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发展看学校的精神特质

2022-01-17 01:28:10刘斌李荣华张艳田甜何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特质办学机械

刘斌,李荣华,张艳,田甜,何婕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0192)

大学精神特质是一所大学的软实力,其凝练水平可以反映一所大学综合理论思维水平和文化概括能力,大学精神特质的凝练是学校加快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的迫切要求。同时,大学精神特别对于地方高校的“双一流” 建设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精神之魂、动力之源。多数学者认为,大学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基本内容”[1]。也有研究认为,大学精神包括精英精神、服务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企业精神[2]。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中应有牺牲精神与爱国精神。因此,在编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史的过程中,根据历史事实,我们尝试从时代特点、信仰追求、知识传承与创造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来分析概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各办学历史阶段的精神特质。

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信息学科较为齐全的高校。办学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至今已有近85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历史沿革见图1)。追忆这80 多年办学的峥嵘岁月,学校始终扎根祖国大地,与人民共命运,与国家共成长。

图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历史沿革图

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不同发展阶段的精神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纵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0 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拥有着自己光荣的传统和独特的骄傲! 通过对学校发展历史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我们把学校发展分成3 个大的阶段来讨论其精神特质: 即从追溯历史办学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到2008年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第二个阶段;2008年正式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之后为第三个阶段。

2.1 第一个阶段的学校精神特质:胸怀使命、为国读书、实业救国

从追溯历史办学之初,以市立高商和国立高工及其演变学校为代表的老牌中专学校办学时期,包括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北京市财经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北京重工业学校、北京机器制造学校等,大批爱国的教育工作者立志救亡图存,期望“实业救国”。尤其集中体现在国立高工的“实业救国”和“艰苦、求实、团结、奋发”之中。早在国立高工时期,就确定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与技术相结合、在必要的科学基础上贯彻专而精”等教育原则,入校学生也明确了其所从事的是“国家工业化之伟业”“既须具有领悟现代化技术之科学知识,复须有熏陶指导工人之修养”“以为承上启下之桥梁”[3]。这一时期,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共同特点是胸怀国家,一心为了救国救民而培养人才、而学习本领,因此我们将这一办学阶段的精神特质概括为“胸怀使命、为国读书”。正是在这一精神特质的引领与影响下,学校在这个时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商业和工业人才,为实现“实业救国”的宏愿做出了贡献[4]。因此,这个阶段的精神实质我们概括为:胸怀使命、为国读书、实业救国。

2.2 第二个阶段的学校精神特质:矢志前行、攻坚克难、工业报国

从新中国成立到2004年合并筹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又可以细分为3 个时期,分别从3 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学校当时的精神特质。

2.2.1 .依托行业、服务行业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其实质和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而要实现工业化,就需要大量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在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前身之一北京机械学院办学时期,也就是从1958年建立北京机械学院到1969年搬往陕西汉中的前后11年,学校秉承“工业报国”之志,依托行业而生,服务行业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门技术人才,培训了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北京机械学院正式存续尽管只有短短的11年,但这所学校办学起点高、地位高、影响大、特色鲜明。1958年开始办学就是本科,而且这所学校在当时的机械系统影响很大,机械部十分看重,特别是北京机械学院办学目标定位十分明确,就是为全国机械系统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尽快建立完整的机械工业体系、加快国家机械工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学校办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精神培养,十分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将这一时期办学的精神特质概括为“秉承传统、特色育人”[5]。这个时期的精神体质与服务于工业报国的理念相契合,依托于行业,服务于行业。

2.2.2 艰苦创业、不断发展

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整理,我们梳理了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及其前身之一、 北京机械管理专科学校办学时期。也就是从1961年合并组建新的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到1984年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到1986年北京机械管理专科学校和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正式建立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之后简化名称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再到2004年开始筹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40年间,是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不断发展壮大、 不断跨越提高的阶段和过程,先后由中专校发展成为大专校,再由大专校跨越为本科校,实现了“三级跳”[6]。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前身之一的北京机械管理专科学校开始建校的1961年,底子薄,起点低,影响小,但在40 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尤其是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成立之后,秉持直接服务于机械工业一线、突出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的技术人员,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契合了国家机械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将这一时期办学的精神特质概括为“艰苦创业、不断发展”。这个时期的精神特质也是从服务于工业报国的理念中孕育出来的[7]。

2.2.3 特色办学、矢志育才

1978年,为改变我国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方面的落后状况,更好地服务国家电子化工业,成立了北京大学二分校,从这里开始,即开始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及其前身的办学时期。这一时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从“北大二分校”开始起步,发展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又于1996年合并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和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组建为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这个办学历史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自力更生、争创一流,学院应国家计算机工业发展需要而生,随国家计算机与信息事业而迅速壮大。因此,我们将这一时期办学的精神特质概括为“特色办学、矢志育才”[8]。这个时期的精神特质同样是服务于工业报国的理念。

2.3 第三个阶段的学校精神特质:承载厚望、追求卓越、信息强国

2004年,为了满足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人才配置的需要和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办公厅发文决定将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正式成立。这一时期,从开始筹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到正式建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再到新大学不断发展,其中背负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希望,承载了全新的责任与使命,也体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理想、智慧、创造与奋斗。这一时期,学校克服了许多困难,承受了很多挑战,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战略需求,形成了光电检测与系统、机电系统与智能设备、高动态导航与感知、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知识管理与智能决策五大优势科研领域,秉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努力发展,不断前进。“信息特色鲜明”是我们的重要发展定位,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之后,强化信息特色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学校顺应信息时代发展大趋势,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以博士点创建与申报为牵引,大力突出信息特色建设,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推进具有信息特色的“新工科”“新文科”专业群建设,持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对标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设备、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需求,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引领学校建设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美好的前景,正是这样的根本和特色,支撑了我们学校始终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需求,为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国防军工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大有用武之地。因此,这一时期办学的精神特质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承载厚望、追求卓越、信息强国”。

3 结语

纵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80 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拥有着自己光荣的传统和独特的骄傲!按照历史阶段,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精神特质可以理解为从追溯历史办学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实业救国”,新中国成立之后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正式成立之前的“工业报国”和新大学成立后践行的“信息强国”。在80 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充分体现了“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校训以及“笃信、崇学、开放、超越”的精神。全校师生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严谨治学,勤勉做事,勇于担当,敢于探索的坚定信念和精神风貌,实现了学校致力于培养成有责任、能担当、守承诺、尚美德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特质办学机械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国画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2:06
调试机械臂
当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简单机械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机械班长
按摩机械臂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8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