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靖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人类自进入千禧年以来, 频频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H1N1 流感病毒疫情、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疫情等。 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也对人们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各行各业依托岗位职责讲奉献有担当。思政课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课程,理应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健康, 在教学阵地上打好“攻坚战”,守护青春生命线。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有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均能产生严重影响[1]。从概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普遍具有的三大特征。 一是突发性。疫情由于不可预测,所以人们在前期的应对处于探索期,一时的混乱恐慌不可避免。二是公共性。 病毒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从一个地区迅速扩散到一个省份、整个国家、其他国家。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无论疫情发生在哪个地区,都会引起全体国民乃至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适度关注。 三是严重危害性。该事件必然对人类造成一定损失,包括生命健康的危害、心理健康的危害、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受损。
如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呈现特别严重、特别突然、极不寻常的特点,而且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很可能超越国界,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那么此类事件会被定义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比如,2019 年末 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就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高校思政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和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需要结合高校思政课课程自身的性质、服务对象的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服务对象造成的影响三大方面统筹考虑,综合探究。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它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所谓的理论思维能力并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习理论,而是通过学习理论培养一种思维方式, 从而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更好地指引个人未来的人生道路。 具体来说,高校思政课要解决两大任务,一是教会学生“怎么看”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国内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关系;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的问题,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行为准则。
1.兴趣关注微观化。 “千禧一代”出生在国家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宽裕。 因此,父母在生活中有能力、有精力对子女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中国大部分的家庭, 孩子被父母视为第一位,无论是饮食方式、购物消费、家庭投资等都是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这就导致从小在优渥条件下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千禧一代”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兴趣关注更加微碎化,追求小民幸福,关注自身利益,而对于宏大叙事的国家民族利益的思考比较少。
2.认知方式感性化。 当前高校大一的学生已经是“00 后”,他们是网络原住民,从一出生开始就大量接触网络,生活中他们严重依赖手机,而且很容易被各种网络平台呈现出来的感性、 直观的影像所吸引,认知方式以个人情感为标准,缺乏对理论知识学习、探究的积极性,理论思维能力还有待加强。
3.价值取向多元化。 他们出生于全球经济化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比如在理论思潮层面有文化保守主义、民族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在社会心理层面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 “千禧一代”思维活跃,对于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敢于质疑,但他们三观还不稳定,容易受到上述不良思潮的影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期由于其不可预测的特点,往往伴有因出现人员死亡而造成人心恐慌,由于各种谣言而引发物资抢购。 再加上国内外反动势力通常也会抓住这样的机会, 极力造谣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大学生面对眼前看到的被动、无序、危险的社会现状,以及在国内外反动声音不绝于耳的影响下, 他们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对中国共产党的治理能力及其政治制度产生怀疑,对个别不良行为的国民,如引发疫情、发国难财、隐瞒病情、不作为的中共党员干部等产生厌恶情绪,以偏概全,导致对公众怨恨、对社会不满、对国家失望的负面态度,在精神上陷入迷茫痛苦之中。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它的两面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某个阶段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但也是一部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比如,随着医疗领域对引发新冠肺炎研究趋于深入, 应对措施日益明朗化,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全面部署,科学抗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依托各类网络平台、 电视媒体目睹到无数逆行者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牺牲小家保全大家, 奔赴最危险的抗疫一线的事实、目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是如何严密部署,做出最强有力的部署,尽最大的努力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事实。这些事实以感人的图片、视频的方式呈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等。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 高校思政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把握好学生思想困顿的契机,精准灌输;用心挖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类素材的价值, 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教育主题。 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使命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好大学生的价值引领,解决学生“怎么看”的疑惑,成为学生的“精神防护服”,传播正能量,抵制假恶丑;二是要优化大学生的行为模式,解决学生“怎么办”的困难,成为学生的“防御制胜武器”,训练思维品质,走好人生路。
