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有福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41)
宋朝西南边界的大变动始于交趾事实上的独立,此后广南西路西部的特磨道、右州一线成为新的边疆。由于北宋初年宋王朝面临的北方边境压力过大,往往疏于对这些地区的治理,加之各“蛮族”①生存条件艰苦,冲突便在所难免。广南西路位于宋朝西南边陲,宋初其建制多变,北宋至道年间逐渐固定。广南西路包括今广西全境和海南岛,这一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且常有相互攻伐之举。然而复杂的民族关系并没有影响学者的研究热情,纵观前人研究,有学者对广南西路境内“蛮族”反宋进行过探析[1-2],亦有学者考察宋朝在包括广南西路在内的整个西南民族地区的羁縻政策[3-6],还有学者致力于探讨广南西路境内的生界分布情况[7]。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可谓十分丰富,但也难免有不足之处,如有的学者对侬智高反宋的原因进行了诠释,但笔者以为此说法有待进一步论证。此外,对于宋朝广南西路境内“蛮族”与宋朝政府冲突的事件、冲突的原因及结果、冲突的处理,学界往往有所忽视。
宋代,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复杂,治理难度颇大。“宋承唐制,在西南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以缓解民族矛盾,实现区域稳定和发展。”[7]但事与愿违,两宋时期,广南西路的冲突几乎从未停止,虽小规模者居多,但大规模的冲突亦不在少数。具体说来,抚水州(安化州)地区最为频繁,从北宋太宗朝至南宋宁宗朝时常发生冲突,以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声势最为浩大。广源州侬智高在仁宗皇祐四年(1052)起兵反宋,后建国称帝,是为广南西路诸少数民族反宋的高潮,仁宗庆历四年(1044)环州区希范反宋也建立过政权,但其政权持续时间不及侬智高。此外,南丹州的莫淮阆以及海南的黎族都曾与广南西路地方政权发生武力冲突。
北宋时期大大小小的“蛮乱”多达24次,尤其以宋仁宗时最多。北宋的“蛮乱”多发生在安化州、南丹州、观州等广南西路的北部地区和邕州等广南西路的西部沿边地区,此外海南岛等地也有零星的冲突事件。南宋时“蛮乱”次数虽有所减少,但也有18次,以宋高宗绍兴年间最多。南宋时“蛮乱”的高发区已经转移到广南西路南部隔海相望的海南岛,但难以治理的安化州也时有发生。北宋初期宋王朝的军事部署重心在于防范北方的边患,对西南边陲的广南西路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南宋偏安江南,进一步加强对广南西路的治理,因此出现了两宋“蛮乱”次数的差异。史料所载两宋广南西路的“蛮乱”事件见表1。
表1 两宋时期广南西路“蛮乱”统计
表1 (续)
“安化蛮”的活动地域大致集中在广南西路宜州的南部,其地为安化州,是宜州下辖的羁縻州,宋真宗之前称抚水州,后真宗于大中祥符九年(1016)亲自赐名为安化州。宋朝对于“安化蛮”的治理可谓“软硬皆施”,一方面任用蒙氏首领为土官,另一方面对蒙氏一族频繁侵袭周边地区,也采用军事手段解决。宋朝如此重视安化州的稳定是因为宜州重要的战略地位,“宜州与牂牁诸蛮毗邻,为广西西北部边防重地”[8]133。而宋王朝对“安化蛮”的治理效果却诚如黄粲茗先生所言:“安化蛮的侵扰在北宋时期并没有真正被平定过。”[1]34到南宋朝“安化蛮”也时侵扰活动。据《宋会要辑稿》和《宋史》记载,两宋时期“安化蛮”发动的对周边地区的侵扰多达十余次。
