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圣涛 刘安琪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 200234)
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是指违反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的不良行为。它既包括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行为,也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攻击等外化问题行为。童年期的问题行为会导致儿童产生一些短期的适应问题[1];也是青春期和成年期容易出现的同伴拒绝、反社会行为等诸多适应问题的风险因素[2]。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指出,儿童成长在家庭这一重要的微观环境系统中,父母的教养行为对儿童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儿童问题行为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近年来不断增长的有问题行为的儿童数量,有必要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预防和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是一种通过引发儿童的内疚感、爱的撤销、限制口语表达等方式,侵扰儿童思想和情感的侵入式教养行为[3]。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个体最基本的三种心理需求是自主、胜任和关系。Soenen和Vansteenkiste将父母心理控制与自我决定理论相联系,认为心理控制使儿童感到被迫以父母指定的方式感受、思考和行动,最直接挫败的是自主的需求;同时,心理控制也无法满足儿童对关系的需求,从而削弱了儿童对父母和同伴的亲密感[4]。因此,这种教养行为会抑制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限制儿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5],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紊乱。以往研究发现,母亲心理控制水平可以预测儿童的不良情绪问题;心理控制还与儿童的违规行为、攻击性行为和社会退缩等行为呈显著正相关[6]。由此可见,心理控制是一种消极的教养方式,预示着儿童更多的问题行为。
相反,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养方式,支持和合作性的父母共同教养与儿童更少的问题行为相关。父母共同教养是指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在教养目的、教养观念、教养态度和教养方法上相互配合的程度[7]。Margolin等人的研究证实,共同教养具有领域特异性,即共同教养比其他养育方式与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适应有更紧密的联系[8]。如果儿童生活在支持性的共同教养情境中,他们会将共同教养的支持模式迁移到和同伴的互动之中,发展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9]。Feinberg提出的共同养育模型中提出,共同教养作为一种保护因素,可以缓解父母中某一方行为的负面作用,对儿童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10]。除此之外,家庭系统理论也提出,家庭中的各个系统之间会相互作用[11],并作用于儿童的发展。也就是说,母亲的心理控制与父亲的共同教养行为会相互影响,并共同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母亲的心理控制、共同教养和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十分密切。
虽然以往有研究探讨了心理控制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但仍有一些不足。首先,先前研究者们将目光集中于正常儿童,然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种类和发生频率均高于正常儿童,且这一趋势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12],但关于智障儿童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其次,由于智障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抚养者们往往面对着更大的养育压力,可能倾向于采取更高水平的控制行为[13]。为此,本研究将以智障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母亲心理控制、共同教养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假设:(1)母亲的心理控制可以正向预测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2)父母共同教养在母亲心理控制和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一)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黄浦区阳光学校等5所特殊学校向智障儿童的母亲发放问卷225份,删除非母亲填写和不认真填写等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17份,有效率为96.4%。其中男生146名,女生71名,平均年龄10.59±2.52岁。这些儿童均为智力商数在55以下的中重度智障儿童,其智商资料由所在学校提供。
(二)研究工具。
1.母亲心理控制问卷。采用Olsen等人(2002)编制,杨阳修订的母亲心理控制问卷[14]。该问卷共18个项目,例如:“每当我的孩子有话要说时,我就改变话题”。采用5级计分,1代表“从不”,5代表“总是”。得分越高,代表母亲的心理控制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2.协同教养量表。采用Stright和Bales(2003)编制,刘畅等人修订的协同教养量表中的支持共同教养维度[15]。该维度共7个项目,例如:“总体而言,我感到我和配偶在教养孩子方面合作的很好”。采用5级计分,1代表“从不”,5代表“总是”。得分越高表明父母的共同教养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
3.长处与困难问卷。采用Goodman(2001)编制,寇建华等人修订的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16]。该问卷包含5个维度: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障碍、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其中,困难行为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障碍和同伴交往问题4个维度。本研究采用前4个维度的总分作为问题行为的评分,共20个项目,例如:“受别的小孩捉弄或欺负”。采用3级计分,0代表“不符合”,2代表“完全不符合”。得分越高代表问题行为越多。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三)统计方法。采用SPSS24.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AMOS24.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Harman单因素因子分析来检验数据的共同方法偏差。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共有13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第一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15.29%,小于40%的临界值。由此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比较。对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差异比较(M±SD)
结果显示,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总分及部分维度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2.20,p<0.05)。男生在多动注意障碍(t=2.44,p<0.05)和同伴交往问题(t=2.03,p<0.05)两个维度上得分显著多于女生。
(三)母亲心理控制、共同教养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对母亲心理控制、共同教养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各变量的平均数(M)、标准差(SD)及相关系数(r)
