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逢源》针灸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腧穴应用规律探讨

2022-01-14 08:21潘琳钐彭拥军
江苏中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经穴选穴曲池

潘琳钐 彭拥军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28;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中风,又称卒中,主要表现包括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更有甚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起病骤然,传变迅速,形似于“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而称之“中风”[1]127。现代医学称本病为急性脑卒中,又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脑血管疾病。清代医家李学川耗时40载,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针灸理论与实践,著成《针灸逢源》。书中对中风的病名、病因病机作了总结。《针灸逢源·卷六·论治补遗·中风论》[2]392载:“寸口脉浮而缓……卫缓则为中风”,“按:中风者……东垣主虚是也……河间主火,丹溪主痰是也……”,“可见真中风之病……外风入而与内风交煽……”。按语一方面说明中风之病因病机在于人体脉络空虚,再加风邪入侵,以致生诸症,继承了“外风说”,同时又肯定了“内风说”,认为人体在阳气郁遏的情况下,加之膏粱厚味,转为痰火,在房劳等诱因下内生风邪,风火相煽,津液内耗,瘀血内生,以至痰火夹杂、痰瘀互结,上蒙清窍,发为中风。除此以外,本书还阐述了中风的预防,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法、腧穴的选择等,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本研究总结了《针灸逢源》中与中风相关的条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穴规律加以分析,明确腧穴配伍本质以期为现代临床运用针灸治疗中风提供借鉴。

1 研究资料

以201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针灸逢源》[2]纸质版及其电子版作为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检索方法及纳入标准以“中风”“半身不遂”病名以及“舌缓”“舌强”“舌缩”“口噤”“瘫痪”等相关症候表现描述作为检索关键词,通过系统检索和人工核验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摘选出针灸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条文。

2.2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及数据库的建立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3]对检索出的条文中的腧穴进行现代化规范转换,再将条文中的腧穴名称、归经、部位、特定穴属性等采用标准化格式进行记录。运用Microsoft Excel 2020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4.0软件中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包括腧穴出现频次、经络腧穴出现频次、部位腧穴出现频次以及特定穴出现频次,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3 研究结果

共检索出《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的条文48条,其中包括38条针灸处方条文(每条对应1张处方),以及10条出自《针灸逢源·经穴考正》的条文(明确提及该穴主治中风及其后遗症),进一步分析、挖掘结果如下。

3.1 描述性结果

3.1.1 腧穴及其出现频次共涉及穴位80个,包括经外奇穴4个,所有腧穴总的出现频次为189次。各腧穴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5位为:合谷、风市、百会、曲池、水沟。10条出自《针灸逢源·经穴考正》的条文(明确提及该穴主治中风及其后遗症)涉及的腧穴为:合谷、肩髃、心俞、间使、劳宫、肩井、风市、风府、百会、水沟。各腧穴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列前20位见表1。

表1 《针灸逢源》中48条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条文涉及腧穴出现频次及频率

3.1.2 腧穴归经及各经穴出现频次将80个腧穴进行归经,对所归经脉及各经穴出现频次进行分析,发现十四经均有涉及,其中手阳明大肠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经穴出现频次较高,共涉及39个腧穴,出现频次占总频次的61.90%。详见表2。

表2 《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腧穴归经及各经腧穴出现频次

3.1.3 腧穴部位及各部位腧穴出现频次按腧穴的所在部位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上肢、下肢、头面颈部腧穴出现频次较高,共涉及70个腧穴,出现频次占总频次的92.06%。详见表3。

表3 《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腧穴所在部位及各部位腧穴出现频次

3.1.4 特定穴及其出现频次80个腧穴中特定穴共74个,总出现频次185次,使用较多的是五输穴、交会穴,分别占总频次的39.15%和26.98%,出现频次从高到低排序排在前3位的特定穴依次为合谷、百会、曲池、水沟。详见表4。

表4 《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特定穴及出现频次表

3.2 腧穴配伍关联规则统计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将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5组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50%以上的穴对。支持度表示前后项两者同时存在的概率,而置信度则说明了在前项存在的基础上后项同时存在的概率,两者体现了腧穴配伍的关联性。选取置信度>80%,支持度按从高到低排序,共获得11组腧穴配伍关联规则,见表5,关联关系见图1。