“安化蛮”的侵扰活动虽频繁,但每次持续时间不长,而且参与活动的人数十分有限,所以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破坏较小。此外,“安化蛮”发动侵扰还有一个特点:劫掠周围州县,抓获汉人及牲畜,夺取钱财米粮等生活必需物资,而不是建立政权。《宋会要辑稿》载:“太宗雍熙中,抚水蛮数寇边境,掠取人户、畜产。”[9]9838《宋史》中也有绍兴“三年,安化蛮蒙全剑等八百人劫普议砦,火其屋宇”[10]14210的记载。从“安化蛮”的行为来看,其侵扰活动背后可能隐含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真宗咸平二年(999),“安化蛮”的侵扰结束后,“其党狡狯者凡三十余人,宜州守将因擒送阙下,上召见诘责之,对曰:‘臣等蛮陬小民,为饥寒所迫耳’”[10]14206。面对皇帝责问,其首领回答得很直白——被恶劣的生活所逼迫。其生存状况如何?“安化蛮”的生产活动“亦种水田、采鱼,其保聚山险者,虽有畬田,收谷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他处,无羊马、桑柘”[9]9838,可知“安化蛮”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为了生存不得不打猎获取鸟兽,且畜牧业和手工业不发达。广西山地面积广阔,但可供耕种的山间盆地数量有限。“安化蛮”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骤减,为生存所迫就会侵扰周边百姓。
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安化蛮”再次起兵反宋,先后攻打天河寨、思立寨和怀远军。面对声势浩大的冲突,宋朝决心以军事手段解决,“以东染院使、平州刺史曹克明为宜融桂韶柳象邕钦廉白等州巡检安抚使,内殿崇班王文庆、殿直合门祗候马玉、入内东头供奉官杨守珍为同巡检并安抚都监兼管勾溪峒事,发潭州驻泊虎翼兵三百人以从,岁给公用钱三十万”[9]9839。在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之后,终于在当年十一月结束了战争。关于“安化蛮”反宋的原因,广南西路转运使俞献可曾经上书“知宜州董元己不善绥抚,昨蛮人饥,来质糇粮,公纵主者克剥概量;及求入贡,复骤沮其意:遂使忿恚为乱”[9]9839。无独有偶,熙宁年间也发生了类似事件,“熙宁初,知宜州钱师孟、通判曹觌擅裁损侵剥之,土人罗世念、蒙承想、蒙光仲等为乱”[10]14208。
黄璨茗先生指出:“地方官员的贪腐与渎职导致安化蛮反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36表面上是知州等官吏盘剥侵吞引起“安化蛮”侵扰周边,其实还是源于生存危机。罗世念等人发难之后,宋朝有关部门曾询问相关情况,史载:“经略司问致寇状,而宜州但以饥为言,故朝廷赐粟二万石以安辑之。”[10]14208宋神宗在谈及这次冲突时曾言:“宜州主管溪峒安化三州,连岁荐饥,加以去年大雪,冻毙耕牛,致罗世念等结集劫掠。”[9]9841由此可知,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生存危机,和官员的贪污腐败等不法行为激化了矛盾,成为“安化蛮”反宋的重要原因。
环州位于广南西路的北部,而广源州位于广南西路西南,此二州在地理上并不相邻。将环州与广源州置于同一章节是考虑到其土酋反宋目的的一致性。在宋代广南西路的反宋事件中,除了像“安化蛮”以解决生活物资困乏为目的之外,还有“环州蛮”和“广源州蛮”以建立政权为目的发动的起义。广南西路境内以建立政权为目的的起义很少,环州区氏和广源州侬氏的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环州是隶属宜州羁縻,下辖思恩县和都豪县。而区希范正是思恩县人,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他曾和他叔叔区正辞一起参加征讨“安化蛮”的军事行动。事后自觉有功于宋朝,因此请求被录用,“而知州冯伸己言其妄”[10]14220。因为冯伸己没有将他们的功劳上报,区希范与区正辞在气愤之际联合白崖山土酋蒙赶起兵反宋,并“推蒙赶为帝,正辞为奉天开基建国桂王,希范为神武定国令公、桂州牧”[10]14221,还任命区丕绩为宰相,建立起与宋朝对峙的政权,并且开始军事上的行动。“宋仁宗庆历四年正月十三日,率众五百破环州,劫州印,焚其积聚。”[10]14221然而区希范的攻势很快被李德用挫败,庆历五年(1045)区希范等人在大军压境下被捕。
