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隆
摘要: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不深入语篇的理解和分析,没有语篇分析的学习习惯和教师在阅读课堂难以进行语篇阅读分析的问题,本论文旨在对语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究做进一步的分析,意在提升阅读分析在课堂的引用从而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质量,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
关键词:语篇,分析,探究,教学,学生,教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语篇分析是基于在语篇词汇的基本理解上,对语篇里面的人物情感、情节推理、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等的一系列分析理解和综合运用。对语篇的深入分析解读不仅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框架和词汇,也能够使读者在语言运用和价值观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所以,语篇分析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对于学生养成连贯性思维运用和情感价值观审视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语篇阅读分析存在问题
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性格不稳定,行为举止和性格习惯都在形成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大部分的学生不能进行自我培养,在缺乏耐心和意志力的情况下,文章阅读时就会一味寻找题目的答案,追求词汇的片面解读,并未对文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解剖,每每完成阅读后,自身的知识还未消化和运用便投入到别的题目或科目中,导致即使完成大量的语篇阅读后,还是未能形成相应对的知识系统和逻辑思维,使得语篇阅读流于形式和表面。
教师方面
由于教学任务的繁多,教育考试成绩的需求,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侧重于讲解词汇和寻找答案的方法,往往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语篇的整体分析和对语言语句的实际运用,故而在进行大量文章练习后仍未取得理想效果。另外,也会存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不适应每个学生,而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又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所以限制了计划教学中的理想效果。
当然还有其他客观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学环境不够理想,不利于语篇分析进行;教学设备或教学材料不够与时俱进,不能将语篇运用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但最重要因素还是存在教师和学生的本身。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受引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语篇分析的行为养成。故,接下来,本文将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中的课堂教学,来对语篇分析及其运用进行浅层探究。
语篇阅读分析探究策略
一、教学计划
在进行语篇阅读之前,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最基本的了解,特别是学生的词汇知识,当然也包括其情感价值观。对此做短期练习计划和长期练习计划。短期练习计划应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去除畏难心理,再逐步巩固学生的词汇和拓展词汇。如在引入基础词汇China,学生已经知晓基本含义,教师可延伸词汇china,既可解释了China的由来,也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有意识记忆和自我深入的理解。长期练习计划则应是着重提高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计划要明确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而不是主导,不妨碍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环节,是实现教学效果的直接途径。所以在课堂教学讲解语篇时,教师应注意几点:首先,应引导学生自我解锁答案,而不是一味的为学生寻找和讲解答案,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的养成。当然,在学生自我解锁答案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在旁对学生做适当的提示,以免学生自我阅读陷入畏难境地。其次,在进行词汇语句的理解和翻译时,教师不应过分跟随答案,而应允许学生有不同形式翻译,引导学生对语句有“直译”和“意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便培养其自我思维的养成习惯。另外,文章的基本框架是文章内涵的骨架,教师讲解语篇的人物作用也好,情感态度也好,抑或是作者的观点也罢,都是基于文章框架,从而进行的逻辑分析。我认为在对语篇进行深入的情感分析之前,应强调学生对文章框架的梳理。首先梳理文章的性质,很多时候从文章的性质便可一窥作者的观点,文章的性质基本从头尾段和各个段落首尾句便可知晓;基于文章体裁性质再进行段落梳理,段落梳理能够分析其基本组成和分组,有利于词汇的重铸;接着梳理文章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大体包含四个“W”,即who, where, what, when,和what。了解文章的人物和事件即是了解文章的来龙去脉,此步骤对语篇中人物的情感判断有着至关重要对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此步骤应不遗余力的向学生传达文章中人物的思维,进行深度剖析,将人物和事件搬到现实生活中,更有现实感和代入感,将人物活化,事件近化,并点拨学生对人物和事件的自我理解,道出讨论,集思广益,为后面的输出运用打下基础。
三、语篇运用
个人认为语篇分析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是学习作者或人物的情感价值观。二是吸收语篇,转为后用。前者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可以实现和完成。而后者,不仅需要课堂的练习,更需要课后长期的累积,那么如何运用语篇呢。个人认为运用输出的最大化便是写作,写作材料可源自学生本身的思想组织,也可源自学生长期积累的知识素材。而语篇分析的运用则能满足后者,长期积累的语篇知识和情感也能转化成学生自身的思维组织。那么如何将外化的语篇转为内化的思维组织呢?个人认为当然是从最基本词汇开始,在讲解语篇的时候,教师应该立足于词汇的拓展,而不是一板一眼的解释词汇,词汇的解释拓展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延伸,并为强记句式打下基础。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分析语篇的同时也要对文章的语句进行分析,欣赏可利用的句式后,用框架式结构组合词汇和句子。此步骤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数次练习之后方可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组织。
以上主要通过三点对语篇分析进行了浅层次的探究,在现实教学和学习生活中,对语篇的分析也仍存在其他诸多问题,本论文着重教师方面和学生方面的探究,在探究解决方法也强调发挥传道者和受道者各自的主体作用,希望对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