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2022-01-17 11:02:32肖春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评价教师

肖春庆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5)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发展,国家相关政策也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推动优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推动校内校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1]。自2003年何克抗教授将“BlendedLearning”概念首次引入我国,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研究便快速发展起来。混合式教学打破“一次过”的常规课堂教学,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在信息教育技术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已然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现有的混合式教学研究多聚焦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应用等,对于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则较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为推动混合式教学的发展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究科学合理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是大势所趋。本研究在阐述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以配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评促教”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1 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

1.1 理论基础

1.1.1 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理论诞生于信息技术发展和在线教育普及的21世纪。国内学者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尚未有统一定论,但目前普遍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学习方式的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黄荣怀教授在《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中解释:混合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在“适当的”时间为“适当的”人采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和为适应“适当的”学习风格而传递“适当的”技能来优化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业成就[3]。混合式学习理论是混合式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混合式教学评价又是在混合式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将混合式学习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此意义上说,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将线上线下教学特点相结合,既要体现教师、学习者、同伴等多种角色在评价中的作用,又要结合线下合作学习活动和成果评价与线上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的优势结合,强化过程性考核[4]。

1.1.2 成果导向理论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最早于1981年由美国学者William G.Spady等人提出。Spady在《成果导向教育:关键问题与答案》中指出成果导向教育意味着“围绕学生学习结束后获得成功的关键,来明确地聚焦与组织一切教育活动”[5]。该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旨在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参照来设计相关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即与传统教学相反的反向设计[6]。这就启示我们思考由原来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学生“学什么”,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来设计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成果导向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要求我们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新增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双主体评价方式,重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设计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最终实现“以评促学”的目的。

图1:混合式教学实施基本流程

1.2 基本原则

1.2.1 评价主体多元化

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及学生均参与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且以终结性评价—即量化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考查。混合式教学评价采用多元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教学活动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反思,改善其学习效果。

1.2.2 评价方式多样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求混合式教学评价不能单一地仅仅关注终结性评价,必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除却以往线下教学活动和过程的考核指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过程考核的方式,教师可将线上教学平台学习数据分析纳入考核评价,实现主观判断和客观数据相结合。教师可从评价反馈中及时了解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1.2.3 评价内容全面化

评价内容全面化既是要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评学生在混合式学习中展现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相关能力的变化,这样也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以及国家提倡的课程思政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混合式教学实施基本流程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自2017年起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其流程分为三大阶段:课前、课中、课后(如图1所示)。课前教师在班级QQ群发布导学案,让学生对即将学习单元的主题,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等有清晰的认知。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任务清单在教学平台上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如观看微课,阅读材料,发布讨论观点等,学生也可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提交至讨论区域,以便教师在上课前知悉学生的自主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课中教师首先针对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如利用平台进行在线测试或组织小组讨论、汇报等。其次教师可针对学生课前反馈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授答疑解惑。最后教师在面对面课堂上对新知识的难点重点布置自主探究式或合作式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多交流,多发表观点,锻炼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课后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在教学平台观看微课进行拓展学习并完成在线作业,与同伴互动交流进行课外资料搜索完成课后拓展项目。学生需定期提交学习总结至平台,在训练反思能力的同时也会获取同伴和教师给出的建议。

2.2 基于混合式教学流程的评价体系

本研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应的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比重。其中过程性评价即平时成绩由课前、课中、课后学习评价构成;终结性评价即期末成绩由小组项目成果汇报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如表1)。

在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进行干预措施。在课前学习评价中,教师发布单元学习导学案,里面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清单,且教师同步上传课前预习所需完成的阅读材料、微课视频、讨论话题等至教学平台。评价指标为学生登陆平台次数、微课观看时长、参与讨论发帖数来评价学生课前学习参与度及其自主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前学习任务的布置主要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查看平台数据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在课中学习评价中,教师首先根据在线测验结果和学生在教学平台发帖情况进行集中答疑解惑,也为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前合作学习成果的小组汇报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关注小组分工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完整性、内容的创新性和汇报的交流方式等方面,教师的及时反馈也能给学生指明提升改进的空间。此外,在进行新知识重难点讲解时评价学生在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中的发言次数、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在课后学习评价中,教师可通过教学平台查看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课后拓展学习是对学生知识理解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学习总结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

表1: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终结性评价指标是期末小组项目汇报,既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也是对个人能力素养的锻炼;最后的期末考试则是对学生本学期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

3 小结

混合式教学是现在高校普遍践行的教学模式,大量实践证明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将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面授课堂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果。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效果,从评价反馈中进行教学和学习上的调整。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评价体系:基于混合式教学实施流程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效果,也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改变是一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更加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实践改进。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评价教师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民族文汇(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莲心宝宝有话说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