区希范敢于联合蒙赶建立政权,除了一时的气愤之外,还与他所受教育有关。宋朝统治者很重视岭南地区的教育,“广西的地方官也把兴学作为施政要务。据广西地方志记载,宋朝先后在广西设立州、县学41所”[11]。区希范身处的宜州在宋初还被视为化外之地,文化教育事业很落后,“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下令州县立学,宜州始建学校,并成为广西学校教育发展较快的地区”[12]。《宋史》谓区希范“狡黠颇知书,尝举进士,试礼部”[10]14221,可知他文化水平不低,受过传统的儒家教育,对于汉族王朝的政权设置应当有深入的了解。
侬智高的势力范围在广源州,“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源县)蛮,宋初属广西邕州羁縻,其实服役于交趾,与宋朝之间是十分疏松的隶属关系”[13]。至北宋仁宗时期,广源州与交趾发生分歧,其首领侬智高请求归附宋朝。在多次请求内属无果之后侬智高于仁宗皇祐“四年四月,率众五千沿郁江东下”[10]14216,五月攻下邕州,“杀知州陈珙、通判王干佑、广西兵马都监张立及官属四人,兵死者千余人”[9]9875,并在本月称帝。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还攻下了横、贵、龚、浔、藤、梧、封、康等众多州县,最终兵临广州城下。北宋朝廷被侬智高打得措手不及,不仅损兵折将还丢失大量城池。狄青被任命为宣抚使后战局有所改变,最终在狄青与余靖、孙沔三万多兵马的打击下,侬智高败走,不知所踪。
前文提及侬智高起事前曾多次上书北宋请求内属,而北宋置之不理,最后拒绝了侬智高的请求,这被一些学者视作智高起兵反宋的原因。黄金东先生指出:“侬智高屡求内属事件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其心地至为虔诚,符合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思想。他的起兵,是宋朝廷屡次无故拒绝其内属请求形势下的无奈选择。”[2]笔者以为如此轻率推断恐怕失之偏颇,宋朝拒绝侬智高内属的请求能否成为他起兵作乱的原因还有待商榷。若从侬智高起事前的人生轨迹来看,他确实不像是诚心诚意归附,而是另有所图。
关于侬智高的身世,史载:“有侬全福者,知傥犹州,其弟存禄知万涯州,全福妻弟侬当道知武勒州。一日,全福杀存禄、当道,并有其地。交趾怒,举兵执全福及其子智聪以归。其妻阿侬本左江武勒族也,转至傥犹州,全福纳之。全福见执,阿侬遂嫁商人,生子名智高。”[10]14215可知侬智高原本非侬姓,乃是侬全福之妻阿侬改嫁商人之后所生,而智高十三岁时“杀其父商人,曰:‘天下岂有二父耶?’因冒侬姓”[14]9082。从此开始冒称侬姓。智高杀其生父,此举应是为获得统率侬氏的名分。再者,在请求内附之前,侬智高已经有两次建立政权的尝试,先是“智高复与其母出据傥犹州,建国曰大历”[10]14215,但被交趾打败,四年后又“袭据安德州,僭称南天国,改年景瑞”[10]14215。这与智高对邕州知州陈珙所言“我请内属一官以统摄诸党”[4]9875的需求相差甚远。另外,皇祐年(1051)三月侬智高请求内属,宋朝“答以广源州本隶交趾,若与其国同贡奉,即许之”[9](9875)。宋朝开出的条件是要智高和交趾一起内属,如果侬智高是黄金东先生所言的“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维护国家统一的部族首领”[15],此时他应该想方设法或说服、或攻下交趾去达到宋朝开出的条件,从而达到内属的目的,但他却在下一个月发兵攻打邕州。从广南西路转运使萧固与朝廷的对话中,也反映侬氏起兵反宋的目的:
固言智高必为南方患,愿赐一官以抚之,且使抗交趾。诏问固能保交趾不争智高,智高终不内寇,则具以闻。固言:“蛮人见利则动,必保其往,非臣所能。顾今中国势未可以有事于蛮方,如智高者,宜抚之而已。且智高才武强力,非交趾所能争而畜也。就其能争,则蛮人方自相攻,吾乃得以闲而无事矣。”朝廷讫不从固言。[16]
