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

2022-01-17 08:09刘振华沙之阳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风景区治安景区

刘振华, 沙之阳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8)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人财物的大流动,风景区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各种治安问题,严重影响风景区社会治安秩序。鉴于此,各地公安机关相继成立了旅游警察大队或者采取了其他相关措施,切实保障旅游安全。无人驾驶飞行器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1]。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目前已在我国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若将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进行推广和完善,将有力维护风景区社会治安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应用中的必要性

(一)风景区地域范围广,人员流动大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自然资源部统计,目前我国已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批共244处,面积约10.66万平方公里;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面积约11.74万平方公里,两者总面积约22.4万平方公里[2]。广泛分布的风景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至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在持续上升,2019年全年国内游客人数突破60亿人次,比2018年增长8.4%,创造历史新高(见图1)[3]。特别是在每年的“五一假期”“十一假期”和“春节”前后,我国热门景点人满为患,景区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图1 2015年—2019年国内游客人次及其增长速度统计

针对风景区地域范围广、人员流量大,难以有效进行治安管控的特点,无人机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首先,无人机具有灵活机动的特性,这使得无人机能够无视地面障碍,遇到突发情况时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预先处置工作;其次,无人机巡逻守护范围广,发现问题能力强,能够实现对风景区全天候无死角的实时监控;最后,无人机能够有效实现空地联动,对风景区进行立体治安防控,严防客流高峰期治安问题的发生。

(二)少数游客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是防范和减少风景区安全问题的基础。在风景区中,由于少数游客安全意识淡薄,容易造成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如2018年1月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山景区,一位游客背包被盗,损失上万元[4];2020年11月1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大黑山风景区,一名游客从岩壁高处坠落,不幸遇难[5]。

针对少数游客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如果能运用无人机技术手段,发挥其在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以及事后止损的优势,让游客在风险发生的三个阶段都能得到有效的应急保障,及时切断危险因素间的因果联系,能最大化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切实保障旅游安全。

(三)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力量薄弱

1.组织机构不健全。风景区中组织机构是安全防范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风景区由于地域广袤,社会治安防控的组织机构不健全是普遍现象。风景区安全防范组织机构不健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统一高效的安全管理机构,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之间沟通协作能力不强;二是职权划分不明确,发生突发情况后各部门不能快速反应,浪费了宝贵的应急处置时间;三是物资和经费保障不充分、队伍建设不完善,景区自身安全防范能力较低。

2.人防力量紧缺。人的要素在社会治安防控中占核心地位。人防力量在风景区具体表现为公安民警、应急救援队员、景区安保人员等。就目前来看,维护景区治安秩序的任务还是大多落在了公安民警的身上,他们在承担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防”“管”“控”工作的同时,大量的安保任务和其他非警务活动也占用了过多的警力资源,导致警力严重不足,难以对风景区社会治安实施全方位有效防控。

3.技防力量薄弱。目前,风景区中广泛采取的技防手段以视频监控技术为主。监控探头在风景区的重点部位都有一定的布置,但由于风景区地域面积广、人流量大以及监控设施过于固定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大的监控盲区,甚至有些区域监控设备因缺少维护而失效,长此以往,这将势必影响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效果。

基于此,风景区中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只能向科技力量寻求突破。而无人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技防手段,具有机动灵活的应急性、信息收集的高效性、操作简单的便捷性、防控范围的广泛性、执行任务的低风险性以及空地结合的联动性等诸多优势,能够有效弥补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的不足。

(四)风景区社会治安问题多发

1.一些案件在风景区频发。目前,风景区成了一些案件的多发地。一是风景区内治安案件呈上升趋势。由于旅游经济活动的不断开展、游客流量的显著增加,治安案件是风景区中最常见的治安问题。目前,风景区中突出的治安案件有扰乱社会秩序、欺诈和损坏公私财物。以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风景区为例,据笔者调查,2015年至2019年期间,三类治安案件总数增长了136.6%,治安形势变得相当严峻(见图2)。

图2 2015—2019年桃花源景区治安案件调查统计

二是风景区内盗窃珍贵、稀有动植物类刑事案件呈高发态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风景区治安防控力量投入的加大,风景区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像凶杀、抢劫、强奸等恶性刑事案件在风景区已经大为减少,但在风景区中盗窃珍贵、稀有动植物类刑事案件仍呈高发态势。如2015年11月,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上苍坊森林公园的4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被非法采挖[6];2017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中10只国家二级重点动物蛤蚧被非法捕捉[7]。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严重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大大降低了风景区的游览价值,不利于风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风景区内因纠纷引发的集群行为时有发生。集群行为是在相对自发、不可预料、无组织的以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某一共同影响或刺激产生反应而发生的行为[8]。集群行为是近几年在风景区常见的治安问题。风景区中的集群行为大多因矛盾纠纷引起,是社会矛盾纠纷积聚突然爆发的结果。如2018年8月9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天门山风景区,游客崔某与旅行社发生服务纠纷,引发200余名旅游业从业者包围该游客所住酒店[9]。 这类治安问题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游客的人身安全、损坏了该风景区的形象,更是破坏了当地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3.治安灾害事故在风景区多发。治安灾害事故是风景区内比较常见的灾害事故,风景区中多发的治安灾害性事故有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等。以交通事故为例,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7年以来,全国共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旅游客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189起,造成87人死亡、37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578万元[10]。从中不难看出,风景区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往往损失重大、触目惊心。

