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瑜君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学生,才能使课堂教学迸发新活力、产生新动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主人。
关键词:以生为本;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这样就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感受到的是压力,是枯燥,是心酸,为了扭转这一局势,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摒弃这种以“教”为本的做法,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由地飞翔在学习的乐园之中。下面,将从转换角色、构建情境、项目活动等几个方面切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如何做到以生为本进行一番研究。
一、转换角色,让学生获得讲课的机会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总是一直讲课,不能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那么就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角色转换教学法,让学生当一当小老师,获得在讲台上讲课的机会,让学生尽情地表现他们自己的风采。例如,在讲授《踏上强国之路》这一课的时候,就对角色转换教学法进行了充分的使用。首先,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下一次我们将要学习《踏上强国之路》这一课。请你们提前对这一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并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备课,等上课的时候,由你们来讲一讲。”其次,为了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讲课风采,学生们都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充分充足的备课。
再次,在上这节课的过程中,学生都期待着展示他们的讲课风采。于是,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该你们登上讲台进行授课啦。哪位同学愿意先来?”于是,一名学生自告奋勇,勇敢地说:“老师,我先来。”教师对这名学生说:“好的,真棒。”接下来,这名学生落落大方地走到讲台上,认真地讲授着与改革开放有关的知识点。等他讲完后,教师进行了如下点评:“虽然讲的不够流畅,但是也很有特色。”最后,其他同学按着一定的顺序继续对本课的其它知识点进行讲授。有的学生讲到了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的学生讲到了走向共同富裕这个知识点。还有的学生针对“共享发展红利”这个知识点进行了分享。还有的学生……总之,在角色转换教学法的作用下,学生获得了当小老师的机会。
二、构建情境,让学生自由地畅所欲言
情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之中有了情境,就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对此,教师应该主动创建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使学会学有所乐。例如,在讲授《追求民主价值》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创设了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首先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民主,你觉得是怎样的?”于是,有的学生说:“民主就是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的学生说:“民主就是投票选举,而不是一人说了算。”还有的学生说:“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其次,创设了图片情境。向学生展示了郑观应、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图画,并引导学生分析他们对民主的看法。有的学生说:“在郑观应看来,民主就是设立议院。”有的学生说:“在孙中山看来,民主就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还有的学生说……再次,教师创设了阅读情境,让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感悟》的“毛主席与黄炎培”的对话进行阅读。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之中,学生意识到了施行民主制度的必要性。
三、项目活动,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发现一些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常常处于浅尝辄止的层面。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深入地探究所学知识,那么就不利于学生真正地吃透知识的本质。有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实施项目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深入式学习。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课的时候,就设计了项目化探究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对《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课进行自主分析,并勾画出重点知识。其次,教师根据划分小组的原则与标准,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并为他们设计了如下几个具有代表性与探究性的驱动任务:①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②选择法治道路的意义是什么呢?③如何凝聚法治共识?再次,各个小组根据相关的要求对这些任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经过这样的项目探究,学生对《建设法治中国》這一课相关内容产生了深刻而又全面的理解与认识。由此可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开设项目探究活动是很有必要性的。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转换角色教学法,让学生获得了讲课的机会;通过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良好情境,让学生自由地畅所欲言;通过组织项目活动,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了深入且全面的探究。如此一来,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中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沈燕燕.基于高阶思维培养视角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50):73.
[2]曹登玉.立德树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9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