仁宗皇祐二年(1050),交趾发兵攻打侬智高,结果侬智高以弱胜强打败了交趾。萧固派邕州指使亓赟去试探侬智高的虚实,“而赟擅发兵攻智高,为所执,因问中国虚实,赟颇为陈大略,说智高内属”[10]14215。后来亓赟被放归,侬智高上书请求内属,萧固与朝廷之间的对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此时大致是侬智高起兵两年前。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萧固料定侬智高必定是南方安定的隐患;二是萧固希望皇帝给侬智高一官半职以示安抚,还能“以蛮制蛮”,朝廷坐收渔翁之利。萧固何以料定侬智高早晚会成为隐患?自然是根据他在广南西路转运使任上与侬智高的接触而得出的判断。透过这些史事不难发现,侬智高祈求归宋的原因并不单纯,并非甘愿臣服于某一势力,而是企图割据一方,或许这才是他起兵反宋的出发点。
南丹州位于广南西路宜州的西北部,“治今广西南丹县,为当时广西蛮族重要的聚居中心之一”[24]。南丹州在地理上距观州城较近,是广南西路西北防御体系上的关键一环,居住在这里的“蛮族”被宋朝称为“南丹州蛮”。《文献通考》云:“南丹州蛮,亦溪峒之别种,其地与宜州接。宋开宝七年,酋帅莫洪遣使奉表求内附。”[14]9115“南丹州蛮”也成为西南地区最先归顺宋朝的“蛮族”之一。此后莫氏一直被宋朝委以重任。两宋时期,南丹州莫氏与宋朝冲突屈指可数,但是其部族内争却十分严重。
南丹州莫氏与宋朝的关系十分密切,开宝九年(976)、太平兴国五年(980)都曾向宋朝上贡,北宋皇帝也赐其一些物品并且默认了莫氏在南丹州的地位。南丹州莫氏与北宋发生的一次冲突是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是由莫氏的族人莫淮阆领导的。莫淮阆的一头牛逐水草觅食走到河池县,宜州牙校周承鉴看到了这头牛,并且用它耕种。莫淮阆多次派人去索要耕牛,但周承鉴没有把牛归原主还把牛放走了。因此发生了“淮阆怒,领乡兵六十人劫取承鉴家资财,驱县民莫世家牛六头以归,诱群蛮为寇”[10]14199事件。莫淮阆由于愤怒引兵起义,但就参与的乡兵人数来推断,这次冲突规模很小。然而,就是这样的小规模冲突却引起了皇帝亲自过问,“上遣供奉官王承绪乘传劾承鉴,具伏占牛,诏弃市”[10]14199。宋太宗对周承鉴的惩罚很严厉,莫淮阆起义也很快被平定。宋太宗亲自过问此事,足见对南丹州的重视程度。此后南丹州莫氏与北宋相安无事。南宋初期南丹州莫氏与朝廷关系日益紧张,“绍兴三年,公晟攻围观州,焚宝积监”[10]14201。经过大臣与皇帝的沟通,南宋延续了北宋对莫氏的政策,委任莫公晟为刺史。此后各朝代大都沿袭这一政策,莫氏对南丹州的统治“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完全结束,经历了将近千年的时间”[25]。
至于南丹州莫氏族群的内争,则从莫洪死后就开始了,继任者为其弟莫洪皓,莫洪皓遣其子进贡二十只银碗、三面铜鼓以及一件绣真珠红罗襦。“上降优诏,赐彩百匹,还其襦。”[10]14200这就意味着宋朝承认了他的地位。但洪皓掌权期间,过分兼并土地,引起了他弟弟莫洪沅的不满。洪沅带领妻、子逃到宜州,洪皓因此引兵攻打洪沅,由此揭开了莫氏内斗的序幕。宋朝将洪沅任命为邵州团练使,给予良田十顷,并且下旨告诫洪皓。洪皓死后,“长子淮勍袭父任。俄为弟淮辿攻南丹州”[10]14200,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权力争夺。宋朝一如既往没有干预莫氏内斗,只是承认莫淮辿已经取得的权力,并且给莫淮勍适当的照顾。淮辿死后其子莫世渐袭其官职,宋仁宗嘉祐年间,莫公帐继承世渐的官职,莫氏又起内争。“有世忍者,亦淮辿之子也。初率其属人内附,治平初逃归,攻杀公帐,夺其地自首。”[10]14200莫世忍作为叔叔夺了侄儿的权,宋朝对于此结果表示默认。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莫世忍被正式任命为南丹州刺史。莫氏家族的内争还在继续,到南宋时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记载了莫氏的一次权力变迁,“然莫氏家人,亦时自相攻剽。今刺史莫延葚,逐其弟延廪而自立,延廪奔朝廷,谓之出宋”[26]。
海南岛隔琼州海峡与大陆相望,“唐代在海南岛上设置崖、振等五州,其官员为当地酋帅,彼此之间相互攻伐”[8]99,宋朝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黎族是海南岛的原著居民,至宋代已有大批汉人来到海南。汉人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成熟的耕种技术促进了海南的开发,同时黎族社会不断发展。“黎人”这个称呼的出现是因为当地人把“山”叫做“黎”,所以“居其间者号曰黎人”[10]9864。宋代黎族被划分为生、熟两大类,“其去省地远不供赋役者名生黎,耕作省地者名熟黎”[17]。这种划分隐含着黎族族群内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现实情况,更暗含了宋朝统治阶级的文化歧视。
