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玲 黄沂 陈海燕 蒋菲菲 周艳琼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 530023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约占所有颈椎病的60%,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CSR病理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神经根受压或各种因素侵袭损伤神经根,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因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修复损伤的神经根是临床治疗CSR患者的关键[2-3]。王玥[4]报道,烫熨疗法能够改善CSR患者的颈项部软组织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分泌,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为探讨CSR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理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5]报道的方法建立CSR大鼠模型,探讨了烫熨疗法对CSR大鼠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舔足时间、机械痛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选取体重150~200 g的雄性SD大鼠18只,给予恒定温度[(23±2)℃]、湿度(60%)、12 h循环灯光、标准饲料及自由饮水进行适应性饲养7 d,使大鼠适应环境。采用随机数字法将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烫熨组,每组6只。根据科技部颁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对大鼠进行处置。
1.2 造模 模型对照组、烫熨组SD大鼠(共12只)禁食禁饮12 h后,用10%水合氯醛(0.35 mL/100 g)对其进行麻醉,将无毒、性质稳定的直径为0.5 mm的尼龙鱼线插入SD大鼠C4-T1位置,建立CSR大鼠模型[5]。
1.3 模型验证 术后取造模大鼠(共12只)颈部患处神经根节组织进行HE染色,通过观察神经元细胞核、胞质及细胞形态结构判定模型是否成功。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造模大鼠神经根组织受损严重,神经根外膜包裹不完整,纤维排列紊乱,部分纤维轴突消失;神经元胞体数量明显减少,核仁不明显。根据标准[5],12只大鼠全部造模成功。
1.4 烫熨干预 给予空白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干预;模型对照组大鼠造模7 d后不进行烫熨干预,正常喂养。烫熨组大鼠造模7 d后开始进行烫熨干预:(1)中药烫熨包制备。准备乳香、没药、红花、桂枝、千年健、鸡血藤、牛大力、飞龙掌血各30 g,打碎后置于瓦罐中, 用50度米酒浸泡,浸泡6个月后用纱布将药渣滤出,装入纯棉治疗巾制成的烫熨包,将烫熨包置入玻璃器皿,淋上50度米酒,以烫熨包湿透但不渗出药液为宜。微波炉加热烫熨包5~6 min,挤出多余药液,用干燥棉布治疗巾包裹好烫熨包,防止烫熨包温度过高烫伤大鼠,但需注意烫熨包温度过低也会影响烫熨效果。(2)烫熨治疗。刮除大鼠膀胱经(天柱穴至膈俞穴)、督脉(风府穴至身柱穴)、胆经(风池经肩井穴至肩端穴)[6]局部毛发,用止血钳夹持烫熨包以适当的力度沿大鼠背部督脉风府穴自上而下烫疗至身柱穴,然后烫熨督脉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天柱穴至膈俞穴,最后沿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的风池穴经肩井穴烫至肩端,每条经脉每天连续烫熨20次,连续烫熨7 d。烫熨治疗过程动作要轻柔连贯,以大鼠皮肤出现潮红为度;每次烫熨结束,喂食大鼠适量温水,正常喂养。
1.5 评价
1.5.1 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 在烫熨组大鼠烫熨前、烫熨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参照文献[7]分别对模型对照组、烫熨组大鼠进行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将两组大鼠放入观察箱,适应环境30 min后,观察大鼠自由活动时其后肢的使用情况及跛行程度,连续观察15 min,每5 min记录1次评分,取3次评分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评分标准:大鼠后足可正常平放地面上记0分;大鼠后足轻放地面,足趾并拢向下记1分;大鼠后足仅后爪内侧缘着地记2分;大鼠仅有足后跟触地,足趾向内蜷起记3分;大鼠全脚抬高,远离地面记4分;大鼠出现舔舐足部的表现记5分。
1.5.2 舔足时间 在烫熨组大鼠烫熨前、烫熨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分别观察记录模型对照组、烫熨组大鼠的舔足时间。将大鼠置于观察箱内30 min以适应环境,观察大鼠自由活动时舔或咬足的时间,连续观察15 min,每5 min记录1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1.5.3 机械痛阈检测[8]造模前,烫熨组大鼠烫熨治疗前、烫熨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采用YLS-3E疼痛分析仪分别检测三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将疼痛分析仪的钝头有机玻璃装置放置于大鼠的足趾第三、第四跖骨中间,缓慢增加压力,直至大鼠出现嘶叫、挣扎、试图抽回足爪,记录此时疼痛分析仪的压力值即为大鼠的机械痛阈。间隔15 min检测1次,共检测3次,取3次结果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造模后、烫熨治疗前后的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比较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烫熨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的自发性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熨组大鼠烫熨治疗后的自发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的自发性疼痛评分与时间有交互效应。见表1、图1。
表1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造模后、烫熨治疗前后的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比较(n,x±s)
图1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烫熨治疗前后的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比较( 注:#P<0.05,##P<0.01)
2.2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造模后、烫熨治疗前后的舔足时间比较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烫熨组大鼠治疗烫熨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的舔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熨组大鼠烫熨治疗后的舔足时间显著短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的舔足时间与时间有交互效应。见表2、图2。
表2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造模后、烫熨治疗前后的舔足时间比较(s,n,x±s)
图2 模型对照组和烫熨组大鼠造模后、烫熨治疗前后的舔足时间比较(注: ##P<0.01)
2.3 三组大鼠造模前后、烫熨治疗前后的机械痛阈比较 三组大鼠造模前及造模成功后、烫熨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的机械痛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熨组大鼠烫熨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的机械痛阈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的机械痛阈与时间有交互效应。见表3、图3。
表3 三组大鼠造模前后、烫熨治疗前后的机械痛阈比较 (g,n,x±s)
图3 三组大鼠造模前后、烫熨治疗前后的机械痛阈比较 (注:##P<0.01)
中医学将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归属“颈肩痛”“痹证”范畴,认为风、寒、湿邪等侵袭颈部是其发病的主要外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是其发病的主要内因。目前,CSR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由于手术治疗难度高、危险性大,因此90%以上的CSR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9]。一些研究结果[4,10-11]显示,烫熨疗法治疗CSR患者疗效确切。
为探讨CSR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建立CSR大鼠模型,探讨了烫熨疗法对CSR大鼠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舔足时间、机械痛阈的影响。结果显示,烫熨治疗后第1天、第7天,烫熨组大鼠的自发性疼痛行为学评分、舔足时间显著少(短)于模型对照组,机械痛阈值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接近空白对照组的水平,提示烫熨治疗可显著改善CSR大鼠的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中医认为,CSR主要是由于人体颈项部“阳化气”功能不足,风寒湿邪侵袭,风邪致太阳经俞不利,营卫失和,寒邪伤阳气,湿性粘滞,导致寒凝、瘀血、痰湿等“阴翳”聚集,机体肌肉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血液黏稠,阻滞经络,经气不通[12-14]。蔡慧倩等[15]报道,CSR发病与机体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关系密切,治疗主要在于扶阳化气,消除阴翳。
烫熨疗法通过对体表的热刺激,药效作用于经络腧穴,能激发经络本身功能,调节督脉之阳气,助太阳膀胱经气,温经活血、祛湿逐寒以疏通气血。本研究熨烫包中的乳香、没药、红花有调气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桂枝有温经通络、助阳化气之效;千年健、鸡血藤、牛大力、飞龙掌血有活血舒筋、强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之功效。药物通透表里,深达经络,能加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加快炎性物质吸收,改善局部神经组织缺血、低氧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痛阈、修复损伤的神经根,最终达到消除阴翳,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导致的疼痛症状[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