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祥
(河源友好医院急诊科,广东 河源 517000)
急性胃肠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在夏季和秋季发病率比较高,主要诱因是饮食不卫生,或者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典型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1]。临床上治疗急性胃肠炎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对应的抗感染药物,主要针对细菌感染与寄生虫感染患者[2]。急性胃肠炎常用治疗药物类型包括微生物制剂、肠黏膜保护剂和吸收剂、抗生素等。左氧氟沙星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多,并且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单纯用药见效比较慢,并且患者容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整体治疗效果[3]。因此考虑中西医联合治疗,在使用西药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改善患者腹泻便溏的症状,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本研究对左氧氟沙星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进行研究报道。
选择6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作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跨度区间21岁至76岁,平均(44.15±2.15)岁,发病时间5-48h,平均(12.51±1.63)h。观察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跨度区间21-77岁,平均(44.57±2.08)岁,发病时间6-48h,平均(12.21±1.58)h。2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比较有意义。
纳入标准:(1)患者经胃肠镜和生化检验后确诊为急性胃肠炎;(2)患者存在明显腹痛、腹泻、呕吐表现,程度相当;(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参加研究,自愿接受相关药物治疗;(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治疗药物过敏者;(3)精神疾病患者;(4)恶性肿瘤患者;(5)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选择药物是左氧氟沙星片(可乐必妥)(生产厂家:第一三共制药(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55;药品规格:0.1g*10s),用法用量为:每天用药3次,0.1-0.2g/次,饭后半小时使用,用水送服,不能咀嚼。连续用药7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实时调整用药剂量。
1.2.2 观察组
本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药品类别、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半夏泻心汤方剂组成为: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8g,党参15g,甘草6g,大枣10g。药物加减:患者有明显呕吐且腹满症状,加味代赭石30g,莱菔子15g,枳实10g;腹泻便溏加味焦山楂5g;纳差加味陈皮10g、砂仁5g;发热加味葛根与柴胡;腹痛者减少一半黄连剂量,加生姜若干片。上述药物混合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1000mL进行煎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熬,流液600mL分三次温服,每天1剂,连续服用7天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对患者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与记录,及时调整用药方式。
对患者临床疗效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为:(1)治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2)显效:疾病症状明显改善,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及前白细胞明显减少;(3)有效:症状有所好转,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改善;(4)无效:症状及大便常规检查结果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缺乏、皮疹、失眠等。
研究中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使用数(n)或率(%)表示,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通过SPSS 22.0软件处理,进行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情况,观察组用药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用药治疗总有效率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临床疗效比较情况[n(%)]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情况,观察组发生4例不良反应,其中2例食欲缺乏、1例皮疹、1例失眠,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33%;观察组发生2例不良反应,其中1例食欲缺乏、1例失眠,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情况[n(%)]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出现的巨大改变,再加上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人们精神紧张,身体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同时,部分人饮食不节律,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急性胃肠炎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影响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4]。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明显,患者普遍存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情况,部分患者伴随发热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需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对症、对因治疗,尽快缓解疾病症状,消除感染等。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手段是西药治疗,常用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可以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药理机制是对细菌DNA旋转酶活性进行有效抑制,使得细菌DNA无法进行复制,从而获得抗菌作用[5]。该药物抗菌谱广、作用强,可针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治病效果突出[6]。但是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有限,并且治愈困难,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出现反复,另外部分患者对于西药存在不耐受情况,用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得西药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限制,因此需要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急性胃肠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胃痞、胃脘痛范畴,具有胃肠湿热型、寒湿阻滞型和食滞胃肠型三种辨证分型,需要辨证施治,起到治标治本功效,预防疾病复发[7]。中医治疗急性胃肠炎常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剂主要中药材有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甘草和大枣,半夏具有降逆止呕功效,辛温作用强,可散结除痞;黄芩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具有和胃止呕和抗菌作用;干姜温中散寒;党参和胃生津,用于脾虚食少便溏者;甘草可减少腹痛、痉挛,调中理气,同时可抗炎、抗过敏;大枣具有养胃功效,可补脾胃,调营卫,与主要合用起到和药性作用。结合患者实际病症类型和表现,给予中药的加减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对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症状缓解,纠正体内失衡问题,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优势在于缓解疾病症状的同时,通过调节内里、阴阳平衡的方式,改正患者寒热失衡及升降失衡情况,治标又治本,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疾病复发[8]。
刘玉萍[9]研究中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提示说明对急性胃肠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从不同的治疗原理入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缓解的同时,预防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胃肠黏膜保护作用与病原体抵抗作用。庄旭煌[10]研究中指出,加味半夏泻心汤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效果相比,有一定优势,由此可见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在临床治疗急性胃肠炎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与西药治疗过程相比,中药汤剂对患者疾病症状的改善时间比较长,患者用药后短期效果不明显,但是中远期疗效显著,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疾病复发与进展的概率,患者用药后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较低,综合疗效理想。
本研究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可提高急性胃肠炎的治疗效率,对于患者症状改善和抗炎效果有促进作用。两组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当,不良反应事件均比较少,说明两种用药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值得肯定,可放心使用。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报道相一致,说明本研究具有一定可信度,研究方向与方式方法可行。但是,由于研究中所选病例数量比较少,因此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果,存在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增加病例数量,同时采取多组平行对照试验,以此得到更加准确的研究数据,为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参照。
综上所述,在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该在临床上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