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2-01-13 17:47程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劳动教育小学

程芳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科学技术获得快速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各个学科之中予以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学劳动教育老师应该对该技术有清醒的认识,不断提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深入依托信息技术,不断整合小学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劳动教育;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化背景下,社会上需求的人才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要求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更需要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具有一定的协作能力。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形成素养、提升能力不仅仅需要教育教学活动,还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和体验。所以,就小学劳动教育而言,我们应该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有效整合分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创设具体的、充满情感的学习氛围和场景,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具备大容量、声情并茂的特点,在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执教劳动教育相关内容是,老师要积极且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创设多种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学其中。

例如,在开展“红色精神铸魂 劳动实践立德——走进红色基地,感受劳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在研学基地体验了当时红军们的生活。孩子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笨重的独轮车让孩子们感叹,以前的战士们通过这种方式运送物资真是太辛苦了!本次活动让学生们大受感动,对红色历史颇感兴趣,后续进行了《回顾百年党史 永存红色精神》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搜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图片并能够把这些内容保存下来,旨在引导学生在通过看图片进一步了解党史、感受红色精神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将网络上的图片保存下来。在课堂上,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现场操作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首先打开百度搜索引擎,根据本次活动主题搜索相关图片,检索出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图片,由于学生之前有在红色基地参观研学的经历,因此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将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兴趣予以激发。接下来再一步步教授学生如何将搜索出来的图片保存。学生们在红色精神的感染下,对回顾党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们积极、严肃,教学过程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资源,优化学习内容

在信息化背景下,课本知识并非唯一的知识内容,学生、家长、老师等都可以借助网络获取很多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封闭的,如果老师依然秉承以往的教学思想,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不佳。这就需要小学劳动教育老师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探索更多的教学资源,扩充课堂信息量,不局限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引导学生借助更加广阔的知识内容,最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软件仅仅是一种辅助,使用时要注意科学性,不能多用,也不能少用,要把握使用的度。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劳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其负面影响,衡量其使用价值,在教学中尽可能凸显优势,规避不良影响,最优化整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变模式,提高自学能力

学生要想实现创新必须依托信息和知识,所谓的创新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最佳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当然,作为小学劳动教育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秉承目标原则,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生搬硬套,只有合理的将劳动教育课程中融合信息技术,才能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有效融合,享受成功喜悦

曾有知名教育学家指出成功是良好的情绪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投入,如果缺乏这种力量,任何有效的教学措施都是多余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参与学习活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等进行学习活动。因此我们在开展相应教学的过程中,要善用信息技术,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优势。

例如,在一次带领学生去人工智能科普基地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见识到了新奇有趣的3D打印,并细致了解了关于活字印刷术的知识。在活动中,学生们在听完老师的操作介绍后,一个个跃跃欲试,动起自己的小手,将活字印刷术的操作步骤搬上实践,乐在其中。此次活动,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又感受到了当代智能技术的发达。在后续教学中,我以此为切入点,组织了“我是打字小能手”比赛,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计算机中规范、快速地的输入文字并学习连接打印设备将其正确打印出来。学生在过程中,通过完成打印而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生活的便捷,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志。我们作为小学劳动課程教师,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如何更好的在小学劳动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效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

总而言之,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实现知识重难点的突破,还能强化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弊端,任何教学措施都应该服务于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信息技术并不适合所有知识内容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时,认真分析,科学甄别,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性的使用,这样才能保障信息技术发挥其应用的效果,全面提升小学劳动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若虹. 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学科整合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探究与尝试[J]. 新一代,2021,25(14):206-207.

[2] 宋敏芳. 该出手时就出手——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 新教育,2014(20):69-70.

[3] 赵刚. 开放劳技教育,整合有效资源——浅谈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劳动课教学实践[J].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2008(6):104-105.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劳动教育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