风景区社会治安问题的多发,是景区中各类风险因素相结合,由量变到质变的最终体现。同样,在治安问题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无人机的应用都能起到很好地预防和应急处置效果。

二、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应用的可行性

(一)无人机的迅速发展

1.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我国风景区具有地形复杂、面积广大和人流量众多等特点,容易滋生各种治安问题,社会治安防控难度大,一般的治安防控措施难以满足安全需要。而无人机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能在风景区中空旷地区飞行自如,甚至随着技术的突破,现有的无人机在风景区建筑物内部,都能保持高效运转。

除了无人机自身性能的提升之外,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也加快了无人机在风景区运用的步伐。目前,无人机最大的短板就是续航不足。而在2019年5月份,上海复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复亚无人机全自动机场”,不仅解决了无人机续航的问题,还使得无人机起飞、降落、储存数据以及远程通信等过程全自动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使得无人机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游刃有余,让科技为景区治安赋能。

2.无人机应用成本较低。首先,相比于以往无人机成本高、技术水平低的特点,现有的无人机有了质的飞跃,制造成本大幅降低,而且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无人机市场需求的增大,无人机的价格也越来越透明化。其次,与载人直升机相比,无人机的采购、运行和维护成本都比较低,性价比高,在风景区的高山密林地带或者建筑物林立区域,无人机的体积优势明显,适用性更强。最后,无人机飞手的培训周期短、成本低、投入快,在一个星期左右就能进行实战演练。

3.无人机发展前景广阔。2019年5月7日至8日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科技兴警”这一目标。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无人机在风景区的广泛应用将是完善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趋势。无人机良好的机动性,配合相应的信息化控制系统,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其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并为公众所熟知,它将成为空中的“天眼”,在完成风景区日常“打”“防”“管”“控”工作的同时,又能协同各个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有利于景区治安防控工作的行动,尤其在应对“人力不能及、舟车不能达、生物不能存”的勤务活动中,无人机更能大展身手,有效维护景区安全。

(二)无人机应用于社会治安防控的成功经验

1.国内无人机在治安防控中应用现状。目前,我国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管理、治安巡逻和打击犯罪等有关社会治安防控的各个方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交通管理方面,发生交通事故后,无人机可以快速飞往现场,与交通指挥中心进行视图对接,反馈现场状况,进行交通疏散,锁定嫌疑车辆和人员,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在治安巡逻方面,无人机能够弥补地面监控防护网络的不足,消除监控死角,将收集的治安情报信息与公安信息网络对接,可以迅速识别违法犯罪人员并进行跟踪和动态监视;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无人机能够对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立体化监控,全面掌控事态进程,收集证据,针对有关违法犯罪的“人”“物”“事”进行高空喊话劝阻,引导其放弃进一步违法犯罪的想法,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派遣搭载催泪弹、电击枪等武器的无人机立即制止违法犯罪,驱散人群,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而在风景区中,目前无人机的应用比较单一,以应急救援为主。如2020年5月,湖南张家界景区利用无人机搜寻失联翼装飞行女大学生,找到该学生遗体[11];2020年6月,海南三亚警方运用无人机找到2名景区爬山迷路失联人员[12]。

其实,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不仅限于此,对于风景区中存在的交通安全管理、治安巡逻和违法犯罪等问题,无人机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首先,无人机在风景区的应用能够有效拓展警务工作区域,到达地面力量难以企及的危险地带,保障地面人员安全,弥补风景区治安防控的漏洞;其次,无人机是景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要的一环,无人机的出现为警务工作插上了翅膀,能够快速捕捉有关“人”“物”“地”“事”“时”的信息,促使决策科学有效;最后,无人机在风景区的应用不仅能实现地空联动,改变以往地面单一作战状态,还能大大解放警力和其他联防联控力量,将有限的人力资源精确部署下去,有效维护景区治安秩序,是一种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运行机制。

2.国外无人机在社会治安防控应用中的经验。在国外,无人机由于起步早、投入大、发展快等特点,在治安防控中应用模式已经十分丰富,这为无人机在我国风景区治安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墨西哥恩森纳达,警方运用无人机“悟”Inspire 1进行巡逻,四个月内出勤1600次,参与抓捕行动500次,促使社会犯罪率下降10%,入室盗窃案件下降30%,治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该地区警方首席技术官称:“使用无人机有助于缩短响应时间,及时抓捕犯罪分子。”[13]

三、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

(一)提高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应用的认识

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风景区社会治安的治理与维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而无人机要参与到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去,必须提高对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应用的认识,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首先,风景区管理单位应聘请专业无人机培训机构对景区管理人员予以培训,组织掌握无人机技术知识,重视无人机的应用。其次,无人机在风景区民用拍照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有一定群众基础。因此,在此基础上对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的应用进行宣传引导,比如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定期开展无人机编队作战演练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认可度,鼓励社会公众为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的应用建言献策。