图1 《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腧穴穴位关联规则图

表5 《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腧穴配伍关联规则统计

4 讨论

4.1 腧穴出现频次分析《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的80个腧穴,出现频次前几位分别为:合谷、风市、百会、曲池、水沟。合谷乃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曲池为其合穴,均可治上肢不遂。风市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可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针灸大成·卷七·治病要穴》[4]中提及其“主中风腿膝无力……麻痹……”。中风后遗症多见偏瘫,合谷、曲池与风市分别针对上下肢的活动障碍,体现了针灸选穴原则中的近部选穴、对症选穴,说明了中风病中经络治法中根据病位和症状选穴的原则。百会为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交会穴,督脉入络脑,中风病位在脑,体现了根据经络循行选穴、醒脑开窍之法贯穿始终的原则。

4.2 各经穴出现频次分析经脉选用频次从高到低排序如下:手阳明大肠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以督脉与阳经为主。《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经穴释义汇解》[5]记载:“足少阳阳维之会,以应脑”,中风病位在脑,督脉、足少阳经均循行过脑,体现了循经选穴的原则。阳明经的较多使用体现了《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的论点,中风后遗症患者多有一侧肢体的痿软或不利,阳明经属多血多气之经,针刺阳明经可补益气血、充养筋脉。

4.3 腧穴部位选用分析《针灸逢源》中总结治中风及其后遗症所选腧穴集中在头面颈部、上下肢,中风患者多有半身不遂、吞咽及构音困难、口眼歪斜症状,根据病位及症状选穴多与头面颈及四肢相关,且取穴注重局部与远端四肢处腧穴相结合,进一步体现了按部配穴、远近配穴的规律。

4.4 特定穴选用分析特定穴选用及其频次分析表明,《针灸逢源》中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腧穴以特定穴为主,其中五输穴与交会穴占比最大,临床上应重视特定穴的使用及配伍。五输穴中使用频次较多的腧穴有曲池、足三里、中冲、阳陵泉、行间、昆仑、间使、关冲、大敦、少商、鱼际、太渊、三间等。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为手足阳明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合穴是十二经脉之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合治六腑。《难经·六十四难》[6]云:“阴合水,阳合木”,阳经合穴为土主后天,中风多因内伤积损,恢复期、后遗症期证型多为气虚血瘀、阴虚阳亢等,通过补益阳经以益气活血、滋阴潜阳[1]131。交会穴主要选用督脉与头面诸阳经的交会穴,选用头面部交会穴可助阳活血通络。

4.5 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分析分析显示,《针灸逢源》中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相关腧穴配伍方法有同名经配穴、上下配穴法等。穴位配对多为阳明经相配,或者阳明与少阳经相配。曲池与足三里、足三里与手三里均属于阳明经,体现了同名经配穴法,以上穴对多为上肢配下肢,体现了上下配穴法。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阴阳合》[7]46中注说:“三阳离合为关、阖、枢……二者门阖,谓是门扉,主关闭也。胃足阳明脉,令真气止息,复无留滞,故名为阖也。三者门枢,主转动者也。胆足少阳脉主筋,纲维诸骨令其转动,故为枢也。”《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经脉之三·经脉根结》[7]137云:“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枢折则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少阳主筋,筋以约束骨节……”根据以上古籍原文,阳明为阖,有闭合收敛之功,多气多血,可治痿疾;少阳为枢,有枢纽转动之用,可主筋骨。中风后遗症期患者多有肢体痿软瘫痪、骨节肌群活动受限,根据“关阖枢”理论选取阳明经及少阳经,体现了中风治疗的经络辨证原则[8]。配伍的关联规则中还出现厥阴经穴与阳明经穴配伍、十二井穴配伍。现代医家认为中风病具有气机逆乱的表现,厥阴主出与升、阳明主入与降,是气机转枢的关键,治疗上宜采用厥阴阳明转枢气机之法[9],与《针灸逢源》选穴规律相合。井穴多位于手足末端,是经气所出部位,可用治神志昏迷。

《针灸逢源》中记载了多种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的辨证论治方法,包括厥阴阳明转枢气机之法、醒脑开窍法、中经络疏通经络法、活血化瘀法、中脏腑脱证固脱法、闭证开关利窍法等。《针灸逢源》中中风论治关乎针灸,却不局限于针灸,宜针药结合,如提出中风痰厥应急予苏合香丸。

综上所述,《针灸逢源》作为一本针灸综合性典籍,列出了对中风及其后遗症的针灸方法以及详细的针灸处方,表明了李学川对中风的针灸证治颇有心得。他在卷六论治补遗中更是对中风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提出了个人见解,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明清时期医家对于中风的认识及处理把握。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逢源》中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腧穴应用规律进行分析,得出现代科学的数据结果,可为现代中医运用针灸治疗中风临床选穴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经穴选穴曲池
整体观念在推拿治疗近视中的运用探析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选穴规律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选穴研究
针治奇疾奇验医案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
小穴位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