北宋初期,黎族人与汉族人各安其业,宋真宗时出现黎族人与官方之间的小规模冲突。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黎族人内部发生争斗,巡检使派兵干预,结果导致士兵受伤。真宗皇帝对此不满,“朕累有宣谕,蛮夷相杀伤,止令和断,不得擅发兵甲,致其不灵。可令本路转运使察举以闻”[9]9864。关于宋初对黎族人因俗而治的策略,宋真宗在批复琼崖等州同巡检王钊的上书时曾言:“朕常诫边臣无得侵扰外夷,若自相杀伤,有本土之法,苟以国法绳之,则必致生事。羁縻之道,正在于此。”[9]9864然而,宋朝因俗而治的政策无法应对黎族人群体接二连三的反抗。哲宗元祐三年(1088)正月又发生黎人伤害官兵的事件,徽宗政和八年(1118)黎族人王居想起义,被李忠将和郭晔率军打败。南宋初期最大的黎族人起义由王文满领导,最后被武力镇压,随后中央政府又采取了笼络黎族上层的安抚政策。史载:“乐昌县黎贼劫省民,焚县治为乱,黎人王日存、王存福、陈颜招降之。琼管安抚司上其功,得借补承节郎。”[10]14219又有南宋“绍兴间,琼山民许益为乱,王母黄氏抚谕诸峒,无敢从乱者,以功封宜人”[10]14220。可见,宋朝将有功于政府的黎族人任命为土官,在此政策的影响下,海南岛的冲突事件才逐渐消失。
那么这些冲突发生的缘由何在?由于史书大都站在封建中央王朝的角度撰写,即便是有关少数民族的内容,也是为了展现王朝的治边政策,因此对于冲突事件只作简单描述,至于原因往往疏于记载。就海南黎族人的情况而言,只有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王文满起义的原因有详细的记载,《宋会要辑稿》载:“广西运判邓酢上言:‘琼州临高县黎人王文满劫掠作过。酢前任知琼州日,因定南知寨刘荐借文满银、马、香钱等不还,致结连西峒黎首王承闻等攻破定南寨,虏劫刘荐男等入峒。’”[9]9866文献表明这是黎族人与地方官发生债务纠纷,进而升级为官民冲突。除此之外大大小小的冲突事件之原因便不见于史书,但洞察文献史料也可见一些端倪。
秦汉以来中原王朝不断拓边,中央政权的触角已经逐渐渗透进来,伴随而来的便是大陆移民来到海南岛。最初的移民大多是政府任命的官员及其亲属家眷、流放人员和亡命之徒,后来逐渐有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来到海南的大陆居民。如葛剑雄指出,靖康之后“北方移民进入湖南后,有的溯湘水而上进入广西路涌入南方”[18],“一些移民还渡过琼州海峡进入今海南省”[18],加之“由于‘黎洞宽敞,极有可为良田处’,也吸引了大批内陆百姓前往租佃”[19]。“唐代移民海南,以晚唐最盛。唐以前,全岛汉族移民约为2万人”,而“宋朝到达海南的内地移民,达十万之众”[20]。数量庞大的移民改变了海南岛的民族分布格局,“如果将宋代海南岛近似看作一个圆圈,黎族即以黎母山为圆心,辐射分布四周”[21],大量移民则分布在海岛北部,而宋代黎族人频繁起义的原因就与宋及宋之前历代的移民有一定的关系。
前文提及黎人被分为“生黎”和“熟黎”,就生、熟二字而言,是乎意味着“生黎”更蛮横,“熟黎”更有可能成为宋朝青睐的对象。然而宋人周去非对生、熟黎做了进一步的描述:“生黎质直犷悍,不受欺触,本不为人患。熟黎多湖广、福建之奸民也,狡悍祸贼,外虽供赋于官,而阴结生黎以侵省地,邀掠行旅、居民。”[22]《文献通考》中也有相似的记载,(生黎)“不服王化,亦不出为人患。熟黎贪狡,湖广、福建之奸民亡命杂焉,侵轶省界,常为四郡患”[14]9123。可见,“熟黎”给人的印象十分不好,“生黎”质朴,而“熟黎”往往联合“生黎”侵扰周边,因此黎人与官府之间的冲突,有很大原因是移民中的不法分子从中诱导使坏。