(二)建立健全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应用的机构

1.指挥调度机构。指挥调度机构专职风景区无人机的指挥调度,通过对无人机资源的实时分配来保证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的稳定运行。对于无人机的总体调动,可参照机场塔台的模式,在风景区设置专门的无人机指挥调度中心,负责风景区内所有无人机的指挥调度,通过对不同型号、不同功能的无人机进行合理搭配,使其满足风景区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社会治安防控需要。

2.行动组织机构。行动组织机构专职景区无人机参与治安防控的组织和执行。行动组织机构可下设固定及流动机构。固定机构设置可与无人机指挥调度中心设置于一处,以便与指挥调度中心高效对接,接受指令并及时反馈信息。流动机构设置为无人机流动小组,以车辆搭载无人机和飞手徒步行动的方式赶赴现场,与地面治安防控力量配合,处置远程无人机指挥中心无法解决的问题。

3.游客管理机构。风景区主要面向以参观游览为目的的人群开放,风景区存在的治安问题大多由游客产生,针对游客展开。首先,游客管理机构协同无人机指挥调度中心,结合其他安全防范措施,对游客聚集地带、景区重要部位、案件多发地点和景区危险地段派遣无人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逻守护,严防各类案件、事件和事故的发生,规范游客的行为。其次,游客管理机构要能与游客实时对接,在风景区设立无人机一键响应装置,提示游客进入无人机巡视区域,或者通过线上方式,接收游客的安全需求,为游客提供必要的安全服务。最后,游客管理机构建立无人机线上线下意见建议收集渠道,改善无人机维护风景区治安管理的方式方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三)建立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应用的机制

1.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是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运转的基础。单从无人机方面所收集的情报信息不足以满足整个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需求,必须将景区内所有获取情报信息的渠道整合,进行信息共享,实时更新风景区的治安状况。笔者认为,无人机全面参与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需要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风景区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对于云平台的搭建,首先,要将风景区的地理信息、人员信息、重要部位信息和无人机信息录入平台,为风景区的治安管理建立基础信息库;其次,把无人机、景区监控设备以及游客管理机构的情况报告等实时获取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云平台,对有关治安的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按照危害程度确定一般、严重、特别严重三个等级,并显示更新事发地能够调度的治安防控力量;最后,无人机指挥调度中心能根据不同级别的治安防控需要作出高效部署,通过互联网将命令下达给景区中各区域的无人机预先处置。

2.强化沟通协作机制。沟通协作机制是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运转的保障。我国大部分风景区是由多块不同区域构成的整体,社会治安环境复杂,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必不可少。一方面,无人机飞手要与地面治安防控力量进行沟通协作,为地面人员提供信息支持,防止事态的扩大。另一方面,发生重大案件、事件或者事故后,无人机指挥中心应当与公安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作,结合“风景区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形成多级联动,根据现场情况下达指令,协助配合进行处置。

(四)提升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能力

1.提高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的识别能力。应对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出现的各类治安问题,首先要对风景区所发生的各类案件、事故等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才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因此,在结合“风景区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的识别基础上,也对无人机所搭载的设备提出相关要求。除了单一的拍摄设备外,在风景区内无人机可配备红外热成像、雷达等设备收集信息,提高人像动态识别能力,切实维护景区安全。

2.强化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的处置能力。无人机作为一种社会治安防控手段,必须强化其对风景区各类治安问题的处置能力。无人机的处置能力取决于其自身所搭载的设备,在满足风景区日常巡逻守护的同时,面对突发案件、事件和事故,风景区所配备的部分无人机应具有足够的制止违法犯罪的能力。对于风景区这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无人机应配备非致命性装备进行布控,诸如网枪、闪光弹等装备,既能阻止违法犯罪行为,又能避免对无关人员造成伤亡。此外,将无人机进行编组搭配也能提升无人机的处置能力。把不同类别、不同功能的无人机进行编组作战,由大、中、小型无人机组成相关编队,或将挂载不同装备的无人机进行混编,根据事件大小,有针对性的派出无人机,达到迅速控制现场,有效维护治安秩序的目的。

(五)加强无人机在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中的应用保障

1.完善无人机的物资和经费保障。无人机作一种高科技手段,其维护和发展需要相应的物资和经费保障。对此,风景区管理机构应当协同公安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对风景区负有社会治安防控责任的部门,组织建立专项资金,保障无人机的日常维护和更新换代。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无人机资金使用公示制度,接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

2.增强无人机的有关人员保障。无人机的投入使用,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无人机飞手和专业维修人员。一方面,通过聘请无人机专门培训机构,针对风景区的现实条件和治安状况开设培训课程,组织进行穿越障碍、模拟处置、装备使用和理论测试等多环节的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无人机飞手发放该风景区专门的无人机飞行执照;另一方面,通过对接专业无人机公司和高等院校,以签订协议或招聘方式对无人机及其配套设施的维修保养进行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风景区治安景区
Me & Miss Bee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治安文化与治安秩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