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桂芬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要通过实践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巩固,而教师通过批改作业也有效实现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但每个学生成长环境和个体因素存在不同,因此,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积极性,就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辅导和设计,这样才能保障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不同水平学生;数学实践作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实践性作业概念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及发展学生各项能力的一种作业形式,其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主要发挥复习、引导、应用的功能。另外,任升禄和黄跟初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中将数学实践性课外作业界定为: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实际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提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作业形式。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的学者大多数认为数学实践性课外作业的内涵应体现以下两点内容:首先,相较于传统数学家庭作业,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所营造的是现实情境而不是虚拟情境。实践性作业更加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强调教师要借助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将课堂内外间的隔阂打破,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课堂之中所学内容均来源于日常生活实际,并学会科学的应用于生活中去,从而帮助其形成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受教育者的知识来源、促进其发散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其次,相较于传统数学家庭作业只重结果的评价方式,数学实践性作业重在抓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是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由外到内逐渐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其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知识迁移及观察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实践性作业类型与实施意义
数学实践性作业主要分成动手型、调查型、应用型、游戏性、信息技术型五种类型。其中,动手型实践作业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共同参与,从而使其掌握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其目的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调查型实践作业是指学生先进行社会调查,然后从数学的角度分析数据,最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应用型实践作业则主要侧重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将数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学会用学过的知识主动解决问题;游戏型实践作业则是指教师从课堂教学和课本资源中发掘游戏素材,组织学生通过游戏学习数学,从而帮助学生从实际游戏经验中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与技巧,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数学思维;信息技术型实践作业则主要侧重于通过让学生在互联网查询和收集有关数据资料,从而使其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见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平台。
实践性课作为小学生课外作业的重要形式,通过使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操作、实际调查、寓教于乐,融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多方面的发展与提升。另外,由于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没有标准答案与解题方法,学生只能通过自己亲身实践、手脑并用才能完成作业,在此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巩固与加强其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得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及数学思维得到极大提高。
三、不同水平的小学生如何参与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
3.1抓住内涵,树立正确的实践性作业观
伟大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即教师要把教育教学融入生活之中。体现在对小学生的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则要求教师要注重作业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树立正确的实践性作业观,即明确实践性课外作业就是指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情境为载体,将书本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成动态的学生与社会实践互动的一种学习活动,它是拉进学校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桥梁与纽带,是促进受教育者多样化成长的创新型作业形式。
纵观当下的小学生学习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上课讲知识点时学生都懂,教师课下布置的各项巩固练习题学生都会,但当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下需要借助平时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现实中的问题时,学生却不知该如何去做了。而实践性课外作业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将课堂内外的隔阂打破,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学会科学的应用于生活中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班级同学的知识来源、促进其思维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3.2关注学生差异水平,落实不同水平学生实践作业设计
通过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任课老师在进行实践作业设计时,容易忽略班级同学的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性。在设计实践作业过程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坐在面前的每一位学生因其所经历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背景的不同,从而导致学生间的“数学现实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进行实践作业设计时,除了依据知识内容的难度,还应关注到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与特点,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将选择权教还给学生,由他们依据个人学习方式及习惯特点选择不同水平作业完成类型。
例如,教师在讲授《升与毫升》这节课后,让班级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日常中的“升与毫升”。最终同学们交上来的作业形式各异、丰富多彩,有的同学喜欢画画,便搜集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容器绘制出形状各异的“容器”主题手抄报;有的同学喜欢自己创造,便利用家里的量筒动手制作了盛水的容器等。由此不难发现通过将作业设计主体交还给学生,多维度的设计不同水平实践作业,从而使得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真正喜欢上数学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布置数学实践作业的时候,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认真分析学情,了解个体差异,设计分层化的作业实践内容,实施差异化的作业评价方式,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才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董小菡. 基于学情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差异化的设计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9.
[2] 陈斌. 例谈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J]. 基础教育论坛,2021(16):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