“千禧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厌恶理论灌输,乐于自我探究。 基于教育对象的特点,思政课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充分尊重学生。 具体而言,首先,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 比如学生对疫情的困惑是什么?想要进一步了解关于疫情的哪些问题?认同什么样的教学方式,等等。 然后,教师要充分分析调研情况,归纳总结学生的认知盲区、思想疙瘩、喜好特点,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 在教学实施阶段,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勇于表达观点,把学生打造成为“能说会写”“勤思善行”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当然,“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同于一味讨好、迎合学生。思政课堂不是娱乐现场,也不是故事会专场,要凸显思想性、政治性,否则学生一笑过后必无所得,思政教学变得庸俗不堪,也就丧失了育人价值。
习近平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时期,思政课更要因事而化,打造“线上与线下混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模式教学,通过全方位育人,保证思政教育持续有效发力,筑牢学生的思想根基。
1.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千禧一代”成为了网络“原住民”,思政课也应当与时俱进,敏锐把握学生的行为特点,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理直气壮占领网络阵地,在线上网上发挥作用。 比如依托课堂派、易智教、超星等多种教学平台,围绕抗疫主题从最坚强的领导、最平凡的人物、最伟大的创造、最真挚的爱情等不同角度凝练思政元素,打造思政金课,实现教学资源公开共享和课堂网络直播。同时,师生依托网络平台可以实现高效、即时的沟通。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实现对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展示、考核和评价等。“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是在疫情下落实教育部关于 “停课不停学”要求的有力措施。
2.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堂是思政课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实践环节拓宽思政课教学空间, 避免了简单说教, 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因此,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实效性,不失为疫情过后的一个创新模式。 当然,在开发、设计实践环节,一定要立足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围绕教学主题进行。 具体而言,实践环节按照实施的场域,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两大类。 其中校园实践主要是依托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以比赛的方式开展。 比如通过举办关于疫情的知识竞赛以强化对抗疫保健知识的掌握;通过举办以“颂扬抗疫英雄”为主题的书法、绘画、微电影大赛等,促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社会实践主要是依托调研等方式,让学生在疫情过后深入基层党支部、居民社区,去挖掘抗疫过程中发生的感人事迹, 或者结合自身特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弘扬和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进入新时代, 思政课的地位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被赋予了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成为“顶天立地”的引路人。这里的“顶天立地”实际上就是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思政课教学作为思政课教材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 要兼顾两头。“顶天”是指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导向,要体现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立地”是指思政课教学要接地气,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通俗的讲,就是要有针对性和亲和力。
归纳起来,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要注重统筹结合国家社会的需求点、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关注点。这其中,国家社会的需求点是指导教材编写的精神,教材的重难点也是相对固定的。 而学生的关注点会随着时势发展、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是需要我们去用心捕捉的, 应避免教师所讲与学生所需两张皮的现象。比如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下,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回应学生的困惑,如“这次疫情会不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病毒是美国故意投放到中国的吗”“疫情扩散如此之快, 是不是暴露了国家治理能力的缺位”等问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对新冠肺炎,医学行业可能重点研究抗疫药品问题, 微商比较关注的是老百姓在疫情生活下的商品需求, 媒体人重视的是打造推广抗疫主题的文化产品。而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它的关注重心应该是如何精准挖掘、 提炼疫情背景下诸多有利于思政课程开展的鲜活素材, 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入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 而“有机融入”的关键,是我们在不断对素材所呈现现象的追问思考中,找到和教材内容相契合的点。
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关系角度看, 我们可以总结出疫情下有四大问题是值得去追问的,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国家的关系、人与时代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值得追问的是人应当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等涉及敬畏生命的主题。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应当追问的是个人应当如何利于社会等涉及规则教育的主题。 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中, 重点追问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爱国等涉及爱国教育的主题。在人与时代的关系中, 必须追问的是个人如何承担时代大任等涉及理想教育的问题。
疫情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即以典型的疫情素材为案例,采用生动的呈现方式,强化学生体验,引发学生共鸣, 继而攻克教材每个章节部分的重难点问题。下面,以基础课部分可融入疫情教育的章节为例进行具体说明(见表1)。
表1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基础课教学设计
高校思政课在迎来“思政春天”的大好境遇下,也面临着新形势下不断变化的挑战。 发生在每个历史关键时期的事件, 虽然会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冲击, 但也成为了思政课发挥重要作用的最佳契机。习近平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 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要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的各种现实问题,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高校思政课才能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成长法宝”,让学生受益终身、毕生难忘。