成生字词的朗读和书写即可;对于水平稍高的学生,则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强对句子的理解,并逐渐过渡到对文本情感内涵的理解;对于水平格外高的小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在课后阅读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故事,尤其是关于周恩来的生平经历,丰富知识面,加以拓展。
(二)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开展教学
在展开差异性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从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这四个大类展开教学,依照不同类型的性格展开差异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具体来说,多血质外在表现的性格是开朗和强烈的表现欲,大多是班干部或者十分擅长和他人沟通交流的学生,此类学生并不一定有非常优秀的成绩,也不一定十分爱学习,但是十分喜欢参与各种体育或者文艺活动等;胆汁质外在表现的性格是相对较为直爽,且比较容易暴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子”,此类学生比较容易和其他学生发生冲突,心直口快,但是多数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粘液质外在表现的性格是相对慢性子,和胆汁质性格相互对应,很少产生急迫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热”,此类学生多数情况下容易有较好的成绩,但是学习效率不是非常高;抑郁质外在表现的性格是相对内向、不擅长言谈,也不是很喜欢表现自己。综合来说,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根据四种性格类型的学生大致选择不同的教育指导方式,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化,例如在性格基础之上分析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科倾向等等,令学生性格上的优势能够作为其学习的推进力。
(三)小组探究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个性特征等综合情况展开分析,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自主探究指导,进而从学生内部消解其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有效落实个性教学,令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和同龄人的共同学习中有所得。这种模式区别于上文阐述的两种措施,强调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且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以及团结精神。通常来说,在分组的时候教师都会考虑到“求同存异”的特征。例如,一组学生中需要包含1-2名学优生、1-2名学困生以及1-4名普通生(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搭配成组),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优生和普通生承担指导学困生的责任,同时普通生向学优生学习迁移知识的技巧、学优生在指导学困生和帮助普通生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在和同龄人沟通的过程中,小学生们也能够主动完成沟通交流的任务,强化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通过良好的分组探究学习,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优势,而且也能够拉动不同学生之间良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开展是立足所有学段的全部小学生来说的,教师需要持续性强化对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虑,持续性优化教学模式,组织分层教学,鼓励不同的学生持续性提升学习能力,充分满足其基本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合理对待学生差异,落实个性化的差异性教学,真正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深层潜能,使之成为优秀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柏力. 差异化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分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1):110-112.
[2]窦娟. 探究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方式[J]. 小学生(中旬刊),2020(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