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铁路客运组织”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2-01-14 07:27胡晓丽陈丽霜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客运列车铁路

胡晓丽 陈丽霜

(福建开放大学,福建福州,35001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中国高铁以其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快捷高效、舒适便利等特点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铁路客运工作人员作为铁路与旅客之间的桥梁,承担的职责也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铁路院校培养出更多的、更适合铁路客运岗位能力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铁路客运组织”作为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至关重要。[1]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目标

(一)以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为依托进行课程定位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是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铁路客运运价,旅客运输,行李、包裹运输,客运站和列车工作组织,旅客列车应急处理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客运服务中运用客运规章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熟悉铁路新技术、新趋势;弘扬铁路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

(二)以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设计课程目标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依据铁道运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扣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遵循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以铁路客运技能提升为主线,主要对应铁路客运岗位(群),融“知识——能力——素养”为一体,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铁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当前“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际教学学时量未达到标准学时量

按照教育部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铁路客运站组织”开设三学期,参考学时为192学时。根据笔者的调研,大部分中职学校“铁路客运组织”课程只开设一到两学期,学时数64~144节不等,远远达不到教育部公布的参考学时,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入实践技能的操作,强化技术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知识点多且零碎

“铁路客运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铁路系统的多种规章制度,包括《铁路旅客运输规程》《铁路客运运价规则》《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等。教学内容广泛、庞杂、知识点多且零碎,目标性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2]

(三)教学单元划分不清晰,岗位能力训练针对性差

“铁路客运组织”是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客运工作的重要课程,庞大的铁路系统中客运部门又有多个岗位群组成,包括售票岗位群、客运岗位群、列车岗位群、行包岗位群等,各岗位群在工作中相对比较独立,所需的核心技能也各有所不同。而目前“铁路客运组织”教材的章节划分不够清晰,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不合理,更没有对各岗位群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独立划分,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岗位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将根据各岗位群的核心能力,对“铁路客运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设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各岗位群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选择的、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

(一)基于铁路客运岗位核心能力设计课程模块

铁路客运主要岗位群有售票岗位群、客运岗位群、列车岗位群、行包岗位群,每一岗位群又有初级岗位和提升岗位,如列车岗位群初级岗位有列车员,提升岗位有列车值班员、列车长。本文分析各岗位群所需的核心能力,以各岗位职责为依据,以模块来整合,以学习情境来序化,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全部课程设计了4个模块、15个学习情境、42个任务、80个技能点,打破传统的知识本位模式,将知识融入到实训中,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提升。[3]“铁路客运组织”教学内容的重构和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铁路客运组织”教学内容重构和设计

(二)基于企业的工作任务开发学习情境

以4个主要的岗位群、15个学习情境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现场真实的工作任务为依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学习任务,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以学习情境11:列车应急情况的处理为例(如表2)。

表2 “列车应急情况的处理”学习情境设计

五、课程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本课程教学评价方案设计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注重全过程的评价

本课程借助信息化学习平台、教师测评和企业导师测评、学生互评、作业反馈等多种评价手段,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课前测试、课中参与和课后反馈三个阶段、从个人和小组两个维度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形成评价数据报告。[4]每一工作任务都设计任务工单,每个任务工单中都设置“任务工单评价表(如表3)”,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小组互评;教师也将根据每个任务的“学生过程性评分细则(如表4)”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考核和评价,并将最后的得分汇总到“任务工单评价表”中。

表3 任务工单评价表

表4 “任务3:列车伤病救援争分夺秒”学生过程性评分表

(二)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每个教学情境(列车应急情况的处理)的考核,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了乘务班组的划分,每个乘务班组为6~8人,学生分别扮演列车长、列车值班员、列车员、广播员等角色。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列车安全设备的使用、列车突发火灾的处理流程、旅客急病的处理流程、列车上发生新冠疑似病例的处理流程和列车上发生治安事件的处理流程,结合教师给出的场景,分别进行模拟演练,最后在“综合演练”环节展示给大家。由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组成的评委组评比打分,乘务班组的综合得分即为每一组员的分数,这就需要乘务班组内的每一成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5]具体的评分标准如表5所示。

表5 综合演练评分表

六、本课程教学实践及效果

自2017年开始,共有3届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基于岗位核心能力的“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通过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贯彻热爱劳动、“以人为本”“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铁路精神,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演练中养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良好品质;其次,学生在近3年福建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铁路客运组织”课程成绩A(优秀)等级占全校参加总人数的42%(福建省A等级占比10%)、B(良好)等级占全校参加总人数的48%(福建省B等级占比35%),各项指标均远超于福建省平均值;最后,缩短了学生入岗培训时间,学生学习内容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得到企业专家的高度认可,校企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七、结语

“铁路客运组织”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核心能力训练项目为主,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岗位为载体,围绕职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强调过程性,提高针对性,满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6]

猜你喜欢
客运列车铁路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城际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穿越时空的列车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