结果表明,母亲心理控制与共同教养得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得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共同教养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得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
(四)中介模型检验。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在控制性别的情况下,检验共同教养在母亲心理控制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良好,χ2/df=1.76,CFI=0.93,IFI=0.93,NFI=0.86,RMSEA=0.06。母亲心理控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β=0.26,p<0.01;母亲心理控制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父母的共同教养行为,β=-0.16,p<0.05;共同教养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β=-0.24,p<0.01。父母共同教养的中介作用成立(见图1)。这表明,母亲的心理控制程度越高,父母的共同教养行为就会越少,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的风险就会增加。母亲的心理控制可以直接影响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共同教养间接影响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
图1 共同教养在母亲心理控制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共同教养在母亲心理控制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中介效应95%的区间为[0.001,0.013],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8%。因此,共同教养在母亲心理控制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一)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特点。本研究表明,智障男生的问题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7]。进一步分析发现,智障男生在多动注意障碍和同伴交往问题方面比女生更严重。根据素质-压力模型,智障儿童在生理上的“脆弱性”使得其对消极环境更加敏感,更容易发展出不良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女生相比,父母在教养男生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采取严厉教养或身体管教,以致男生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均增多[18],尤其表现在多动注意障碍和同伴交往问题上。
(二)母亲心理控制、共同教养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相关分析发现,母亲心理控制与共同教养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共同教养得分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9]。基于此,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心理控制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首先,母亲的心理控制可以直接预测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母亲心理控制的程度越高,智障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就越多。这与已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0]。Finkenauer等人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母亲心理控制能力会削弱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21]。因此,当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失去母亲的监督,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儿童发展过程中有满足自主的需求,过度的心理控制迫使儿童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阻碍了儿童的心理自主,进而影响儿童的心理适应,产生了问题行为。
其次,母亲心理控制还可以通过父母共同教养间接作用于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这一结果支持共同教养模型的观点。父亲积极地参与共同教养,可以缓解母亲心理控制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往研究证明,积极的共同教养和父亲的参与可以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的社会和认知功能[22],帮助儿童改善问题行为。而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从母亲对子女的心理控制,转变到父母对子女的共同教养之后,父亲这一重要成员如果能够给母亲提供合理的支持,系统才能保持平衡,缓解母亲行为对系统中的成员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10]。
本研究探讨母亲心理控制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结论丰富了智障儿童在父母教养方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智障儿童的抚养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多动注意障碍和同伴交往问题方面显著多于女生。
(二)母亲心理控制与共同教养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共同教养与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三)母亲的心理控制不仅直接影响智障儿童问题行为,还通过共同教养间接影响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即共同教养在母亲心理控制和智障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一)引导母亲减少对智障儿童的心理控制。帮助智障儿童减少问题行为,可以从母亲过高的心理控制入手。引导母亲认真倾听智障儿童的想法,观察儿童的日常活动,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而不能大声呵斥或限制行为;要摒弃大家长式的传统教育观念,鼓励智障儿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日后正常生活做好准备。同时母亲可以积极求助学校老师或专业人士,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替代过高的心理控制水平,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重视父亲积极参与对智障儿童的日常教养。父亲的参与可以补充母亲单一教育方式的不足。例如,父亲可以借助游戏,鼓励智障儿童探索新鲜事物,诱发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增强其勇气和力量等,从而提高智障儿童面对生活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不仅能提升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家长采取更积极的教养方式,逐步形成父亲和母亲协同教养与智障儿童行为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养过程中,应当重视父亲在教养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父亲对智障儿童的教养投入和教养质量。
(三)学校提供支持、积极宣传。学校不仅是智障儿童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父母学习积极教养行为的理想场所。为更好地促进智障儿童融入主流社会,学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智障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发生。例如,设置符合实际生活的课程,模拟日常生活中容易碰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向智障儿童父母宣传有关积极教养方式等知识。例如,利用张贴墙报、举办讲座等形式向父母宣传适当的心理控制水平、共同教养和沟通技巧等知识,为智障儿童的父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