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玲
摘要: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还有助于加速高中生个人文化气质修养的成长。为了落实这一教育目的,高中语文教师则需要对诗歌鉴赏课程的设计进行优化与创新,既要保障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要不断强化高中生对诗歌鉴赏乐趣的感知。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程的有效展开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关键词:高中生;诗歌鉴赏;教学手段;教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中作为承接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此时,高中生们不仅需要學习诸多全新的知识与技能,且知识内容的理解难度也在不断增大。教师仅使用传统板书文字的方式进行诗歌知识的教导,非但难以达成理想化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造就枯燥化的学习气氛。为了有效改善这一教育现状,教师则可以通过联动信息技术、组织群组研讨以及适度拓展鉴赏等方式辅助诗歌赏析的授课,优化高中生课堂学习体验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学生源自诗歌赏析方面的学习压力,从而提升高中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一、联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导入
联动信息技术顾名思义,即,教师根据现阶段的诗歌教学需求,借助不同的信息设备辅助讲解,通过发挥其独有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环节中的不足。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可以优化高中生的课堂学习视觉、听觉感受,还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课堂学习专注程度。因此,教师可以联动信息技术来优化诗歌鉴赏课程的课前导入方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致大海》这一文章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技术辅助授课。该文围绕于“大海”相关的元素,表达了作者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以及讴歌自由的思想感情。在进行课前导入时,教师则可以组织高中生观看与文章相关的短片,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教师则可以联动媒体设备,创设文章所描绘的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此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教师选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前导入,既能够打破传统课前的讲解方式,还能够为高中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感知,进而增强课前导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二、组织群组研讨,理解诗歌重点
在传统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多以“师授生从”的模式展开教学,教师主动传授学生当前的语文内容,高中生则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内涵。这一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实现知识传递的作用,但却难以保障高中生对其内涵的参透程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设置探究群组的方式进行授课,让高中生通过组内探究、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感悟当前的诗、词、歌、赋的重点内涵。
例如,教师在教学《将进酒》这一文章时,可以根据高中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分布情况进行小组划分。该文情感饱满,写作手法运用丰富,既表现出了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得诗文本身显得格外笔墨酣畅。在授课时,教师则可以将教学环节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教师需要对文章进行全面解读,教导高中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后一阶段,教师则应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由高中生,让其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展开鉴赏。为了提升鉴赏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还应为各个小组分别设置相应的鉴赏任务。如,A小组的任务是“鉴赏文章中所使用的各式写作手法,分析这样用有什么好处?”B小组的任务是“文中的哪些段落、字眼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教师选用群组研讨的方式开展鉴赏活动,既能够打破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锻炼高中生的合作鉴赏技能,进而深化高中生对文章涉及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三、适度拓展鉴赏,感知诗歌魅力
教材课本是高中生获取诗歌知识的第一途径,但教材本身的承载量是有限的,它无法呈现所有的诗、词、歌、赋篇目。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通过适度拓展鉴赏的方式进行授课。这一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根据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安排以及高中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适合其探索、鉴赏的课外作品带入到教学的环节当中,让高中生以课外拓展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在此一过程中,感知更为多元的诗歌作品的魅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带领高中生进行课外诗歌鉴赏活动。在选择课外作品时,教师也应立足于多元化的角度,选择不同方向、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如,中外角度,该视角教师需要考虑中国与海外国家知名作者所创作的诗歌,让高中生在鉴赏的环节中,体会中西方的诗歌文化差异;又如,古今角度,该视角教师应选择中国或其他国家不同时间段的作品,让高中生以对比赏析的方式,进行鉴赏。教师选用课外作品作为诗歌鉴赏活动的载体,既有助于充实高中生的诗歌知识储备,还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进而帮助高中生打造更具全面性的诗歌鉴赏功底。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对诗歌教导手段进行合理选择,既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还可以保障诗歌鉴赏活动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雷雯尧.解析高中语文诗歌的鉴赏教学[J].中华少年,2020(13):194-196.
[2]陈荣凯.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