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对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2-01-13 01:43郭翠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4期
关键词:耻骨障碍性内脏

郭翠

多数盆底障碍性疾病,如:盆底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SUI)等由于妊娠及分娩时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过度牵拉或阴道损伤引起,导致肌肉收缩力下降、盆底肌裂孔增大[1]。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随着病程的延长,将会引起子宫脱垂、漏尿、便秘及性生活冷淡等[2]。因此,加强盆底肌功能不全、盆底器官脱垂及科学的指导患者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方法较少,更多的依靠医师妇科检查,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是诊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导致患者远期预后较差。三维盆底超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具有无痛、简便、可重复性强及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3,4]。同时,该诊断方法能实现动态、立体观察,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实时的盆底结构观察和盆底功能评估[5]。因此,本研究以盆底障碍性疾病及健康体检者为对象,探讨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2 月~2021 年5 月本院疑似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女性5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41~63 岁,平均年龄(56.89±5.71)岁;产次1~4 次,平均产次(2.41±0.64)次;体质量指数(BMI)17~28 kg/m2,平均BMI(23.51±3.29)kg/m2;主要表现:盆底器官脱垂24例,压力性尿失禁33例,二者兼有10例。对照组年龄40~65 岁,平均年龄(57.14±5.75)岁;产次1~5 次,平均产次(2.49±0.84)次;BMI 18~29 kg/m2,平均BMI(23.58±3.32)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考盆底障碍性疾病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6];②均完成病史、妇科检查及压力试验检查,且患者均可耐受;③能配合医生完成三维盆底超声技术检查,具有完整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神经系统疾病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心血管疾病、血液性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具有剖宫产或其他宫腔镜操作、盆腔手术史者。

1.3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采用三维盆底超声技术检查,具体方法如下。①仪器与设备。采用Resona8 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购自于深圳迈瑞公司),配置RIC5-9-D三维容积腔内探头,频率为5~9 MHz,设定探头扫描角度为120°。②检查方法。检查前向研究对象及家属讲解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检查方法及临床表现等,让研究对象及家属对检查的目的等有全面的认识、了解,提高诊断依从性。检查前叮嘱研究对象尽可能排空膀胱、直肠,取仰卧截石位,探头均匀涂抹耦合剂,于外侧套避孕套。上述操作完毕后,常规分开两侧大阴唇,并将探头放置在会阴部尿道外口与阴道外口之间,进行会阴超声检查,经二维成像矢状面,清晰的显示耻骨联合下缘、尿道、阴道及直肠肛管连接部位,在此基础上启动三维图像数据采集系统,根据研究对象情况设置扫描条件,完毕后将其进行冻结,并将感兴趣区域选择框放置在耻骨联合内下缘、直肠肛管角区域,完成三维重建图像的存储。同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显示前方的耻骨联合、两侧的耻骨内脏肌及其内的尿道、阴道及直肠。在该图像上测量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耻骨联合内侧中点与耻骨内脏肌在直肠后方汇合部位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横径(耻骨内脏肌的两侧支内侧缘之间的最大距离)、面积(沿耻骨联合内侧缘与耻骨内脏肌内侧缘画框测量面积)、耻骨内脏肌的厚度(耻骨内脏肌两侧支中段内径的平均值),研究对象在静息、缩肛及Valsalva 状态下分别留取图像以备后处理[7]。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三维盆底超声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及超声图像特征,比较两组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参数(前后径、横径、面积、耻骨内脏肌的厚度),并分析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本研究中引入并绘制ROC 曲线,分析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灵敏度、特异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维盆底超声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及超声图像特征67例疑似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经临床检查最终确诊65例,确诊率为97.01%(65/67);三维盆底超声技术检查确诊62例,诊断符合率为95.38%(62/65);三维盆底超声技术下对照组显示解剖结构完整、紧凑,形态正常;观察组显示盆膈裂孔面积增大,结构松散,耻骨直肠肌走向向外弯曲弧度增大。

2.2 两组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参数比较 观察组静息、缩肛及Valsalva 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横径、面积均大于对照组,耻骨内脏肌的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参数比较()

表1 两组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参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不同状态比较,aP<0.05

2.3 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ROC 曲线结果表明: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AUC 值为0.845,诊断灵敏度为84.08%,特异度为78.42%。

3 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底支持组织由于损伤、退化所致松弛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疾病类型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加强其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8,9]。目前,临床上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包括:X 线造影、磁共振成像(MRI),但是前者由于具有放射性受到限制,而后者难以反映盆底结构的动态实时改变,且检查价格昂贵,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近年来,三维盆底超声技术在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0]。本研究中,67例疑似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确诊65例,确诊率为97.01%;三维盆底超声技术检查确诊62例,诊断符合率为95.38%。说明三维盆底超声技术用于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利于患者恢复。三维盆底超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辐射、廉价、重复性好等优点,且与二维超声相比,该方法能获得更加稳定与立体的图像,避免移动探头即可完成盆底的全面扫描[11]。同时,借助三维盆底超声技术亦可观察膀胱、尿道、子宫、盆底结构的运动,实现形态学和功能的评价,提高检查准确性。既往研究表明:三维盆底超声技术能实现动态立体观察,提供更加准确和实时的盆底结构和盆底功能评估。同时,患者临床诊断时探头内的振元组快速摆动自动获取容积数据,能从三个不同轴向扫描,亦可进行断层扫描,能对所检查的部位进行平移和旋转后处理成像[12]。本研究中,观察组静息、缩肛及Valsalva 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横径、面积均大于对照组,耻骨内脏肌的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 曲线结果表明:三维盆底超声在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AUC 值为0.845,诊断灵敏度为84.08%,特异度为78.42%,说明三维盆底超声技术用于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具有典型的超声特点,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三维盆底超声技术用于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清晰的显示女性盆底结构与功能信息,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耻骨障碍性内脏
孕晚期耻骨痛,从容应对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穴贴耻骨联合痛点治腰痛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