另外,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无疑是宝贵的资源。大量的移民来到海南岛,到南宋时海南岛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吴松弟先生[23]认为,宋代是海南岛开发的重要时期。琼州、昌化军、万安军和吉阳军在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户数比北宋元丰户数分别增长746%、1 152%、2 461%和410%。至元二十七年(1290)距宋亡只有十余年,因此其基础是在南宋奠定的,南宋无疑是海南岛历史人口发展的重要时期。人口增多,为了生存就得开荒种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供开垦的荒地就越少,势必会危机黎族人生存空间。到宋神宗时期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史载:“神宗元丰三年十二月日,琼管体量安抚朱初平言:‘海北之民占请黎人田,黎人无所耕种恐致生事,乞禁止。’”[9]9865黎族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减小,再遇粮食危机,走投无路之下举兵反宋便不难理解了。
综上可知,南丹州莫氏内部的权力纷争主要在上层,皆是当权者直系亲属所为。而宋朝在这个过程中奉行“不干涉”政策,事后坦然接受莫氏新的首领,承认其通过暴力手段取得的权力。总的来说,南丹州莫氏内部斗争给宋朝造成的影响不大,反而对其族群稳定发展不利。首先,在争斗中有不少莫氏族人丧生或者逃亡,势必影响族群的力量;其次,在争斗结束后,宋朝往往出面收拾残局,给失败的一方一条活路,迁走其属民,还赐给土地。这样从表面上看显示宋朝的担当,实则又达到了分化其族人的效果。
两宋时期广南西路主要的“蛮乱”事件如上文所述,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冲突事件,如镇宁州土酋莫陵于仁宗景祐二年(1035)率领族人反宋,隶属交趾的“甲峒蛮”在仁宗景祐三年(1036)袭扰广南西路的邕州,靠近邕州的“苏茂州蛮”也多次侵入宋朝边界。出于冲突规模和影响方面不大,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广南西路境内存在诸多“蛮族”且人数众多,冲突情况也较西南其他地区更加纷繁复杂,然而“蛮乱”发生的原因却是有迹可循。
从宋朝一方来看,北宋前期奉行“重北轻南”的军事政策,对广南西路辖区内的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为“蛮乱”提供了可能性。最典型的例子是侬智高反宋,侬氏起兵以后接连攻城略地,宋军则节节败退。此外,宋朝广南西路的官员存在贪污腐败,欺压少数民族的现象,也是导致反宋的原因。从少数民族方面来看,他们的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而广南西路地区不仅地形复杂而且气候恶劣,其基本的生存物资难以保障。如“安化蛮”多次侵扰省地就是源于此。最后,岭南地区民风彪悍,宋时许多“蛮族”尚未完全“开化”,面对纠纷往往习惯通过武力的方式解决。广南西路各地区“蛮族”反宋的原因不完全一致,但大体不出以上几种原因。宋朝对冲突的处理也是视情况而定,若是“蛮族”反对朝廷,深谙羁縻之道的皇帝多采取一边打一边拉的措施。若是其内部纷争,宋朝则采取不干涉政策,待到事后承认取得权力的一方,同时也给予失败者适当的照顾。
两宋时期广南西路的“蛮乱”呈现着以下的规律:就“蛮乱”的次数而言,北宋明显多于南宋;就“蛮乱”发生的时间范围来看,大的“蛮乱”多发生在北宋太宗至仁宗时期,北宋中期以后冲突逐渐减少;就“蛮乱”发生的空间范围来看,冲突多发生在包括宜州、邕州等州在内的桂西沿边地区和海南岛,以桂州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冲突较少。宋时的这些“蛮乱”给卷入的双方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倒逼宋朝改善其政策,加强对广南西路的治理。张文指出:“两宋时期,西南地区频繁发生的民族冲突,正是该地区民族融合的前提。”[27]从长发展角度看,冲突的发生和冲突的处理过程,客观上促进了广南西路的民族交流和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