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轻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2-01-13 01:43潘锐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4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置换术

潘锐

髋关节置换术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也是股骨头骨折治疗的常用手术形式,该疾病与老年人居多,且可改善受损关节功能,缓解病痛。现阶段,髋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疗效显著,但是在麻醉方案的选择上仍然存在一些争议。腰硬联合麻醉则属于常用的手术麻醉措施,也是椎管内阻滞技术,具有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得到双重优势,镇静效果好,且具有以控制麻醉平面的作用[1]。罗哌卡因则属于长效酰胺类麻醉药,小剂量用药可实现感觉、运动组织的分离效用,从而延长麻醉时间,达到优质的镇痛效果[2]。实验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对76例参与试验的患者进行客观分组。现对不同剂量的罗哌卡因使用情况汇报如下,为老年患者的麻醉选择提供临床调研结果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取电脑系统随机排序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男18例,女20例;年龄60~83 岁,平均年龄(66.7±5.8)岁。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0~84 岁,平均年龄(65.4±6.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病因包括休息关节炎、股骨胫骨骨折、股骨头骨折、髋关节的股骨头坏死等。本次实验均在患者以及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实验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无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患者等,此外,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对本次手术使用的麻醉药物无过敏问题。

1.2 实验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的贯彻,患者为健侧卧位,并在L3~4消毒后进行间隙穿刺,在脑脊液外流下则视为穿刺成功,随后可注射麻醉药物。

观察组患者以0.2 ml/s 的速度注入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3 ml,对照组患者则以0.2 ml/s 的速度注入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3 ml,麻醉则控制在T8~10,且如果麻醉镇痛效果不佳,可结合具体情况追加0.375%的罗哌卡因。

在麻醉方案应用期间,所有操作按照规范执行,结合患者手术的实际情况,可进行必要调整,确保治疗安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组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术前、麻醉5 min、麻醉15 min、麻醉30 min 以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则包括寒颤、恶心呕吐、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组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7.93±1.21)min 长于对照组的(7.35±1.20)min,感觉阻滞恢复时间(166.65±25.49)min、运动阻滞恢复时间(95.76±7.63)min 均短于对照组的(182.42±26.36)、(107.63±8.4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组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比较(,min)

表1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运动组阻滞起效和恢复时间比较(,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频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 min、麻醉15 min、麻醉30 min 以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频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频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包括2例低血压和2例心动过缓;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5%(11/38),包括了3例寒战、3例恶心呕吐以及3例低血压和2例心动过缓。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髋关节置换术已经逐渐成为骨科中的常见手术,具有极高的成功率。此外,对于老年患者在开展手术治疗后,由于自愈能力下降,髋关节功能表现不足,则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状态,而不同的手术形式对治疗结果也会产生影响[3]。现阶段,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具有麻醉起效快、麻醉药物用量少,且有助于麻醉平面控制的优势,推动了手术的顺利开展。

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罗哌卡因则得到了公认,其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的心脏毒性小,故而具有广泛应用性。有研究表明[4],罗哌卡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在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以及感觉平面阻滞维持时间短,还能在全身麻醉术后起到镇痛作用。结合老年患者的治疗需求,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频率高,且患者机体能力较差,心肺功能下降,多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在手术中麻醉耐受性差,血流动力学可发生幅度较大得到变化,这就会增加手术风险[5]。由此,我们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要更加慎重。

目前,在罗哌卡因的浓度范围上,即为0.20%~0.75%,不同浓度所产生的麻醉效果不同。如果浓度过低,则可能无法控制疼痛,不利于维持麻醉平面[6]。如果浓度过高,则会导致血流动力学波动范围较大,可导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基于现阶段的研究和伦理学因素,本研究选择0.375%和0.5%作为浓度对比,进一步了解麻醉应用情况。结合本次实验看,低浓度的运动组织阻滞时间长,且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感觉阻滞恢复时间都会缩短。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具有一致性[7]。罗哌卡因浓度增加后,会影响到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延长患者的恢复用时,不利于预后[8]。此外,还有学者提出,虽然罗哌卡因在现阶段属于理想的麻醉用药,也是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应用过程中可发现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在对患者开展手术麻醉前,对于老年患者的使用剂量依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与老年患者的代谢力有关,高浓度的罗哌卡因会积聚在体内,从而增加了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时 间[9,10]。本研究结果显示,麻醉5 min、麻醉15 min、麻醉30 min 以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于手术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能够支持本次调研的结论,即大浓度的罗哌卡因可增加手术后的风险,引起患者不适。

综上所述,采用0.2 ml/s 注入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3 ml 实施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顺利开展,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有助于管控手术治疗,确保手术可在安全环境下开展,不对患者的术后产生较大的影响,故而,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置换术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反肩置换术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